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下,“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人才队伍成为关键力量。各地要多措并举,优化乡村人才资源配置,进一步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立足“懂农业”,紧握科技“金钥匙”。理论武装头脑,实践检验真知。新时代农业生产早已步入智能化、精细化时代。从大数据精准指导种植养殖规划,到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调节作物生长环境,先进科技贯穿农业全链条。唯有深谙这些前沿知识,人才方能引导农民叩开高效农业大门。因此,各地要充分发挥交流平台的作用,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汇聚各类农业创新成果。定期举办“田间课堂”,邀请农技专家、种植能手现场实操教学,分享经验心得。要搭建线上农业知识交流社群,实时解答从业者疑惑,让农业知识在互动中落地生根,推动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立足“爱农村”,情怀铸就“新航标”。“爱农村”是对脚下这片土地深沉的眷恋,乡村的山水田园、民俗风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无可替代的精神家园。这份热爱,吸引着人才奔赴乡村、建设乡村。一言蔽之,各地要主动构建实用人才培养计划,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一,要强化交流联动。借助互联网开展如“云游乡村”等直播活动,全方位展示乡村发展新貌、投资机遇;通过举办乡村发展论坛,邀请乡贤能人、有志青年共话乡村未来,凝聚建设共识。其二,要深化产学研融合。高校、科研单位与乡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精准挖掘乡村资源优势,孵化特色产业项目,让科研智慧为乡村发展赋能。其三,要注入文创活力。鼓励文创团队入驻乡村,挖掘民间故事、传统技艺,开发特色文创产品,举办乡村音乐节、民俗文化节等活动,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使人才心甘情愿扎根乡土。
立足“爱农民”,真心铺就“新未来”。农民是乡村的主人,“爱农民”就是要心系他们的冷暖诉求。实践中,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打通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一方面,要优化服务体系。成立乡村互助小组,邻里间互帮互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探索组建多部门联合的“三农服务团”等体系,涵盖农技、金融、法律等领域专家,定期入村入户,送技术、送资金、送政策,一站式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难题。另一方面,要完善保障机制。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对投身乡村的人才给予创业补贴、税收减免;建设乡村人才公寓、配套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优质资源,让人才安心留乡,携手农民阔步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龚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