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春走基层 | 这个地方的牛羊也有 “三甲医院”!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新春走基层 | 这个地方的牛羊也有 “三甲医院”!

来源:鄂托克发布2025-02-06 14:46

  “这个小牛犊咳嗽、不吃奶,我们自己给打过药没啥作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额尔和图嘎查牧民达楞巴图仔细地和牛专科医院的兽医讲述着自家小牛犊的状况。

  在宽敞明亮的诊疗室内,牛用Dr、动物血液生化仪、尿液分析仪、酶标分析仪等先进检测设备在治疗室摆放着。兽医娜日苏听达楞巴图说完情况后,开始用听诊器、测温计为牛犊检查诊治,并进行输液治疗。

  苏米图苏木牛专科医院于2023年建成,占地面积1200m2,是内蒙古首家牛专科医院。医院包括家畜实验操作区、初诊室、检验室、手术室、病畜康疗区、兽用药房、远程诊疗培训室等多个功能室。

  “我们苏米图苏木牛专科医院专业为牛羊等患病牲畜进行治疗,牧民可以带着病畜来医院挂号治疗,有些大牲畜不方便到医院就诊的也可以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兽医院随时出诊到农牧民家中服务,给农牧民提供最大的便利。”牛专科医院兽医娜日苏说。

  苏米图苏木牛专科医院的建成投用,为当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牲畜养殖提供安全保障。

  “这是我第三次来兽医院给牛羊治病,这个兽医院专业设备多,兽医们特别专业,服务态度也很好,在治疗结束后还会定期打电话回访了解牛羊的身体状况,给我们养殖牲畜解决了大问题。”牧民达楞巴图说。

  刚刚给病畜输液结束的兽医米塔乐接到出诊电话,要去苏米图苏木马什亥嘎查牧民阿拉腾布鲁德家给他们家的牛看病诊治,驱车急匆匆地赶往牧民家。

  苏米图苏木牛专科医院24小时全方位地为周边农牧民家畜养殖提供服务。中心共有4个兽医,2个兽医驻牛医院为病畜看病治疗,2个流动性兽医到牧民家,现场为患病牲畜看病诊疗。

  苏米图苏木牛专科医院现已和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5所科研院校开展校企联合实训并成立实训基地。医院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牲畜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瘤胃、网胃异物、渗出性肿瘤、胃肠灶、胃肠粘连、心肺积液等疾病。同时配备多名专业兽医技术人员、基层防疫服务技术人员和配种人员,业务范围包括提供驱虫灌药、疫病防治、疫苗接种、良种繁育等专业化服务。

  如今,苏米图畜牧社会化服务中心正通过现代化、专业化、组织化的兽医服务有效帮助养殖场户及时诊治牲畜疾病,降低牲畜死亡率,提高畜牧业疫病防治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夯实了当地肉牛、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作者 赵继达

  制作 | 桑斯尔 初审 | 赛音毕力格 审核| 王 飞 终审| 杨军林

  :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H5丨元宵节闹花灯 猜画谜接祝福

  • 贵州台江:“舞龙嘘花”庆元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从个性化的珠宝饰品到复杂的航空零部件,3D打印展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然而,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一种比3D打印更具突破性的技术——4D打印,正悄然兴起。
2025-02-13 03:50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
2025-02-13 03:40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主办,上海期智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
2025-02-12 19:16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2025-02-11 09:32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经济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制造能够优化供需匹配过程、提高供需契合程度、赋能供需深度协同,通过影响企业的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产生“扩链”效应和“稳链”效应,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供需关系稳固化,有助于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冲击,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2025-02-11 09:31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2025-02-11 09:30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2025-02-10 09:52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2025-02-10 10:16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5-02-10 10: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