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云南,品尝世界的鲜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在云南,品尝世界的鲜

来源:人民日报2025-02-26 10:02

  国产咖啡,近半产自云南普洱;普洱孟连的牛油果,实现15%的进口替代;澳洲坚果,全国最大产地在云南……三粒“洋种子”漂洋过海,扎根云南,成为当地致富增收的“金果子”,也让置身云南美景的游客们,有了更多方式去品尝世界的鲜。

  咖啡:从种子进杯子

  在普洱感受香醇慢生活

  提起普洱,不少人首先想到茶。其实普洱不仅有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还是我国最大的咖啡产区之一。据普洱市人民政府数据,2023年普洱咖啡种植面积达67.9万亩,咖啡豆产量5.13万吨,占我国咖啡总产量的48.2%。

  远处云山雾罩、绿意丛生,近处热水慢慢浇下,咖啡味在空气中弥漫。普洱野鸭塘河谷庄园工作人员招呼普洱市思茅区第四小学的孩子们“尝一口”,换来“苦”声一片。“咖啡研学”是普洱市思茅区特色青少年活动,每次都吸引不少学生来到远山树林,探索咖啡生长的秘密。

  到了采摘咖啡果的环节,孩子们很快就消失在庄园。戴上草帽,背起小箩筐,选中低处枝丫,瞄准红透的果实,顺势摘下。偶有调皮的还会偷偷塞进嘴里,兴奋地大喊:“果子甜!”

  随着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普洱“咖啡+旅游”借势出圈。

  咖旅融合有讲究。一开始,野鸭塘河谷庄园主理人杨鸿简希望传播咖啡知识,恨不得把咖啡介绍透,铁皮卡、黄波旁、瑰夏……一通专业名词,游客纷纷低头刷起手机。

  “先保证有趣,游客不同于专业买家,得‘少动口、多动手’。”杨鸿简说,体验采摘,品尝咖啡,还能试着烘焙、手冲,遇到“发烧友”再去分享专业知识……精准定制研学项目,才能更好提升游客体验。

  近年来,普洱市构建“企业+村集体+咖农”模式,建成13个咖啡庄园,带动咖农持续增收。目前,全市有27万名咖农和咖啡从业者,人均收入相较3年前实现翻倍,咖啡庄园沉浸式体验游正成为普洱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寒来暑往,晨曦日暮,除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越来越多咖啡庄园迎来特殊的客人——咖啡义工,他们或者喜欢咖啡的味道,或者希望开一家自己的咖啡店,来到普洱咖啡庄园,待的时间至少按周计。

  忙时学知识,闲时望远山,不少年轻人到普洱端起咖啡,感受香醇的慢生活。时间短,了解咖啡豆烘焙、咖啡萃取等制作技巧;时间长,还能见证咖啡从种子进杯子的全过程。“不少游客因咖啡而来,最后却爱上了整个普洱。”杨鸿简说。

  左手咖啡右手茶,重走茶马古道,漫步景迈山间,脚步不由自主放慢。

  牛油果:从果苗到果林

  在孟连聆听育种好故事

  当北方的树梢被白雪压弯,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还在夏天,牛油果树的葱郁绿色漫山遍野。

  其实,孟连牛油果种植历史还不到20年。2007年,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祁家柱在孟连种下第一株牛油果树苗,为找到适合中国本土种植的种苗,前后投入了上亿元。

  “育苗是个功夫活,先看能不能种,再看产量高不高,还要看抗病性,选育一个好品种,得奔着10年去。”每次带游客参观果林,祁家柱总会讲起孟连牛油果的故事:最初引种,有个山头的树苗成片枯死,只剩一株活了下来。旁人都在心疼损失,祁家柱却为那株“幸存者”而欣喜:“这株苗抗病,正好作为育种亲本!”

