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闽宁新貌赓续山海情长|新春走基层·蹲点笔记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闽宁新貌赓续山海情长|新春走基层·蹲点笔记

来源:经济日报2025-01-29 16:53

  新春佳节,塞上江南宁夏呈现出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处处张灯结彩,人人面带笑意,远处不时传来烟花爆竹燃放的响声。

  踏着欢快的节奏,记者从银川市区驱车,沿着巍峨的贺兰山朝西南方向驶去,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

  “山海若比邻,闽宁一家亲”。在乌玛高速公路闽宁出口,张贴着这样一幅既醒目又暖心的横幅,上方矗立着一个红彤彤的中国结。

  近30年来,这里从无到有、由村升镇、声名远播,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今天的“金沙滩”。沧海桑田之间,闽宁镇成为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的鲜活例证,激发出感人至深的山海深情,全镇6万多名居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家庭主妇变身电商主播

  环形直播灯、手机支架、话筒……走进闽宁镇闽宁禾美电商帮扶车间“闽宁巧媳妇脱贫创业超市”,网络直播设备一个不缺。枸杞、山羊奶、沙棘原浆、决明子等宁夏特色农产品排列整齐,福建的银耳、菌菇、水果干、海产品等也琳琅满目,闽宁禾美电商帮扶车间员工马燕正跟同事商量选品、直播等事宜。

  “我的老家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我们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3个孩子的母亲,马燕说,“我原来成天围着灶台、管着娃娃,老公在外打点零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情况在2019年发生了变化。这一年,禾美(宁夏)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徐美佳响应号召,创建了闽宁禾美电商帮扶车间,打造集生产加工、线上线下销售、品牌培育、就业服务、创业孵化、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电商扶贫示范基地。

  “两个100%”和“三个90%”,令徐美佳印象深刻。闽宁禾美电商帮扶车间成立之初,员工100%是闽宁镇的移民、100%是留守妇女,90%是建档立卡贫困户、90%是回族妇女、90%是低学历低收入人群。

  马燕就是其中的一员,她最开始主要做拣选、打包等简单工作。如今,她已实现从一名家庭主妇到带货主播的华丽转身。

  “懵圈”。在交流中,马燕好几次用这个词形容她曾经遭遇的尴尬。

  “刚到这里时,我连手机都不怎么会操作,用电脑更是只会开关机,平时也基本只会讲方言,还比较害羞。要跟全国的网友交流,起初总是惴惴不安。”马燕向记者坦言,自己虽然是一名“90后”,但只上过小学,一度担心把事情搞砸了。

  世上无难事。她有时间就翻字典,还向上学的儿子“请教”生词,练习说普通话。“怕人家笑话,我就在家里对着手机模拟直播,对面摆几个小板凳,让我的孩子假装是顾客。”谈及6年来的点点滴滴,马燕如数家珍。

  “以前我们这边提起‘掌柜的’,指的就是家里的男主人,因为能管钱、管事嘛。如今我一个月也能挣好几千块,有时候比我老公挣得还多,家里新修了房、买了新车。老公有时候也喊我‘掌柜的’呢。”马燕高兴地说。

  在多方支持下,闽宁禾美电商帮扶车间聚焦“电商+农业”“电商+旅游”,年均销售额达1000万元,直接带动近百名、间接带动千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闽宁协作,更离不开这片热土上的每个人。”徐美佳说要饮水思源,既促进自身发展又要回馈社会。

  2024年,闽宁镇识别纳入防返贫监测对象68户319人,为全镇政策性移民及脱贫户监测对象发放交通、产业、务工奖补等补贴970.3万元;安置公益性岗位87个,帮扶车间累计用工338人,人均增收3000元……

  如何深化闽宁协作,进一步抓产业、稳增收、优保障是宁夏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的大事。春节前夕,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邑飞来到闽宁镇调研。在闽宁禾美电商帮扶车间,李邑飞勉励大家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用好闽宁协作资源,学习先进理念,在搭建更高平台、甄选合作伙伴、打造电商品牌上下功夫,实现从“卖得出”向“卖得多”“卖得好”转变。

  蔬菜大棚里的无声较量

  室外寒气袭人,棚内温暖如春。闽宁镇园艺村设施大棚采摘园里,不同品种的蔬菜绿意盎然,各类果实长势喜人。

  “请尝一尝我种植的小番茄,味道怎么样?”

  永宁县红意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雅铃随手摘下几个香妃12号樱桃番茄,用纸巾擦了擦,热情地递给记者,眼神中满是自信。“不用洗,干净得很!”

  放在手上,浅红色、淡黄色的果子新鲜饱满。拿到鼻尖,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放至嘴里,酸甜可口,汁水浓郁。

  “味道很好!”记者不由得点赞。

  “不只你,好多人尝过后都不约而同这么说呢。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马雅铃告诉记者,为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大棚里采用了集约化育苗、立体吊蔓、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护等新技术。

  园艺村设施大棚采摘园中区28号大棚门口,悬挂着“闽宁特色植物科技合作基地”的金色牌子,由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闽宁镇政府、永宁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共同支持。

  普罗旺斯替代,山东西贝隆基农业发展公司;普罗旺斯,荷兰德奥特种业公司;铁球,浙江道济农业科技公司……占地约1.5亩的大棚内,一字排列着12种秋冬茬品质型番茄新品种,旁边的挂牌上清楚地标写着品种名称和品种来源。

  原来,这里正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品比试验。

  “总共有两千多株,是2024年10月定植的,目前长势良好,不久就能成熟了。”马雅铃说,品比试验旨在通过抗病抗逆性、产量、果实品质、口感风味等方面的对比,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且适合于目标市场需求的鲜食口感型番茄品种。

