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春运路上,他们护您回家!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春运路上,他们护您回家!

来源:新华社2025-01-29 14:57

  新春之际,许多人或已奔向阔别已久的故乡,或已在家中与亲人团聚。

  春运路上,总有许多生动的身影,扎根一线,坚守岗位,传递别样年味和温暖。他们的身影,定格成辞旧迎新之际最美丽的风景线。


  ■扎根吕梁山区 保障铁路畅通

  山西吕梁山间的太兴铁路,是革命老区百姓出行的重要铁路通道。岚县综合维修车间肩负着这条铁路中近200公里线路以及129组道岔的养护重任。在这里,即将退休的老工长带领着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线路工,似沙棘般扎根山间,守护铁路安全。

  霍高能,工务“新苗儿”,甘肃小伙,扎根岚县,无畏恶劣天气,打磨钢轨、防洪防断,护列车周全,刚来工作便夺得“工务专业技能大赛”第一名,要强却也不舍得师父离开;刘工长,工务“老手儿”,这是他工作的最后一次春运,春运后便退休,他三十四年如一日,用兰州面、沙棘汁、钢轨切片传递期望,“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成为他教导徒弟的工务“指南”。

  春运开启,师徒面对分别,将情感化作对铁路工作的坚守与传承,尽全力保障铁路畅通,让列车满载希望驶向归途。


  ■坚守站台车间 寻回旅客遗失物品

  丢东西,是春运期间很多旅客都曾有过的遭遇。在河南郑州东站失物招领处,一间不大的屋子里摆放了约9000件遗失物品。

  近年来,人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旅客丢失更多的东西也从衣服、被褥变成手机、平板、智能手表这类高价值产品。春节临近,每一件行李和他们的主人一样,都在等待“回家”。

  郑州东站失物招领处的工作人员们,每天都在尽最大努力,帮助这些遗失物品早日和各自的主人团聚。


  ■投身春运一线 “钢轨医生”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在繁忙有序的铁路春运幕后,有一群“钢轨医生”,他们手推探伤仪、驾驶探伤车,用多种超声波检查钢轨状态,判读复杂波形识别钢轨伤损。

  寒冬时节,他们奔野外、上大桥、钻隧道,只要有铁路的地方,就有他们为钢轨“问诊把脉”的身影。

  春运期间,列车开行密度大增,为了保证列车安全运行,他们投身春运一线,尽心尽责,用娴熟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守护钢轨的健康,为广大旅客平安出行铺就安全之路。


  ■坚守春运航线 海上乘警守护旅客归途

  渤海湾水域将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隔开,20世纪90年代起,既可载客又可装载大型货车的大型客滚船投入运营,将两地往来的时间比陆路绕行缩短了一半多。

  在这条航线上,有一支特殊的海上乘警队伍,他们常年漂泊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守护旅客安全。

  渤海湾轮渡是很多货车司机、上班族、经商者往返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出行选择,春运期间,这条航线变得更加繁忙。

  一条航线连着一条回家的路,也承载着每个人心中的温暖与期待。在这条航线上,乘警就像一道温暖的风景线,默默守护人们的归途。


  ■与黑暗为伴 “地下动脉”守夜人护航春运

  铁路接触网是高铁运行的主要动力来源。罗明祥所在的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供电段天津高铁车间,主要负责天津铁路枢纽高铁供电设备的维护。

  与黑暗和困难为伴,是罗明祥十几年工作的常态。面对黑暗,罗明祥却说这是他的职责,他为此感到骄傲。

  当大多数人沉浸在梦乡时,有这样一群“守夜人”,他们默默坚守在幽暗的地下隧道之中,确保每位百姓的平安归家路。


  ■铁路护桥人 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三盛公黄河铁路特大桥上,中国铁路呼和浩特铁路局乌海工务段乌海路桥车间巴彦路桥工区工长马瑞祥和工友们不畏严寒,持续确保春运期间大桥设备安全稳定,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默默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春运路上,他们护您回家!

春运路上,他们护您回家!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观看视频》》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