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苏常州横山桥镇:昔日水乡如何走好现代农业路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江苏常州横山桥镇:昔日水乡如何走好现代农业路

来源:光明网2024-12-08 11:21

  将水芹连着根须拔起,去泥、清洗,摘除多余的叶子,再捆绑起来拿去销售……最近,横山桥水芹新鲜上市,迎来销售旺季,芹农杨金梅夫妇每天下田采收水芹,忙得不亦乐乎。“我家种植水芹20多年了,一年能保证至少10万元收入!”杨金梅说。

江苏常州横山桥镇:昔日水乡如何走好现代农业路

  这个季节,横山桥镇的螃蟹、鳜鱼等也已上市。养殖户朱江平和乡亲们一起捕捞鳜鱼,过秤装车,运往无锡。

  江苏常州经开区横山桥镇共有水产养殖面积近2000亩,出产鱼苗、鳜鱼、鳊鱼、螃蟹、珍珠蚌、水芹、鲜螺、菱角等各类水产品。因水而兴,江南水乡如何走好现代农业路?横山桥镇一直在上下求索。

  因水而兴 水产养殖一度领跑全国

江苏常州横山桥镇:昔日水乡如何走好现代农业路

  横山桥镇水网密布,位于这里的芙蓉水乡更有“十万八千芙蓉圩”的美誉,是全国知名的鱼苗繁育区。“芙蓉地区养鱼有300多年历史,上世纪中期开始繁育鱼苗,最远曾销往东北三省,全镇一年鱼苗销售额最高曾超1000万元,每年繁育鱼苗10亿尾。”鱼苗人工繁殖达人刘志良对当年的辉煌记忆犹新。

  在东城湾村,常州市芙蓉特种水产养殖场培育了鳊鱼、白鲢、鳙鱼、草鱼、青鱼等各类鱼苗品种,每年有3亿尾鱼苗从这里发往周边各地。

江苏常州横山桥镇:昔日水乡如何走好现代农业路

  “芙蓉珍珠”同样声名在外。1965年以来,横山桥地区推广利用水面试育珍珠,积极引进嫁接手术蚌、自繁小蚌,并帮助村民掌握养殖技巧,鼓励私人养殖,对承包水域的养殖户减免租金。今年是蒋阳春养殖珍珠蚌的第20个年头。他是全镇规模最大的珍珠蚌养殖户,有近500亩养殖基地。

江苏常州横山桥镇:昔日水乡如何走好现代农业路

  “每年9月开始采收珍珠,整个采收过程将持续到年底,一颗好的珍珠能卖上千元。”蒋阳春说。

  “喝豆浆长大的螺蛳”也是横山桥的一大特色,这样养出的螺蛳壳薄肉厚、螺肉鲜美。常州市蓉盛水产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周仁昌推动了芙蓉鲜螺的品牌化发展,形成繁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带动周边乡亲一起致富。

江苏常州横山桥镇:昔日水乡如何走好现代农业路

  水里淘“金”,芙蓉地区大面积种植莲藕、茭白、水芹等水生蔬菜,许多农民赖以增收。“莲藕亩产一般有1.5吨至2.5吨,部分藕塘还会进行水芹轮种,这种方式可让农户每亩收入达到2万元。”藕农王贤考说。

  水域减少 摸索创新寻求转机

  由于工业发展、农田开垦等各类因素,横山桥镇水域面积不可避免地逐渐减少,当年在全国堪称先进的养殖技术如今也不再稀有,水产养殖业亟待转型、探求新路。

  对此,全镇每年组织大规模水产养殖培训,带领养殖户前往各地观摩学习,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养殖技术等多方面知识储备。

  随着不断地摸索,一群养殖户采用了新技术。“95后”退伍大学生士兵刘浩军回乡接手家中的30亩鱼塘,创立鑫昊水产家庭农场,他向专养青鱼的师傅学习了半年,找到专业技术员对饲料进行科学配比,养出了高品质的青鱼。“今年6月,我开车去山东威海送4000公斤青鱼,总共就死了两三条,客户对我们的鲜鱼特别满意。”