  园艺村设施大棚采摘园总占地673亩,目前共建成大棚240个。全部采用新型钢架和保温材料,不仅绿色节能环保,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远远望去,蔚为壮观。“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等品比试验完成,就能挑出最适合的品种进行推广,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当新农民,要吃科技饭。在该园区,张贴着一张闽宁协作党员科技专家服务队的信息,上面标注着食用菌、南果北种、滩羊等领域专家的姓名、服务领域、手机号、微信号,其中福建专家还被特别标注出来。“有问题我们随时沟通,专家帮扶随时在线。”马雅铃说。

  每年,闽宁镇都邀请福建省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传授新品种种植技术,带动大棚种植户增收致富。据介绍,红意农业专业合作社已通过闽宁合作项目,引进长果桑、福红李、黑花生、彩色土豆、流星蜜瓜、水果西红柿等优良果蔬新品种,筛选出适合闽宁镇种植的10多个新品种进行推广。

  马雅铃的老家位于固原市西吉县,“三年两头旱、中间风沙愁、人畜辛劳苦、十种九不收”是西海固一些地区的真实写照。1994年,正上小学四年级的马雅铃随父亲来到闽宁镇,1996年她全家都迁了过来。

  “我们可以说是闽宁镇最早的一批移民。这边虽比老家好一些,但当年风沙大、条件差、人也少,确实是一片干沙滩。有时候正在吃饭,一阵风刮来,碗里、嘴里都有沙子。”回忆起30年前,马雅铃感慨地说,今昔对比变化太大了。

  2024年,蔬菜瓜果种植面积5022亩,产量1.65万吨;发展特色养殖,肉牛存栏达2.8万头,羊存栏11.3万只;优化1.6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管理模式,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产量达648吨……闽宁镇坚定不移育产业、促振兴,力推“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村村有大棚、户户有收入”,让老百姓的光景越来越好。闽宁镇镇长吴鹏表示,将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促融合、增效益,持续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从“靠天吃饭”到走上康庄大道

  闽宁新貌展示中心,位于闽宁镇政府对面,当地人习惯称其为“镇史馆”。展示中心讲解员刘乐说,新到的外地人总把这里当作打卡点,本地群众也把这里当作忆苦思甜的好场所。

  一张张照片、一处处模型、一幅幅图表,让参观者直观地感受到移民们以往在老家“十年九旱,靠天吃饭”“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生活困境,也了解到在这片异地他乡白手起家的艰辛,更体会到当下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闽宁镇原隆村的一处快递代收点,工作人员马云素正忙着将快递入库、出库。柜台前,好几个村民排着队,凭取件码等待取件。

  “如今,村民们的生活好起来了,也喜欢网购,天南海北的快递源源不断涌来。临近春节,每天都有超过1000个快件。”马云素说,化妆品、衣服、食品都有,甚至包括孩子的寒假试卷。

  “大家赶紧踩着哪吒的风火轮,来拿快递,不然我们这里都快堆满啦!”快递代收点的一位工作人员一边幽默地念叨着,一边用手机拍摄着快递架上的物品,准备发到抖音里,提醒村民来取件。

  原隆村是“十二五”时期永宁县最大的易地搬迁移民村,村里的居民有约1万人,主要来自固原市的原州区和隆德县。

  68岁的张桐喜笑颜开,把4个用泡沫箱装起来的包裹搬到自家的电动三轮车上。他说,子女在外地工作,从网上给他买了各类年货。“东西先到,人随后就回。”张桐是从隆德县搬迁过来的,他说如今生活有保障,自己主要带孙子、料理家务,感到很幸福。

  穿行在原隆村的葡萄长廊、花海长廊,道路宽敞洁净,路边草木疏密有致,白墙灰瓦的一座座小院排列有序,呈现出“江南小镇”的风貌。老人们聚在路口聊天。今年66岁的村民李进财说,大家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希望未来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脱贫户及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预计增速达到18%以上,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9312.56元,增长8%;闽宁中学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闽宁镇卫生院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2024年,闽宁镇蓄力突破、倾力惠民,民生福祉实现持续增进。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闽宁镇原隆村,感慨地说:“闽宁合作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这个宝贵经验可以向全国推广,做一个示范,实现共同富裕。”

  “总书记讲话的时候,我就在现场聆听。感到很振奋,也坚定了扎根于此、干一番事业的决心。”提起那激动人心的一幕,马雅铃记忆犹新。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亲自擘画、强力推动下,福建和宁夏两省区坚持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闽宁协作结出了累累硕果。闽宁镇由此得名,也因此发展,更为各民族在团结奋斗中共同繁荣发展增添了生动的注脚。

  记者采访时,宁夏飘飘洒洒下起了大雪。瑞雪兆丰年,有理由相信,在金蛇狂舞的蛇年,这片热土一定会再创佳绩、再谱新篇。(杨开新)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蛇年寻“蛇”:墨西哥羽蛇寻踪

  • 亚冬场馆提前“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26 0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2025-01-26 09:17
修复后的影片不仅没有划痕、噪点等老电影身上常见的“毛病”,而且质量比原片高很多,比如没有了威亚,色彩更亮,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看习惯。
2025-01-26 09:16
110万吨!这是“中麦578”2024年的订单收购量。要知道,2024年全国小麦总产量是14010万吨,以此对比,“中麦578”的订单量相当于全国小麦产量的1/140。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特别自豪!
2025-01-26 09:1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1月14日,上海豫园灯会蛇年吉祥灯笼成网红文创伴手礼,其可爱的造型吸引众多游客购买。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秦汉以后,我们祖先对蛇的热情也并未减少,但属于蛇的正面形象的意蕴更多地被投射到龙身上。
2025-01-24 09:58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