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古地名成为发展新名片(深阅读·文化传承 古韵新风)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古地名成为发展新名片(深阅读·文化传承 古韵新风)

来源:人民日报2024-11-27 09:38

  曲江池畔,大唐不夜城灯火辉煌。

  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供图

  游客在樊楼前欣赏古典舞蹈。

  左 豪摄

  夫子庙泮池。

  秦淮区委宣传部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宝鸡考察时指出:“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地名,是地理标志,也是承载记忆与历史的文化符号。古地名,历经岁月沧桑,文化底蕴丰厚。如今,不少地方挖掘拓展古地名内涵,把历史与现实贯通起来,把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统一起来,把保护传承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古地名成为发展新名片。

  西安曲江——

  盛唐气象再展现

  “1200多年前的一个秋日,一场雅集正在举行,杜甫和高适、岑参等同登大雁塔,每人赋诗一首,为后世留下一段佳话。”在大雁塔南广场,讲解员金瀚正在为游客讲解曲江的历史故事,“如果说长安向世界展示了盛唐都城,那么曲江一定是当时长安最靓的‘打卡地’。”

  古曲江原址上,游人身着唐装汉服,穿梭在大雁塔、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之间。华灯照耀下,古老曲江流光溢彩,盛唐气象仿佛再现。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古都学会副会长李令福介绍:“曲江兴起于秦汉,繁盛于隋唐,历时1300年之久。唐人引终南山水源,修葺扩充出千亩水面,建有芙蓉园、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等,让这里成为唐代长安最具魅力之地。”

  走在曲江池畔,漫步大唐不夜城街区,雕塑石刻着的,树梢枝头悬挂着的,随处都是耳熟能详的诗句。“曲江是我国诗歌最高产的地方之一。”李令福说。据统计,历代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2000余首描绘曲江美景的珠玑佳咏,仅《全唐诗》中有关曲江的诗歌就有520多首。

  “上世纪90年代初的曲江,除了大雁塔等地标外,鲜有游客问津。”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文化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策划设计部部长梁紫贻介绍,探索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子,曲江逐渐焕发新光彩。

  “复原”行动,是曲江文化传承发展的第一步。在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内,鼓点密集,鼓音铿锵,笙锣声、笛箫声、唱曲声四起,舞台剧唐代宫廷燕乐《鼓》正在上演。西安东仓鼓乐社社长范炳南介绍,鼓乐社复原了唐代燕乐,通过乐师们的创新演绎,鼓乐声穿越千年。西安鼓乐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不仅是乐曲,按历史资料记载建设的大唐芙蓉园紫云楼,还原了历史,成为文化旅游新地标;大唐不夜城的“丝路曼舞”,让盛唐时期的敦煌飞天再现;仅凭一台VR(虚拟现实)头显,便可在国潮沉浸剧场,开启一场惊心动魄的奇妙探险之旅……

  在传承发展中,曲江的“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化,无形的文化融入有形的体验。从“不倒翁小姐姐”“盛唐密盒”等唐文化主题演艺,到国家级非遗老字号餐饮、文化馆、博物馆,从近百家汉服门店到专属文创潮玩,从智慧导航到“雁塔流光”沉浸式AR(增强现实)秀……曲江用缤纷的特色,诉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魅力与活力。

  开封御街——

  悠悠宋韵引客来

  开封“宋都御街”街道两旁,多层宋式仿古小楼鳞次栉比,大半为书画笔墨、民俗工艺品店铺,老字号锅贴店、开封灌汤包店等穿插其间。行走其间,让人想到《东京梦华录》记载的“阔二百余步,两边乃御廊”“望之如绣”等历史盛况。

  “从北宋到现在,开封的中轴线千年未变,这条中轴线就是御街。”开封市建委原副主任、开封御街保护专家宋喜信介绍,“恢复御街的名称,是发掘开封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古都魅力的重要一步。”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拥有包括御街在内的一大批承载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地名。为保护古地名,开封市成立地名委员会,严格地名管理,同时编排制作地名故事微短剧,深挖开封古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更多人了解古地名。“我们还在推动开封古地名保护条例的制订,通过立法加强对开封古地名的保护力度。”开封市民政局局长高晓燕说。

  在御街北口,一家古色古香的书画店人头攒动。曾经,像许多仿古街区一样,这里售卖的纪念品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少有游客光顾。

  如何突出特色?书画店负责人杨惠君给出了答案:“现在我们主营开封汴绣、木版年画、官瓷、宋品书画等文化产品,力求突出开封特色。”

  文化产品的丰富多样,源于当地的引导和培育。“复活古地名,绝不是仅恢复个名字、修一条仿古街道那么简单。”河南省政协委员、开封市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教授朱锋介绍,“恢复御街的魅力,首先要对文化进行保护传承,然后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按照古籍中的记载,恢复历史上御街两侧的步行通道;以提升游客体验为目标,划分巡演区、文旅街区、宋式沉浸宴会区等功能分区,将御街改造为情景化历史街区;对沿街商户培育筛选,形成符合御街特色的文化产品,让御街成为开封文化传承发展的展示窗口……龙亭区委书记李涛介绍:“通过保护传承,宋代古都的风韵成功与当代风尚结合,御街‘活’了起来。”

  南京桃叶渡——

  六朝古都风雅盛

  10月,南京秦淮河两岸格外热闹,文化讲座、古风市集、巡游……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各种活动,吸引了很多人来到古渡口旁,共赴一场文化之旅。

  十里秦淮从东水关穿过明城墙,流经桃叶渡。桃叶渡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此处既是一个南京古地名,也是夫子庙景区的文化名片。

  渡口边矗立着一块青石牌坊,上面书有“古桃叶渡”4个苍劲的大字,两侧楹联正面写着“细柳夹岸生,桃花渡口红”,背面则为“楫摇秦代水,枝带晋时风”。牌坊下,就是市民公园。

  “听说这是非常有诗情画意和文化气息的渡口。”来自苏州的游客吴娜带着女儿在市民公园里游玩。她们身着汉服,学写书法,朗读诗词。

  公园小课堂里,南京文史专家高安宁正向大家讲述桃叶渡的前世今生。

  “古时,百姓们来到秦淮河边祈福消灾,文人雅客在岸边吟诗作赋。”高安宁说,如今,“桃渡临流”于2014年入选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毗邻桃叶渡的夫子庙步行街,也在2020年入选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

  乘船而行,南京夫子庙文化旅游集团总经理刘晶晶介绍,桃叶渡是“十里秦淮”水上游览线东五华里的精华所在。当经过秦淮两岸的朱雀桥、桃叶渡,以及江南贡院、白鹭洲公园、东水关时,画舫推开碧水,凌波荡漾,这些古地名不再只是文人墨客笔下遥远的传说,而是成为眼前流淌着诗情画意的醉人景象。

  现在,桃叶渡作为渡口的功能不复存在,但古牌坊、石台阶还在,文化传承的活水还在流淌。秦淮区持续推进美化提升工程,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围绕古渡修建了700多平方米的绿地公园,贯通了“十里秦淮”亲水步道,为居民游客营造休闲的好去处。

  走进夫子庙贡院街上的“秦淮礼物”店,汉服、镜子等桃叶渡主题的文创产品摆在醒目位置。乌衣巷、长干里、大成殿等耳熟能详的古地名,从古诗词中“走”了出来,衍生出“王导谢安纪念馆”“两小无猜”“状元郎”等主题T恤、帆布包、冰箱贴等潮流新品。天南海北的游客挑选着,将南京的历史文化带回家。

  龚仕建 姚雪青 毕京津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举行

  • 扎根山村的“姐妹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