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周尧:“雕虫小技”成大业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周尧:“雕虫小技”成大业

来源:科技日报2025-02-24 09:46

 周尧为《中国昆虫学史》撰写的研究提纲。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供图

  周尧为《中国昆虫学史》撰写的研究提纲。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供图

周尧为《中国昆虫学史》摹写的甲骨文材料。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供图

  周尧为《中国昆虫学史》摹写的甲骨文材料。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供图

  几张斑驳泛黄的手稿上撰写的研究提纲,展现了《中国昆虫学史》这部重要著作的最初模样,也让人想起它的作者——我国著名昆虫学家、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教授周尧为之奋斗的日日夜夜。

  1957年,周尧撰写的《中国早期昆虫学研究史(初稿)》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看起来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但却引起了强烈反响。它不仅获得了国内昆虫学界和科技史界的高度赞誉,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英国学者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日本学者天野元之助的《中国古农书考》都引用了该书的成果。

  编著中国昆虫研究史

  在《中国早期昆虫学研究史(初稿)》出版前,周尧已经是一位声誉卓著的昆虫学家,却为何钻进故纸堆,开始从事昆虫学史研究?这一切都源于他长久以来的一个心结。

  在南通农学院(扬州大学前身之一)读书时,周尧听到老师讲述昆虫学历史时,提到中国没有自己的昆虫学史,这让他很是不平。后来,他每每读到西方的昆虫学史著作,发现书中都对中国的贡献只字不提,这让他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西北农学院的代表,出席了教育部召开的教学大纲制订会议。当时的教学大纲主要参考苏联教材的大纲。而苏联的教材里,也很少提及中国。周尧和与会的同志都希望在新大纲中编入中国昆虫学的成就,却苦于缺少这方面的材料。为了总结祖国昆虫学成就,他在会上便接下了书写中国自己的昆虫学史的任务。

  这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其艰辛程度不亚于发现一个昆虫的新属种。

  一方面,除蚕桑和蝗虫外,古代没有其他昆虫的系统记录。很多材料都分散在浩如烟海的各类古籍中,而且年代不易考证,文词深奥难懂、语焉不详,搜集整理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另一方面,周尧承担了很多野外采集、观察解剖、分类研究的工作,还有数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用于整理和搜集史料的时间十分有限。

  好在周尧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又得到西北农学院院长辛树帜的鼎力支持,并且西北农学院的教授石声汉、夏纬英、王振华,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毓瑚以及华南农学院教授梁家勉等也为他提供了帮助。在多方的助力下,周尧从正史、地方志,以及《诗经》《尔雅》《本草纲目》等大量古籍中寻找线索,先后查阅线装书7000多册,摘录了大量资料。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中国古代昆虫学的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他发现,在昆虫学领域里,中国古代不论是益虫利用、害虫防治,还是昆虫学理论的观察研究,都有极其光辉的成就,这些成就甚至和四大发明一样,为全人类作出过重要贡献。

  周尧依据这些古籍文献,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昆虫学的主要成就,撰写了《中国古代在昆虫研究上的成就》《我国古代利用益虫和防除害虫的知识》等论文,1955年发表于《光明日报》《昆虫知识》等报刊。在此基础上,周尧于1957年完成了《中国早期昆虫学研究史(初稿)》。该书以充分的史料论证出,中国在益虫饲养、害虫防治、昆虫生物学和形态学研究、天敌与化学药剂利用诸多领域,都比欧美早了几个世纪。

  《中国早期昆虫学研究史(初稿)》是国际上第一部研究中国昆虫学史的拓荒之作,第一次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古代在昆虫研究和利用上的卓越成就,由此纠正了国际昆虫学界认为中国古代无昆虫学的长期偏见。

  此后,周尧充实考古资料,对原有内容进行订正、补充,并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经反复修改,1980年,《中国昆虫学史》由昆虫分类学报社出版,1988年修订后由天则出版社再版。1981年9月,《中国昆虫学史》获1980年度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1989年11月获首届全国科技史优秀图书一等奖;1990年10月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中国昆虫学史》确立了中国在国际昆虫学研究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在国际昆虫学界和科学史界产生了很大反响。随后,《中国昆虫学史》被译成英文、意大利文、德文等版本,内容被国内外专著和教科书广泛引用。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古人类学家贾兰坡,生物学史家张孟闻,昆虫学家朱弘复、赵修复、夏凯龄,农史学家梁家勉等均给予高度评价。张孟闻称其“实为我国昆虫学历史扬眉吐气之作”。

  实现“科学救国”梦

  周尧就是这样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第一位。早在中学时代,他目睹了祖国的深重危难,便积极投身爱国运动。进入大学,他放弃热门专业选择攻读冷僻的昆虫学,毕业后克服困难自费出国留学,为的就是实现“科学救国”的梦想。留学期间,他处处维护祖国的荣誉。抗战爆发后,他疾呼“大虫不杀,杀小虫何用!”义无反顾勇蹈国难,投笔从戎。

  在学术上为国家争荣誉、争权利,成为周尧在科学事业上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

  在艰苦的岁月里,他以个人之力,创办昆虫研究所,出版昆虫学刊物,为的是“科学昌明,国家始能永存,民族方有光荣”;他立志研究中国昆虫分类学,是决心改变中国昆虫95%由外国人命名和研究的现状;他创办《昆虫分类学报》,是为尽快推动中国昆虫分类学事业的发展,使中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他晚年倾力投入蝴蝶研究,组织全国学者编写《中国蝶类志》这部巨著,填补了中国蝴蝶研究的诸多空白,为中国蝴蝶的生物学、遗传学研究和资源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还创建了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昆虫博物馆,为国际宣传和学术交流服务,提高祖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声誉和科技影响。

  “我愿在我见到列祖列宗时,能够无愧地对他们说:我心中无时不想着祖国,我一生没有浪费时间。”在70余年的科研生涯中,周尧心中始终装着祖国。他淡泊名利,潜心研究,虽历尽坎坷而百折不挠,奋勇开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学奇迹。他用自己坎坷而辉煌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国奉献。

  (作者:南京农业大学 夏如兵)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