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有一位鄂尔多斯市级非遗项目蒙古族传统银饰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苏雅拉巴图。他热衷纯手工银饰制作,制作的银饰银器工艺精细、纹样丰富、造型独特、形成各具特色的银饰文化。按他的话说,纯手工打造银饰,每一件都蕴含着匠人的思想与劳动智慧,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而机器打造,虽然生产效率高、工艺精,却缺乏独特的个性、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
作为家族银饰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苏雅拉巴图毅然传承着祖辈的技艺。他认为,佩戴银饰不仅具有吉祥与好运的寓意,还展现了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更体现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
银饰银器的手工制作要经过熔银、锻打、下料、做铅托、雕花、焊接、清洗等工艺流程,粗加工后的银料,还必须要进行精加工,包括錾花、抛光等工艺,非常复杂。为追求技艺的极致,他曾经远赴云南大理、北京、青海、广西、西藏等地深入学习交流银饰、银器制作技艺。经过三十五年的磨练,他打造的银品不仅具有浓厚的历史气息,更融入了生动的家乡情感,成为讲述家乡故事、传承文化的珍贵载体。
目前,他以乌仁都西山里的精灵岩羊为原型创作了银器作品《传统银餐具》,用精湛的技艺和灵巧的双手,把勺柄上的岩羊锻造的栩栩如生,赢得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并在2023年第三届鄂尔多斯传统手工艺精品展上荣获二等奖。他还把桌子山岩画石刻元素临摹锻造在生活中使用的银器上,焕发出新生的非遗衍生产品,创造了新意。
“制作时,我把家乡的文化符号、元素表现在每一件作品中。恐龙化石、桌子山岩画、乌仁都西山上的岩羊、鄂托克草原上的阿尔巴斯山羊等都成为了我设计的核心元素”苏雅拉巴图说。
苏雅拉巴图作为市级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宣传、展览、培训、传习、交流等活动,免费传授银饰制作技艺,为待就业大学生、家庭主妇、嘎查贫困户搭起了“就业桥”“致富桥”“脱贫桥”。他还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和手段,为远在阿拉善、巴彦淖尔市的徒弟授课。
苏雅拉巴图用智慧与汗水,将民族特色手工艺发扬光大,成为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产业,为致富梦想注入强大动力。融媒体记者色音毕力格
额尔德尼塔娜
编辑| 桑斯尔 制作 | 桑斯尔 审核| 赛音毕力格 终审| 杨军林
来源: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