  朱江平引入数字化智能设备,只需点开微信小程序,就能控制鱼塘增氧泵开关,还能实时查询功率和流量。“有一年,雷击导致增氧泵的电机烧坏,部分鳜鱼窒息而死。现在我的手机可以实时监控增氧泵,晚上终于能安心睡个好觉了。”数字化技术让朱江平不再为了天气提心吊胆。

  养好鱼,好水是关键。在区、镇两级农业部门的推动下,东周村、五一村的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相继完成,为健康养殖保驾护航。

  去年,位于东周村腾田原生态钓鱼中心的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完工。该项目对现有鱼塘进行改造,建成一级沉淀池18亩、净水区30亩,并配套绿化和景观。“由于池塘水质问题,前年曾有5000千克鱼死亡。自从政府掏钱帮改造,水好、环境好,对鱼也好。”看着改造后的鱼塘,钓鱼中心负责人许国伟养鱼的信心更足了。

江苏常州横山桥镇:昔日水乡如何走好现代农业路

  农文旅融合 上下游产业逐渐延伸

  “新时代要有新思路,光靠水产养殖吃老本可不行。”“90后”的“珠二代”高鑫的父辈一直从事珍珠养殖。她利用自家货源在朝阳村开了一家珍珠DIY体验店,集珍珠开蚌、展陈、设计、销售等于一体。

  “蚌全身都是宝,蚌壳可以制成工艺品,蚌肉可食用,也可加工成水产饲料;珍珠可以做成饰品,也可以做成面膜、珍珠粉等美容养颜的护肤品。”67岁的蒋阳春同样动起了创收的脑筋,他学着年轻人拍抖音短视频售卖珍珠,收获了不少粉丝,最近又学起了直播带货。

  水产养殖业也带旺了周边饭馆的生意。“螺蛳、青鱼等水产品,我都从横山桥本地养殖户那里进货,既新鲜又实惠。”腾田私房菜主厨朱建军介绍,为了这一口“鲜”,常有外地食客远道而来打卡自家饭馆。

  依托芙蓉水文化馆和龙潭湖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园等平台建设,区、镇两级政府积极弘扬水文化,为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加码,并逐步探索农文旅融合之路。

江苏常州横山桥镇:昔日水乡如何走好现代农业路

  今年上半年,芙蓉水文化馆开馆,以“千年芙蓉水 一脉贯古今”为主题,打造全区水情教育基地样板典范。

  “馆内展陈清朝道光年间的《芙蓉湖修堤录》影印本等诸多文献资料,记录了芙蓉湖历史变迁、堤坝修筑等治水过程,向社会各界展示‘芙蓉特色’。”常州经开区农业农村工作局水利水务科负责人夏天宏说。

  水文化馆不远处是三面环水的周刘家村,村里以新农居建设为契机,结合芙蓉鲜螺、莲藕、菱角等本土农产品元素,打造了鱼灯景桥、藕遇芙蓉等20多个景观节点,让村民“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今年下半年,龙潭湖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园项目开工,打造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创新创业中心、休闲农园、渔乐文园等“两心”“六园”。“养殖场就在示范园内,借助示范园的打造,养殖场也将改造提升自家环境,期待打响知名度,激活农文旅效应。”常州市芙蓉特种水产养殖场负责人黄晓东说。

江苏常州横山桥镇:昔日水乡如何走好现代农业路

  “我们将通过整治水环境、提升水产业、弘扬水文化,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新时代水乡农业特色路。”横山桥镇生态和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许杰说。

  捕青鱼、嗦鲜螺、吃螃蟹、挖莲藕、摘菱角……一年四季,来横山桥都能享受独特的江南“食”光。(徐千翕 周杰)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旦塔拉 美如童话

  • “良渚之光”中美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