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杭州文化旅游暨“三江两岸”美食推广活动在苏州举行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杭州文化旅游暨“三江两岸”美食推广活动在苏州举行

来源:央广网2024-12-03 18:43

  11月29日,“梦想天堂觅城知味”2024杭州文化旅游(苏州)大型推广活动在苏州举行,以“江鲜”为题,诚邀苏州嘉宾来杭州开启三江两岸寻鲜之旅。

  活动现场

  活动邀请了苏州市重点旅游企业、线上旅游平台、非遗企业及媒体代表等二百余人参加,赴一场关于“江鲜”盛宴的激情碰撞。苏杭两地共商城市发展,奏响文旅“协作曲”。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刘宇峰,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芸菲出席活动并致辞。

  从杭州到苏州,从三江两岸到太湖之滨,同属江南的烟雨串联起两地共同的话题,洒脱自在的山水情怀,与精致典雅的私家园林交相辉映。今年,杭州定下了“打造最佳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制定了高水平开发世界级文化旅游带和城市漫步体验线路等系列任务,“江鲜”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这也是杭州以持续的“创新力”把握“流量密码”,开创文旅新热点的重要举措。

  本次推介会兼具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艺术属性,“情境式”的场景贯穿全场,基于“知音杭州”的核心概念,构建“歌舞演三江人在画中游”的艺术样态,展现“三江两岸”的诗路文韵,递出杭州后亚运时代“数字文旅第一城”的新名片。

  推介内容上聚焦“景·富春山水”“情·文人风骨”“味·三江寻鲜”,并打破平铺直叙的形式,以“江鲜”为话题原点,首次发布了三江两岸美食宣传片及三江两岸百道江鲜菜、百家江鲜店。形式上用活“文旅NPC”,请出三江两岸沿线文化名人苏轼、黄公望、范仲淹、孟浩然、白居易组成“三江寻鲜团”,讲述五道分属于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的代表性名菜大千江鳊鱼、秀水砂锅鱼头、椒盐棍子鱼等,对其进行故事化拆解,通过“一味一言一人生”的讲述,让美食拥有了厚度。舞台艺术上巧妙应用“反差感”,创造性地串接国风古舞、潮流RAP与广场舞,再将越剧经典融入宋韵舞蹈,通过“古”与“今”的穿越、碰撞营造出戏剧性效果,增强艺术张力。此外,随着互动节目次第展开,别出心裁地解读了属于杭州的古韵悠然与新时代国际潮流,带入感强,完美地呈现了一个立体的、精彩的梦想天堂。

  活动中,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刘宇峰,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芸菲,分别品尝了对方城市的代表性名菜——杭州西湖醋鱼、苏州松鼠鳜鱼,两道菜以“太极鱼”样式合二为一,象征着苏杭浓厚的情感与共融发展的缘分,两地领导也以“鱼”为灵感,送上了“鱼你有缘”“鱼你同行”“鱼你有约”的美好祝福和诚挚邀约。最后,来自杭州主城区与各区、县(市)最出色的名师大厨团队,在厨师团队总领队、中国烹饪艺术大师、杭帮菜研究所所长王政宏的带领下,为所有与会嘉宾呈上了一席“三江知味宴”,让杭州美食文化真正可观、可感、可品。

  相约苏州,文旅启杭。杭州与苏州将以本次推介会为契机,进一步开展高频次、多层面的文旅合作,信息互联、产品互通、客源互送、合作共赢,共同展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诗和远方”。(苏文轩)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藏定日县地震:心理服务暖童心

  • 广西南宁:红红火火迎新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