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两路”通车70年 传唱藏汉情缘佳话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两路”通车70年 传唱藏汉情缘佳话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2-23 17:40

  中新网西藏左贡12月23日电 题:“两路”通车70年 传唱藏汉情缘佳话

  作者 江飞波 王利文 李江宁 赵朗

  “我父亲叫丁朝海,原籍贵州,是老十八军(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战士,参与了修筑川藏公路。1957年,我母亲顿珠拉姆在拉萨医院里担任服务员,两人因此结缘。”12月22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田妥镇居民贾多向中新网记者讲述父辈的爱情故事、经历等。

  今年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简称“两路”)通车70周年。70年来,“两路”是西藏的经济命脉,更是西藏与其他省区交往交流交融之路。图为12月21日,川藏交界的金沙江大桥。(无人机照片) 薛蒂 摄

  今年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简称“两路”)通车70周年。70年来,“两路”是西藏的经济命脉,更是西藏与其他省区交往交流交融之路,沿线传唱着一段段藏汉情缘的美丽佳话。

  贾多介绍,父亲先后参与、经历了川藏公路修筑、西藏和平解放、西藏民主改革以及西藏自治区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上世纪70年代,父亲成为测绘部队的一员,为青藏高原的地形勘测、地图绘制等作出贡献。

  “我父亲很好学,觉悟也很高,进藏途中就开始自学藏语,有段时间还兼着翻译工作,我母亲也是喜欢他的这些优点。父亲申请退伍后和母亲就回到了昌都左贡,在高原过上了务农生活。”贾多回忆,小时候父亲经常和自己讲述进藏途中的经历、川藏公路修筑的故事等。

  “我普通话和藏语都很好,也是受父亲的影响。”他回忆,小时候父亲还经常教三兄妹唱《歌唱二郎山》《东方红》等歌曲。

  图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战士丁朝海(右二)与三位儿女合影,其中左一为幼年时的贾多。受访者 供图

  贾多现在任雅卓幸福新村党支部书记,该村位于川藏公路一侧。他坦言,自己对川藏公路有很深的情感,“一是父亲参与了修筑川藏公路,二是我觉得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公路的话,就什么都没有。”他说,现在川藏公路又加宽了,开车去昌都邦达机场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很方便。

  “路好了,路过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山上的特产也卖得出去。孩子们上学、老百姓看病都很方便。”贾多说,每每看到川藏公路,也很容易想起父亲、母亲。

  川藏公路西藏通麦大桥西北约20公里处的易贡茶场,这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块成规模的茶田。易贡茶场始建于1960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和后续部队的部分官兵留驻易贡,负责建设军垦农场。三年后,为响应“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部队官兵从四川引进茶树并试种成功。

  现年51岁的李文彪和妻子在易贡经营着一家名为伴山云水小院的家庭旅馆。值得一提的是,李文彪是一位“藏二代”(藏二代是指因父母入藏工作而定居西藏的居民)。他介绍,自己的父亲原籍武汉,当年留驻易贡时,认识了易贡籍的藏族母亲,两人系在易贡茶场结缘。

  值得一提的是,李文彪是第二代“藏汉夫妻”家庭,他妻子啊牛也是林芝籍藏族。李文彪说,他出生在易贡,母亲以前也是易贡茶农,母子二人均在武汉有生活经历,但最喜欢的还是易贡。

  “前几年,我们发现易贡没有家庭旅馆,我们夫妻商量后卖掉了巴宜区的房子,决定回到易贡,到这里做我们想做的事情——开一家家庭旅馆。”啊牛说,自家经营的旅馆有12间客房,于2022年夏天顺利开张。

  图为12月13日,西藏波密易贡伴山云水小院家庭旅馆啊牛在为客人准备晚饭。记者 江飞波 摄

  冬天,易贡四周高山山顶被积雪覆盖,当地著名的铁山直入云霄,山势险峻。

  夫妻俩经营的家庭旅馆颇为忙碌,李文彪负责收拾房间,啊牛则在准备一顿藏餐。“今晚要来一波客人,我得为客人准备晚饭,明天12间客房全满。”啊牛说,自己喜欢种花种菜,房前屋后都是按自己的想法在种植,旅馆开业后虽然忙碌,但夫妻俩拥有非常明确的生活目标,每年都会给自己放假,带上女儿一起外出自驾游玩。

  她介绍,家庭旅馆生意不错,2023年实现了约3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利润,今年预计有35万元利润。此前建房时在银行的贷款估计在2025年夏天可以还完。

  “易贡气候很好,风景也非常美。我们做家庭旅馆,当然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这里,来到这里。”啊牛笑着说。

  “向天路看发展——青藏公路、川藏公路通车7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由中新社西藏分社、青海分社和四川分社共同策划,本次活动得到建行青海省分行大力支持。(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举行第十九次军营开放活动

  • 新疆为保护世界级非遗《玛纳斯》的立法正式实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