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湖北武汉:热恋长江江豚,打造“微笑江城”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湖北武汉:热恋长江江豚,打造“微笑江城”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频道2024-10-24 17:57

  6月9日18时15分,位于武汉东湖之畔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传来喜讯:馆内饲养的雌性长江江豚“福久”顺利分娩,产下一头体长约70厘米、体重约5公斤的雄性小江豚,编号:F9C24。

  国宝添丁,全城欣喜。

  F9C24出生在一个兴旺的家族。爸爸“淘淘”今年19岁,是世界上首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淘淘”的长子“汉宝”是雌性江豚“洋洋”所生,是中国首头人工繁育的二代江豚,今年已经4岁了。“淘淘”的二女儿“久久”,和F9C24一样,妈妈都是“福久”。

  在武汉生活过的长江江豚大明星,还有“阿宝”。它在白鱀豚馆人工饲养环境中生活了7年,经过软释放技术研究,2011年重返湖北天鹅洲保护区自然水域。其后的跟踪研究表明,“阿宝”在这片长江故道里一直健康幸福地生活着,当上了曾祖父,实现了四世同堂。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是中国乃至全球最权威的长江江豚研究机构,在一代代科学家不懈坚持下,他们创造了许多长江江豚研究与保护的“奇迹”,为世界濒危淡水鲸豚类保护提供了丰富的成功案例和可借鉴经验。武汉也因此,成为全世界长江江豚研究与保护的中心、世界濒危淡水鲸豚研究与保护的焦点。

  长江江豚是长江特有的淡水鲸豚类,10—30万年前,它和白鱀豚从东海游入长江,以生态链顶端物种之姿,在长江驰骋遨游。

  全长6300余公里的长江,是生命之河。除了长江江豚,长江还养育着400余种鱼类、18种两爬类、1900余种无脊椎动物、1200余种藻类、1000余种水生植物,以及今时今日中国的约6.5亿人口。

  宋代诗人孔武仲曾写《江豚诗》,说“黑者江豚,白者白鱀。状异名殊,同宅大水。”

  而今思来,形态有异、姓名不同,但都被“大水”长江养育着的,何止是长江江豚和白鱀豚?我们都是长江的孩子!

  它与我们多么相似:胎生、用肺呼吸、孕期长度相近、哺乳期6个月到两年不等,这是同为哺乳动物,长江江豚与人在生理上的接近;喜亲子伴游、有同伴感情、会群体相助,这是同为群居动物,长江江豚与人在社会结构的相似。

  清代诗人薛时雨,写“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长江江豚爱吃鱼,常聚于江中沙洲,它爱出现的地方,渚清沙白,水草肥美,鱼群畅游,飞鸟盘桓。作为长江里的顶端物种,它被誉为“长江的微笑”,不仅仅因为天生“W”形状的微笑唇,更因为它像长江生态系统的“晴雨表”:长江越富饶,江豚越多见,长江越贫瘠,江豚越难寻。

  如果长江无法养育长江江豚了,下一个被面临生存危机的会是谁?大自然环环相关,共生共荣,长江江豚,也是生活在长江之畔的我们,最不可失去的邻居和伙伴。因而,长江江豚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说,保护长江江豚就是保护长江,保护长江江豚,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武汉爱长江江豚。不止科学家们爱,更是全民热恋,全城热爱。

  实施长江大保护以来,武汉雷霆出击,全方位治理长江:实施区域断面水质考核、迁移码头、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整治岸线、溯源治理入江排口……

  2020年初,武汉启动“推进长江江豚重返武汉城区江段工作”,聚合行政部门、科研院所、公益机构、大众媒体、社会公众等多方力量,开展了一系列长江江豚回归行动。随后实施的长江十年禁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更加强化了法制保障,从根本上“治病”,把长江江豚留在长江。

  在市中心,武汉最繁华的商场为长江江豚矗立起9米高的雕塑,它跃然出水的身姿,活力且蓬勃,与这座英雄城市的天生江湖气魄浑然一体,成了闹市令人瞩目的景观和打卡点。

  在郊野边,志愿者们活跃在天兴洲江段、新洲江段等,广泛开展着检测与观察工作,为助力长江江豚重返武汉提供数据支持。

  在校园里,一个个长江江豚学校建立起来,小学生们身体力行地用绘画、笔记、短视频等方式做保护科普,大学生为长江江豚设计文创和表情包。

  在大国外交主场,武汉借《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举办,向全世界讲述了中国长江江豚保护、长江大保护、与湿地诗意栖居的故事。

  武汉还成功构建“i武汉i江豚”数字化双平台,努力打造成全国首个以数字赋能的长江江豚保护城市……

  长江江豚也爱武汉。自古以来,长江武汉段就有江豚栖息和生活。近年来,长江江豚频现江城,市民游客还拍到了它们与江边黄鹤楼同框的画面。志愿者们蹲守观察到,在新洲双柳江段,长期活跃着一个长江江豚种群,约有10—15头,而且不断有小江豚出生。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2年全流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已经从2017年的1012头止跌回升,达到了1249头。在数据上,长江江豚实现了全球鲸豚类种群历史性的反转,也开始画出“U”形微笑。

  云在蓝天水在城,作为全球首个人口超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位于长江之腰的武汉,是长江大保护的主战场之一。加快打造生态宜居的新时代英雄城市,让“长江的微笑”在江城绽放得更灿烂,是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故事的武汉决心。(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频道)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届"长城杯"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决赛举办

  •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