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加坡《联合早报》特辑:三十而立 非凡园区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新加坡《联合早报》特辑:三十而立 非凡园区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发布2024-11-25 22:15

  11月24日

  新加坡《联合早报》特别推出

  《三十而立 非凡园区》特辑

  回顾当年倾注心血、挥洒青春的

  中新两国奋斗者辛路历程

  续写未来可持续发展新篇

  现将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原文转载如下 >>>

  1994年,新中政府间首个旗舰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启动开工建设。

  1994年,苏州金鸡湖畔施工工地举行“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启动典礼”,参与的新中财团见证者恐怕难以想象,当时连八平方公里界址还未完全划清的启动区,按下快进键后,将如何变成一座278平方公里宜居宜业的城市。

  30年,对于新加坡和中国政府间的首个旗舰合作项目苏州园区而言,看到了当年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阡陌水乡变产业兴城的前瞻性规划理念落地。它不仅彰显两国领导人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还以开放的胸襟,继续发挥灯标作用,为新中合作当探路者。

  30年蝶变

  数码绿色赓续蓝图

  1993年7月,陈英杰从新加坡公务员体系被借调到实得力(Straits Steamship Land,吉宝置业前身),担任开发中新首个政府间合作项目的苏州工业园区新方财团执委会秘书。

  从土地成本、合资公司配置到利润分成……最后谈判阶段,他每两三个星期飞一次苏州,每次待三四天,和中方敲定细枝末节。

  陈英杰日前受访时告诉新加坡《联合早报》,事实上,之前两年在职总(NTUC)挂职的后半程,他几乎已是全副心思扑在当时被新方叫做“苏州工业镇”的项目上。

  1994年,而立之年的陈英杰见证苏州园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可惜的是,同年12月结束一年半借调后,他没机会再回返苏州。

  今秋10月,陈英杰以新报业媒体(SPH Media)总裁的身份率团访问苏州园区,在苏州现代传媒广场50楼天台,凭栏远眺金鸡湖畔落日余晖,抚今追昔。

  30年后第一次重返故地,陈英杰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于园区主办的第六届新中论坛致辞时形容,“两国几代领导人的梦想已超标实现”。苏州园区是新中合作的典范与样板,其使命是将探索成功的经验辐射到园区以外,带动新中合作、带来新的启示。

  新加坡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杨莉明高度评价,“苏州园区充分体现了两国在高水平合作上的远见卓识,代表了新加坡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

  从最初的八平方公里启动区到覆盖278平方公里的非凡城市,苏州园区已经成为国际客商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连续八年在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一。

  苏州一蝶缘起两国

  三十载破茧飞向四海

  从低洼农田蜕变为光彩夺目的创新高地,新加坡与中国的首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今年迎来而立之年。从酝酿到动土,从蹒跚起步到跨越腾飞,苏州工业园区走过了初期不平坦的发展道路,而后步入发展快车道,多年来始终在开放与创新的最前沿,与时俱进。

  园区如今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它的成就凸显新中两国历代领导人以高瞻远瞩、相互信任、尊重理解的态度密切合作,也预示双方将保持长远的战略眼光,推动园区持续成为两国合作的探路者。

  小桥流水汇江河

  产业迭代接轨国际

  苏州工业园区在1994年启动建设时,中国已有30多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但这个起步较晚的园区不断提速赶超,在2016年跃居中国经开区综合考评第一名,而且冠军头衔还一直蝉联至今。

  能够后来居上,与园区30年来的产业发展密不可分。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纳米科技到生物医药,园区产业持续转型升级,留住老朋友的同时,也吸引有竞争力的新兴领域业者进驻。

  曾经历园区开发公司四任总裁的园区“四朝元老”吴多深告诉新加坡《联合早报》,园区30年来除了改善营商环境,也在不停推进产业转型,通过前瞻性布局打造适合前沿产业的生态圈。“只要是有竞争力的项目,在这里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携手开拓三领域

  新中合作迈入新阶段

  新中合作是苏州工业园区的独特优势,也是园区发展的鲜明底色。园区开发建设30年间,两国不断深化合作内容,持续开拓合作领域。阳澄数谷、中新绿色数码港和中新生命科学园等园区重大项目的升级迭代,体现双边合作迈入新阶段。

  负责苏州工业园区的新加坡教育部长陈振声本月在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JCBC)会议上指出,两国未来将加强在绿色经济、生物医药和数码经济这三大领域合作。

  他进一步阐述,在绿色经济领域,园区将开创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可持续工业园新增长模式。在生物医药科学领域,双方可以专注于针对亚洲生物学的研究合作与创新产品。数码经济领域的合作重心,则是扩大无纸化贸易合作,加强数码互联互通。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凌激在会上披露,商务部将与新加坡贸工部在园区开展数码贸易合作,为建成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技术园区注入新动能。

  到苏州实习见各国贵宾

  狮城学生:乐意再赴华

  初次到访苏州工业园区时,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学生李峻纬(19岁)发现,那里一景一物都同狮城很像,好似一座拥有四季的花园城市。

  他与三位同班同学参加新加坡—中国青年实习交流计划,四人今年3月一同来到位于园区的苏州香格里拉酒店实习。

  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访问时,李峻纬不久前刚结束实习回新,他称酒店同事对他们这批新加坡实习生照顾有加,经常热情款待他们。

  在长达五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李峻纬在酒店前台接待过来自不同国家的贵宾,也在销售部负责推销客房和场地。能在工作中运用中英双语能力,让他有很大成就感。

  未来会考虑到中国发展吗?还未正式踏入职场的李峻纬表示很乐意再次赴华。“说实话,如果没踏出这一步,我可能还会犹豫。”

  由通商中国在本地着手推进的新中青年实习交流计划自去年7月底正式启动,选择苏州工业园区作为首先实施的地区。为增进年轻一代对新加坡和中国的了解,新中双方会互荐优质企业,开放实习岗位,让两地像李峻纬这样的青年到对方企业实习。

  走过三十载

  苏州工业园区的变与不变

  在“90后”苏州人陈涛的眼中,苏州就好比双面绣,历史悠久的姑苏区是苏州有文化的一面,苏州工业园区则代表了这座城市发展创新的一面。

  今年是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陈涛还记得,如今高楼林立的园区,20多年前曾是大片的农村和农田。今天的金鸡湖西岸,曾是他生活圈中苏州的最边界。

  2017年从海外回到中国时,园区的变化让陈涛下定决心在这里定居,如今他的两个儿子也先后在园区出生。

  新加坡人洪健德2008年来到园区,加入新中两国合资成立的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今年是他在园区工作生活的第16年。

  洪健德回忆,2008年初到园区时,他所在的区域看不到很多车,也没有很多人;16年过去,目前整个区域已是高楼耸立,晚上是一片万家灯火。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拟稿:朱冬婷

  审核:朱霜

  审签:黄爱萍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阿尔山:避暑胜地引游人

  • 盛夏里的向日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