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远山的回响丨秦岭山下,看“宝藏乡村”如何吃好“流量饭”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远山的回响丨秦岭山下,看“宝藏乡村”如何吃好“流量饭”

来源:央广网2024-11-23 14:26

  编者按:

  村庄中,汗水滴下种子发芽

  远山里,忘我耕耘,希望在茁壮

  央广网特别推出系列报道《远山的回响》

  记录乡村振兴的奋斗故事

  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天清气朗,位于秦岭北麓的西安市鄠邑区景色如画。环山公路沿线的村庄里,村民们也正适应“新生活”。

  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村民都龙琴正在“家门口”的西餐厅工作(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48岁的都龙琴是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的农民。前半辈子一直务农的她,如今也干起了“洋火”事。在“茜茜公主的花园”西餐厅摆弄起刀叉,用现烤披萨招待着八方来客。

  还有“嫂子咖啡师”宋迺红、“田野手艺人”刘明侠……如今,过“时髦”日子的喜人变化在村里并非个例。

  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央广网记者 张伟 摄)

  一方山水,不仅饱了游客眼福,也富了山脚下的原住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新村民”来到这里游玩、创业、生活。

  “乡创客”

  把青春挥洒在乡野中

  闲暇时光,约三两好友在朴素典雅的书屋品尝手冲咖啡,身后秦岭山脉的蜿蜒轮廓清晰可见……位于鄠邑区栗峪口村的土锤咖啡店,是十里八乡居民都知道的网红店。

  土锤咖啡店标语(央广网记者 陈锵 摄)

  2019年,游客身份的海归博士王绘婷被栗峪口村的生态所吸引,和团队成员将废弃的石粉厂重新进行设计改造,“土锤咖啡”由此诞生。

  乡土和时尚两种元素撞击。这家以原真生态、原乡风情、原味生活为卖点的咖啡店备受关注,开业后迅速走红,吸引着西安及周边市民争相打卡。

  “从抖音上刷到了这家店,来了感觉装修风格比较新颖,氛围很好。”从市区驱车一小时余,家住西安市灞桥区的“95”后李晨兴喜欢来这里拍照打卡。

  “村咖”是一种尝试,更是一个开端。在一杯咖啡的引流下,2020年至今,1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创客先后来到栗峪口村创业。这些年轻的“新村民”被称为“乡创客”。

  “乡创客”们把青春挥洒在乡野中,山泡茶、阿喵茶餐厅、乡村机车茶饮等创业项目带动乡村周边业态不断延伸,“唤醒”了乡村的消费潜力。

  栗峪口村党支部书记王利军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村从创建“美丽、整洁、和谐、生态、宜居”村庄做起,先后争取3000多万元改善基础设施,硬化道路,安装路灯,用“颜值”筑巢引凤,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通过旅游消费带动,让这个传统村落的村集体经济乘势而上。据统计,栗峪口村2023年全村游客量突破40万人,村集体收入达到52.6万元,村民可支配收入达2.39万元。

  在距离栗峪口村不远的蔡家坡村,同样吃上“流量饭”的“90后”农家面馆主理人盛颖欣正招呼来自西安与北京的游客落座。

  农家面馆主理人盛颖欣正在接待游客(央广网实习记者 李奕宏 摄)

  “妈,4份面条,少放盐。再拌个野菜!”“我们这儿的野菜、面粉都是我们当地的,保证让你们吃到地道的农家味。”盛颖欣脸上露出笑容。

  在鄠邑区政府的谋篇布局下,自2018年起,蔡家坡村通过举办“忙罢艺术节”,乡土变为艺术空间,田野化为展演现场,乡村美、生态美、艺术美,美美与共。

  村子美了,游客多了。在西安开咖啡店的蔡家坡村村民盛颖欣对“家门口”的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其实下这个决定也纠结了近两年的时间,不知道能不能赚钱。最后我发现我们村虽然游客多,但是业态很少,基本上游客在我们这儿观光结束后,就都去隔壁栗峪口村消费了。”2023年年底,盛颖欣下定决心回到老家。在区政府的介绍下,联合西安美术学院的学生一起将自己的宅基地加固整修、重新设计后,开办了一家面馆。

  走进店内,缝纫机、土炕、中药材老柜子等老物件在充满设计感的空间内陈列,又土又新潮。

  “真是没想到,回家开店收益超出我的预期。国庆假期7天的时间,店内营业额就达到了2万元。平时的话,每个月也会给家里带来近3万元的收入。”盛颖欣告诉记者。

  “其实,许多年轻人内心都有建设家乡的干劲。鄠邑区政府给了如此广阔的‘舞台’,我相信只要肯努力,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路子。”如今,盛颖欣带着老婆孩子跟年逾花甲的父母同住,家里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美丽乡村的无限活力和潜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根乡村,不断赋能乡村建设,真正打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