  为吸引更多农户参与种植,孟连县探索建立起了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模式,不仅能依靠种植获得分红,还能在基地管理的岗位工作,成为产业技术工人。近年来,孟连的农户纷纷种起优质牛油果,入股农户分红高的每亩一年能达约7000元,绿色的牛油果树长遍山岭。据孟连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孟连县牛油果累计种植面积达10.81万亩,投产2.04万亩,鲜果产量1.73万吨,成功替代15%的进口份额。

  从一株树苗到漫山绿林,行于牛油果林间的栈道,既能俯瞰青翠遍野,也能触摸密叶绿果。祁家柱剪下一颗牛油果递给游客:“相比进口牛油果,孟连牛油果的干物质含量更高,口感更醇厚!”随着产量增多、种植面积扩大,过去需要在海上漂几十天的进口果,如今枝头熟了便能摘。

  “不只看和学,还能亲手把牛油果带回家。”孟连县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国伟说。一把红剪子,一个绿篮子,“咔嚓”一声,一个饱满的牛油果落下枝头。除了品尝新鲜牛油果,还能感受其与当地美食的碰撞:牛油果花生饮融合牛油果的醇厚与当地七彩花生的清香,回味无穷。

  “新花样”层出不穷,孟连干脆办起牛油果节——歌舞大赛上,佤族歌舞翩翩;音乐节里,“傣迪”万人狂欢。“其实啥时候来孟连都不迟。”秦国伟说,“我们一年到头有的是节。”春天傣族神鱼节,游客也能下河捕鱼;秋日佤族新米节,一同围着篝火打跳;闲时还可以去娜允古镇聆听历史回响;于勐马瀑布静观密林水帘。

  澳洲坚果:从农场到工厂

  在临沧咀嚼清甜新滋味

  澳洲坚果炖鸡、坚果饼、慕斯坚果球……在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穆文锋自家开的饭馆里,利用澳洲坚果烹制的特色佳肴摆满整桌。

  “这些澳洲坚果特色菜费了我不少心思。”最开始穆文锋把鸡肉和澳洲坚果一起炖,却发现与普通鸡汤没啥区别。“后来我们将坚果进行碾磨后,煮进鸡汤里。”一揭锅,汤汁浓郁、满屋飘香。穆文锋说:“现在凡是来咱们这儿的,几乎每桌都点这道菜。”

  每年白露时节,临沧市镇康县坚果开采节如约而至,坚果果糕、巧克力坚果等烘焙甜品一齐亮相,澳洲坚果的清甜奶香与甜点的馥郁香气交织,引得游客纷纷驻足。

  穆文锋说起开采节的由来。最初,澳洲坚果上市时间越早价格越高,不少果农未等成熟便将其敲下,一烘干却出现了大量瘪果。“为保证澳洲坚果质量,政府牵头定下开采时间,办起开采节,后来越办越热闹。”

  过了采摘季,临沧还能怎么玩?临沧既有22摄氏度的夏天,也有21摄氏度的冬天。当北方飘着大雪,临沧坚果叶儿正绿,在此旅居,漫步坚果林间,感受绿意如海,即使只是晒晒太阳、发发呆,都悠然惬意。“我们正打造坚果民宿,等到采摘季,大伙便能住在葱翠的果林里,伸手就能敲个澳洲坚果,剥壳品尝。”穆文锋说。

  “在坚果工厂,澳洲坚果从生产线的一头进去,出来便成了坚果糖、坚果奶酪酥。”穆文锋说,“只隔一层玻璃,研学的孩子们不仅能参观加工全流程,还能试吃品尝。”尝上一口,咀嚼时满嘴都是淡淡的奶香。

  最初,临沧的澳洲坚果曾遇到开花不挂果、产量低等“水土不服”的问题。随着政府引导加大科技人才投入,保花保果、病虫鼠害防治等技术日益成熟。示范基地里,主栽品种高产稳产,果农有了更多精力考虑如何卖好。

  如今,临沧成为全国最大的澳洲坚果基地,坚果种植覆盖全市8县(区)71个乡镇564个村18余万种植户51万人,工业产值达6亿元。

  “镇康的坚果么圆落落,你们来吃么乐呵呵……”一曲山歌旋律,蕴藏独属临沧的热情与滋味。(杨文明)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