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和园区的故事|方洲路北的松树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我和园区的故事|方洲路北的松树

来源:苏州日报2024-10-30 20:39

  第一次遇见这棵松树,是在十八年前一个春日的清晨,我去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参加面试。

  园区的道路宽阔笔直,从津梁街右拐进入方洲路,远远地就看见一棵大树郁郁苍苍地立在前方。

  沿着园区三中(现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的校园向西走,经过热闹的操场,到达宽敞的校门口,就感受到了这棵树的气势——傲然苍劲,昂藏欲起,青天似乎也为之一低。高壮雄武的身子稍稍地倾向方洲路,坚劲的枝条向四周斜伸出去,一层一层又一层,挺秀而充满力量。

  继续向西走,它的模样越来越清晰。树干粗壮挺直,淡褐色的树皮有些龟裂,看上去嶙峋古朴。大枝舒展,轮生的枝条微微向下斜伸,暗绿色的针叶螺旋状地生长着,针叶短而密实,齐刷刷的,非常可爱。新长出的枝条纤细柔软,颜色亮绿喜人。枝条的末梢向上翘起,嫩绿的针叶努力地向上,向上,似乎要改变枝条下斜的趋势。

  几条枝叶遮住了人行通道。我停住脚步,仰起头,绿色的枝条浅浅地勾勒出天空的脉络——天空纯蓝得像一汪汪湖水,一缕阳光洒在树枝上,这些湖水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熠熠生辉。一阵微风拂过,淡淡的松脂清香沁入心脾,不由神清气爽。

  面试顺利,再经过层层考核,九月份,我如愿进入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工作。每天上班下班,我都会从这棵树下经过,然后带着清新的松香味进入校园,走进课堂。

  又是一个九月,班级里转来一个孩子——凌。第一次见凌,也是在清晨,初秋的阳光藏在教室窗台的花朵上,微笑着倾听教室里的书声琅琅。

  “啪”,教室门被推开,一个男孩出现在门口。瘦小的身子佝偻着,无力地靠着门框。我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他,然后引他去座位,他摇摇晃晃,如风中蒲柳般荡到座位上。他的腰一直佝偻着,作业本上的字瘦小无力,歪歪扭扭,时而还会缺个“胳膊”少条“腿”。找他聊天,他靠在椅子上,神情漠然,声音极低,话语很少。

  慢慢地,他在班级有了一些朋友。几乎每个课间,我都看见他的身边围着一群男孩,听他讲老家的趣事,或是聚在一起,叽叽咕咕不知道在商量什么。这个时候的他像变了一个人,眉眼活泛,神采奕奕。

  一天,年级组长过来,反映凌在路边一位老师的车上写了不雅的字。凌非常干脆地承认了,说是看车上落了一层灰,一时没忍住,就写了一些字。

  那时,我们的教室在紧靠着园区三中的教学楼上。我跟他站在三楼的走廊尽头,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棵松树。

  我给他讲述我与松树的故事,他告诉我他父亲是这里的环卫工人,忙碌而且辛苦,母亲在附近小区里打扫楼道。他的弟弟今年上幼儿园了,于是父母通过积分入学政策,将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的他接到这里上学。但是,他并不愿意来城里上学。

  课间,我经常找他到走廊尽头聊天,聊他,聊他的弟弟,也聊那棵松树。

  有一次,他鼓起勇气请我陪他去看看那棵松树——他自己看过几次,没感到有什么特别之处。

  正是晚春,松树繁茂的枝叶间刚刚孕育出一颗颗淡绿色的小松果。这些松果,像初生的婴儿,清新娇嫩,被深绿茂密的针叶们小心翼翼地捧着,温柔地呵护着。

  凌对这些玲珑可爱的小松果很感兴趣。我告诉他,去年春天,松树的雌球花就开始授粉,等待13个月后,也就是上个月,才受精结出这些小松果,这些小松果将在今年10月份成熟,如果从大小孢子发生算起(前一年的秋天),到松果成熟需要整整26个月,跨越3个年头。

  凌的脸上闪过一丝震惊,目光停留在那些针叶中的小松果上,舍不得挪开。正是放学时间,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走过来,一个孩子指着树上的松果,惊喜地喊道:“快看,松树结果啦!”一群孩子围上来,叽叽喳喳,指指看看,均是满脸欣喜。