  “正是秦岭这片独一无二的土地,赋予了蔡家坡无与伦比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艺术之美。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的21.6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约80万元。”鄠邑区蔡家坡村党支部书记秦卫东感慨。如今,村里已有200多人投身旅游业,享受着绿水青山带来的丰厚回报。

  西安市鄠邑区统筹城乡要素,带动理念、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向农村汇聚,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曾经“空心化”严重的村庄在优良生态和创业要素加持下,成为城市近郊游的“宝藏乡村”。

  “数字游民”社区

  打造理想生活“栖息地”

  清晨的阳光洒下,城市早高峰的喧嚣还未结束,在绿水青山之间,山泡茶主理人胡轩铭正带领着鄠邑区栗峪口村的“数字游民”打八段锦,用另一种节奏开启新的一天。

  栗峪口村的“数字游民”正在打八段锦(受访者供图)

  “数字游民”是指在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的时代背景下,不需要办公室等固定工作场所,通过互联网即可完成工作并获得收入的群体。

  “在‘剪鸭村’居住的有B站博主、小红书博主、抖音博主,我们称之为‘候鸟式的居民’。”胡轩铭说,希望能够让“数字游民”成为乡村生活深度的体验者和参与者,为乡村振兴带来年轻活力。

  胡轩铭口中的“剪鸭村”寓意减掉你的压力,“剪鸭村”的“数字游民”社区取名为“秦托邦”。在大多数“数字游民”的眼里,这里是兼顾生活与工作的理想“栖息地”。

  “每天都是‘两点一线’,穿梭于高楼大厦。经常要加班,压力比较大。”计算机专业的小姑娘卢含玉是一名“00后”,刚毕业在一家位于上海的互联网大厂工作。3月,她辞掉了工作找到一份Web3开发工作,正式成为了一名“数字游民”。

  6月份,卢含玉通过互联网了解并来到了“剪鸭村”。一起养小猫小狗,在大自然中来一场徒步旅行,参加村里的电音节……在卢含玉看来,在村里的生活舒缓了自己的压力。

  卢含玉在村里打卡拍照(受访者供图)

  “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给我传授了非常多如何一边旅居一边工作的经验。也认识了很多前辈,给我推荐了很多代码工具,十分受用。”卢含玉在这里认识了新朋友,也得到了成长。

  “平时我们也会组织一些活动,例如面艺手工大赛、飞盘游戏、橄榄球比赛、乡村集会、才艺展示等,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业余生活更丰富。”胡轩铭介绍道。

  在鄠邑区的乡村,不仅有充满诗意的生活空间,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数字游民社区的成立,更是架起了人与乡村的桥梁,让有想法、有技能的创业者在乡村有事可做,提供新机遇。

  秦托邦创意市集(央广网实习记者 李奕宏 摄)

  “葡萄西施 酸甜适口 就为萄你欢心”“生活需要仪式感 而我只能给你新鲜感”……在社区一楼大厅的农产品公益展销平台,张贴的就是来自广东湛江的数字游民小花生设计的助农海报。

  在这里,数字游民们盘点各自技能,挖掘产品、沟通农户、策划创意,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帮助村民实现致富增收。

  “来这里旅居的游民也会产生一些消费,例如购买农产品,在民宿留宿等,也会给村民带来收益。”秦托邦数字游民共创社区主理人荊雨轩说。

  作为陕西地区的第一个“数字游民”基地,自5月份开启内测以来,“秦托邦”数字游民社区接待了来自陕西本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浙江、新疆等地的110余名数字游民。

  目前,已经有3位入住的数字游民表示要在栗峪口村尝试乡村创业,创业项目涉及乡村养老社区、潮流块根植物、按摩养生等三个方向。为乡村经济注入全新活力,点亮乡村振兴的璀璨星光。

  打造“移民漏斗”

  将能力和人沉淀到乡村

  在鄠邑区栗峪口村,还有一位“新村民”王羽。大家都叫他“大羽”哥。

  脚踩平衡车,拎着大水壶,“村EO”王羽穿梭于村里的街巷中。几年前,来自武汉的王羽在一家科技企业担任管理职位。如今,在鄠邑区政府的引进下,他跟“新村民”们一道投身于“乡村事业”。

  王羽接受采访(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我们将‘剪鸭村’定义为城市人生活的‘第四空间’。当人想离开城市的时候,哪里的乡村对他来说有朋友、最温暖、最舒适,这就是我们想打造的乡村。”这几年,王羽用实际行动构建着自己的理想乡村。

  在鄠邑区政府的利好政策和王羽的努力下,经过两年的发展,栗峪口村成为了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便利且有新业态聚集的“网红村”。但是王羽觉得,乡村振兴需要持续不断的“内驱力”,而非短暂的改变。

