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昆剧新版《白罗衫》:以经典为骨,演绎人间悲情百态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昆剧新版《白罗衫》:以经典为骨,演绎人间悲情百态

来源:光明网2025-01-22 13:59

  1月19日晚,中国昆曲剧院内座无虚席,昆剧新版《白罗衫》在这里上演,这也是该剧入选国家艺术基金 2024 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后的首场演出。

昆剧新版《白罗衫》:以经典为骨,演绎人间悲情百态

  新版《白罗衫》改编自明代无名氏作品,主创团队汇聚了众多文化戏曲精英。著名华语作家白先勇担任总策划,为该剧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著名编剧张淑香精心编写剧本,让故事更加扣人心弦;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岳美缇担任导演,在艺术指导方面,则由岳美缇和黄小午共同为演出质量把关;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俞玖林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唐荣、吕福海、朱璎媛共同演绎,他们用精湛的演技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舞台呈现。

  全剧分为《应试》《井遇》《游园》《梦兆》《看状》《堂审》六折,情节跌宕起伏,聚焦情与法的艰难抉择,是昆曲中少见的家庭伦理大悲剧。演出当晚,观众们沉浸在剧情中,随着徐继祖的探寻身世之旅,一同经历了爱恨纠葛。当徐继祖发现抚养自己的 “父亲” 竟是杀害生身父母的仇人时,他陷入国法与亲情的两难境地。此时,现场气氛凝重,观众沉浸其中,被深深触动,不少人眼眶泛红。

昆剧新版《白罗衫》:以经典为骨,演绎人间悲情百态

《白罗衫·井遇》 许培鸿/摄

  作为一出具有人文关怀的 “另类” 昆曲,《白罗衫》剧情新颖,发人深思。它改写了传统公案剧善恶二元对立模式,深度挖掘 “悲剧” 因子,赋予主人公与命运抗争的人性光辉。创作团队以现代审美与时代精神重新诠释经典,将主题定位于父与子、命运、人性、救赎、情与美,让人物塑造立体饱满,情节发展与主题结构逻辑缜密。

  值得一提的是,一出戏传承了三代昆曲人,传字辈的昆曲艺术在新版《白罗衫》中又一次被继承下来。岳美缇老师将从周传瑛处继承的 “骨子戏”《看状》传给俞玖林。岳美缇与黄小午老师通力合作,依照传统,精心雕琢其他折目,使这部戏从一折戏发展为全本大戏。这不仅承载着老一辈的期望,也彰显了当代人对昆曲的独特理解。

  另外,该剧的创排实践了四大理念,为昆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一是以立体化传承体系实践昆曲活态传承,让昆曲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二是以创新理念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昆曲的未来培养了更多优秀人才;三是以现代审美与时代精神解读传统《白罗衫》,使传统经典与当代观众的审美诉求相契合;四是以昆曲新美学打造不一样的《白罗衫》,让古老昆曲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魅力。

  表演上,俞玖林成功塑造复杂多面的徐继祖。回顾创排历程,当年他毅然迈出大胆一步,跨行从巾生转型为小官生。舞台上,他凭借深厚的表演功底和细腻入微的情感把控,将角色善良底色、春风得意、父子深情以及公正严明,都诠释得精准到位。尤其是面对情法冲突时角色的痛苦纠结,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现场掌声与喝彩声经久不息。

昆剧新版《白罗衫》:以经典为骨,演绎人间悲情百态

俞玖林饰徐继祖 许培鸿/摄

  在舞美设计上,新版《白罗衫》巧妙融合现代手法与传统理念。灯光、服装、舞台设置简洁大方且富有深意,紧密贴合剧情与人物。2019 年升级后的高清投影天幕,色彩饱和、画面清晰,搭配精心改良的应景布置,为观众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现场观众不时发出阵阵赞叹。(苏文轩)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