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特色警务“护游” 内蒙古呼伦贝尔冰雪经济越冷越“火热”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特色警务“护游” 内蒙古呼伦贝尔冰雪经济越冷越“火热”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2-13 19:15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13日电 题:特色警务“护游”内蒙古呼伦贝尔冰雪经济越冷越“火热”

  中新网记者张林虎

  森林里的童话婚礼、试车场上的风驰电掣、冰封湖面上的千人垂钓……入冬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以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盘活“冷资源”,引国内外游客踏雪而来。面对即将开幕的全国大众冰雪季和接踵而至的旅游客流高峰,如何能让游客玩得舒心、安心?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持续开展特色警务“护游”服务,为冰雪旅游保驾护航。

  图为雪警队员救助摔倒游客。任建忠摄

  以“警”护“景”暖心服务

  “同时办理多辆试验车的临牌,只需要整理好所有车辆信息清单,提交一份材料即可,特别方便。”在牙克石市车管所内,前来为测试车辆办理手续的李浩感慨道。

  近年来,中国冬季汽车测试产业迅猛发展。在牙克石市,得天独厚的寒冷资源使得冬季汽车测试产业持续向好发展。

  “车管所专门为车企开辟绿色通道,实现测试车辆临时号牌‘即到即办’业务,全力服务车企开展冬季测试工作。”牙克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大队长王献文说。

  除了车辆驾管业务,呼伦贝尔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还解锁驾驶首违免罚、优先行驶停车、应急救援等多项宠客密码,全力保障自驾游客在呼伦贝尔全行程“放心游”。

  “安全通道绝对不要堆放杂物,还有二楼灭火器压力指示在红色区域时,要及时更换。”海拉尔区公安分局胜利派出所副所长武蒙杰一边仔细查看,一边向随行的酒店负责人做好安全提示。

  这段时间,呼伦贝尔市所有社区警务队的民警、辅警都下沉到酒店、宾馆,展开细致的安全检查。

  图为民警利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逻。 李枝远摄

  景中有警浴“雪”奋战

  “请您将车开走,前面左拐就是停车场,里边有空的车位,不要将车辆堵在入口。”在莫日格勒河景区入口处,海东青骑警队副队长达林台和队员们不断提醒着过往车辆的驾驶员,他和警马“清风”的睫毛和面罩上已经结了厚厚一层霜。

  观看冰雪那达慕、观赏银色莫日格勒……近期,莫日格勒河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骑警队全力保护好来自全国各地的越野爱好者,做到便民服务有热度、治安防控有厚度、综合保障有力度。”海东青骑警队在寒冷与热情的碰撞中,持续擦亮特色警务“护游”名片。

  “有一名游客在高级雪道摔倒,请雪警队员前往现场。”在扎兰屯市金龙山滑雪场内,正在雪道上值守的扎兰屯市公安局雪警队队员金德文和翟哲带上好冰爪,迅速滑往现场。

  “经过和游客沟通,发现他膝盖受伤无法动弹,便请求其他队员支援,并做了应急处置。”金德文回忆说,队员们第一时间对游客的腿部和膝盖进行了包扎和固定,待四名队员穿戴上冰爪后,将游客抬上担架徒步走下雪道送上了救护车。

  图为民警在冰雪日为游客介绍当地美食。李枝远摄

  “警”随“景”动守护平安

  在额尔古纳市湿地景区特色民宿内,游客们一起体验冬季雪地围炉煮茶,烧柴声、煮茶声、欢笑声驱散着冬日的寒意。

  “‘退钱’变骗钱,大家返程要警惕机票退改签这一类的新型诈骗。”在特色民俗园区内,正在巡逻的额尔古纳市公安局边境管理大队民警吕明国向游客宣传反诈。“来,先喝上一口茶,详细给我们讲讲。”游客邀请民警一同饮茶聊天,大家围炉而坐,不仅拉近了距离,也用这种“接地气”“冒热气”的沟通方式宣传各类安全知识。

  据了解,额尔古纳市公安局推行“护游警务”,在重点旅游景区设立“北疆·右岸”快警站,将警务工作延伸到景区景点和游客身边。

  “如今,30%的警力支援一线,辖区见警率更高了,游客的安全感更足了。”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主任路明说,伴随冬季社会面治安巡防专项行动开展,呼伦贝尔市公安局党委要求机关部分警力下沉支援,做到“白天见警察,夜晚见警灯”,提高“见警率、管事率”,热心为民服务的“下沉民警”逐渐成为群众信赖的“新警力”。(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乌伦古湖冬捕开始

  • “蛇展”迎蛇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15日,2024年度中国气候研究重大进展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此次发布的10项气候研究重大进展,涵盖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影响、气候系统演变等多个领域。
2025-01-16 04:15
近年来,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当地社区监测员,对2015年至2021年在三江源区域12个长期监测位点开展的雪豹等野生动物监测工作进行汇总,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在线发表。
2025-01-16 04:15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2025-01-15 09:57
藏粮于技,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杂交技术实现新突破,育成亩产超过1200公斤的绿色超级稻等,刷新世界纪录。
2025-01-15 09:55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