  近几年,王羽去了全国各地近100余个乡村考察调研。在王羽看来,他正带领团队探索一个可复制的、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型。

  “当大家把希望的火种在乡村点燃,自然而然就会将资源汇聚起来。但所有汇聚的载体,全部都是‘人’。”在考察调研之后,王羽认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如何把人留下来?王羽希望在栗峪口村打造一个“移民漏斗”,将人才“沉淀”在乡村。

  土锤咖啡等网红业态吸引来“游客”,游客对村庄产生兴趣后转化成旅居在这里的“游民”,经过充分的了解和体验后,游民们产生创业、定居的想法。

  青年乡创客服务中心(央广网实习记者 郭靖泽 摄)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鄠邑区政府打造了“鄠邑区青年乡创客服务中心”“西安市乡村人才市集”“西安市人才交流中心”和乡创项目孵化基地,吸引更多创客走进乡村。

  “土锤咖啡”长期稳居抖音西安榜榜首,机车茶饮“ 山泡茶”成为机车发烧友的聚集地,“阿喵茶餐厅”“六艺斋”等成为网红打卡地……鄠邑区引进各类人才打造56个乡村消费新场景。

  西安市鄠邑区还启动了农村后备力量培养三年行动,分期培养乡村建设人才600名。组织100名干部主动投身乡村振兴一线,配备一批旅游村长、规划村长、科技村长,为乡村振兴凝聚合力。

  “要用三产带二产、一产,努力争取让喜欢乡村的市区人民把乡村当作第二家园,推动城乡融合。”王羽说。

  近两年,鄠邑区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全市第一。

  “下一步,我们在现在的基础上计划再改造6间乡村民房,提供免费装修和租金给村民。加大线上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年轻人知道我们这个地方。”荊雨轩介绍。

  未来,随着乡村青年人的施展才华、实现梦想“舞台”不断扩大,届时将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游”到鄠邑。“新村民”的到来,正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带来年轻活力。

  监制:赵净

  策划:郭俊秀

  记者:张伟 侯凯奇

  视频:侯凯奇 李奕宏 郭靖泽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沪苏湖高铁通车运营 “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添新动脉

  • 北京中轴线上的正阳门箭楼恢复向社会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
2024-12-27 10:27
在数字化时代,市场对云的需求进入到深度用云的阶段。尤其是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上云场景越来越复杂,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大量应用场景需要各专业协同去落地,共建生态是各行各业的诉求。
2024-12-27 10:24
董泽故居始建于明代,是著名教育家董泽先生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董泽先生1925年当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是云南大学首任校长。
2024-12-27 10:22
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正式投运,在此生产的首批镥-177医用同位素同步出堆。
2024-12-27 02:00
朱光亚院士是老一辈科学家中才识与品行双馨的杰出代表,对朱光亚院士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努力继承朱光亚院士为中国工程院奠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12-27 09:46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2024-12-26 10:37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024-12-26 09:37
从古至今,工程使技术和科学发挥生产力的功能,反映国家或组织机构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2024-12-26 09:31
激光器广泛应用于通信、医学成像与手术、消费电子等领域,它深刻改变了大众的生活。
2024-12-26 09:30
国家统计局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4257.4万亩,比上年增加75.2万亩,增长1.8%;单产144.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0.4公斤/亩,增长7.8%;产量616.4万吨,比上年增加54.6万吨,增长9.7%。
2024-12-26 09:19
日前,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学生吴一迪及其团队的项目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和全国特等奖。
2024-12-26 09:18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扩充至8章60条,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内容。
2024-12-25 09:23
在中山站区的西南高地上,远远地能看到冰面上有一个绿色的半球形建筑。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张方根:前面这里有一个淡水湖,相当于是雪水融化的,形成了一个淡水湖,常年都有。
2024-12-25 09:23
目前还没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如果家中有急性胃肠炎病例出现的时候,定时地要对家庭中接触频繁的部位,比如说门把手卫生间等进行定时的消毒。
2024-12-25 09:23
由中国科协推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以高票当选会员事务副主席,任期为2025-2028年。
2024-12-25 09:13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这十六个字,正映射着朱光亚的一生。
2024-12-25 09:11
据《自然》报道,经过数月攀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终于到达了一个火星陨石坑的边缘。
2024-12-24 09:59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马欢团队围绕大脑生物能量神经可塑性调控与认知衰老开展了研究,发现在学习记忆或者人工诱导的神经活动下,神经元突触附近的线粒体基因转录显著增加,促进大脑能量供给。
2024-12-24 09:58
2024年,中国科技界捷报频传,大国重器亮点纷呈,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一项项科技成果,不仅标注着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也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12-24 09:5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