  从那以后,凌迷上了松树。我送给他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他在上面记载了松树的种类、习性等知识,还摘抄了有关松树的诗词文章。小学毕业后,凌进入附近的初中就读,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园区三中,后来又考取了北京的一所大学。

  一个雪后的冬日清晨,天寒地冻,我全身捂得严严实实的,在小区里遛狗。一位身材挺拔的年轻人唱着歌开着垃圾车从我身边经过,歌声欢快活泼,温暖了冰冷的天气。他戴着绒线帽子,厚厚的围脖一直拉到眼睛下面。车子在垃圾房前停下,他一偏腿,从车上轻快地跳下,熟练地将车上的空垃圾桶卸下,再将垃圾房里装满垃圾的垃圾桶拖过来装到车上,动作娴熟流畅,很快,他扣好车子的挡板,又哼起欢快的歌曲,准备出发。

  “汤老师吗?”突然,他试探性地问了一声。

  我愣住了,下意识地摘下口罩。他也摘下帽子,拉下围脖。

  居然是凌!

  他看出我的惊讶,解释道:“我爸爸负责这一片的垃圾收集,这几天,天气太冷,爸爸感冒了,正好我休年假,就自告奋勇地来了。”

  我问起他的生活和学习,他笑笑,说:“挺好的。现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说到这里,他似乎有些感触,稍微停了停,接着说:“我特别感谢当年您带我认识了方洲路北的那棵松树。在小学时,我就下决心一定要考上隔壁的高中。高中阶段,我在教室走廊就可以看到这棵松树。课间,我会远远地看一眼松树,背几句诗词,特别解压。”

    他还要工作,我们匆匆告别。他哼着歌曲渐渐远去,那歌声较之来时,更为欢快活泼。

    我仿佛看到了那棵松树,他顶着厚厚的积雪,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挺立在方洲路北,挺立在园区第二实验小学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之间,满身苍翠,坚忍不拔。不由想起丰子恺的《松下闲逸图》:门前苍松,不慕春风,不识衰荣,终岁青葱。

    (作者 汤建英 袁轩)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向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视频致贺

  • 焊花璀璨,铸就制造强国之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海威GD11000”,日前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二号”船在我国南海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
2024-11-20 09: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林团队与武汉大学教授雷爱文团队合作,在催化羰基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利用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替代剧毒光气,高效合成含氮羰基化合物非对称脲。。
2024-11-20 09:24
这种菌能够迅速分解番茄、辣椒、娃娃菜等多种蔬菜尾菜,并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拮抗土传病原菌等功能特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研发了“蔬菜尾菜+快速腐解菌+有机肥+功能菌”四位一体的原位还田技术。
2024-11-20 09:20
11月18日,在沪渝蓉高铁全线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内,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0技术体系正式在“领航号”盾构机成功应用
2024-11-20 09:19
19日,四川、重庆、贵州三省市同步首发动力型锂电池试运专列,这是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输动力锂电池,将助力国产动力锂电池产品的全球流通。
2024-11-20 09:13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相关产业产值达23.3亿元。天气渐冷,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中关村延庆园内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依旧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
2024-11-19 09:50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团队在最新研究中给出了一个涉及两种简单分子间反应的精妙解释。
2024-11-19 09:47
利用样地观测数据、空间分析和树线模型模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梁尔源等人系统分析了尼泊尔珠峰国家公园和安纳普纳保护区混交林树线,揭示了糙皮桦和喜马拉雅冷杉的种群更新动态和树线位置变化。
2024-11-19 09:46
机器人服务员、咖啡师、宠物……各种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自动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智能驾驶技术遍布“海陆空”。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举行。
2024-11-19 04:55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野保科开展的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普查中获悉,神农架现有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710种,比原来的493种增加217种。
2024-11-19 05:00
北京时间11月15日23时13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了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2024-11-18 1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课题组、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课题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课题组合作,深入解析了人类背根神经节(DRG)发育过程中调控多种感觉神经元分化的多层级信号通路,并成功构建了人类DRG类器官(hDRGOs)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和小鼠的感觉神经元发育,研究人员发现两者在发育进程、基因表达谱和细胞亚型上存在差异。
2024-11-18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民航高校应发挥特色优势,形成“航空+”的多元化低空经济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2024-11-18 10:21
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成员正在围绕近期发射任务进行产品研发。日前,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024-11-18 10: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7日21时25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于2024年1月17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2024-11-18 10:14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