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街道,青少年课堂之外在做什么?
社区能人成为“课后老师”、课后服务得到校外社区资源的有力支撑、孩子们成为社区建设的新兴力量……近年来,戚墅堰街道持续推进社区与辖区中小学、幼儿园的交流共建,“校社联动”的育人格局正在形成。
结缘,始于“四点钟课堂”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历史吗?”9月底,随着戚大街社区新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来自戚墅堰实验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如约而至。
连续3年,戚实小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都在戚大街社区举办,孩子们走进“初心馆”“红领巾角”,接受红色文化的浸染。戚大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陈慧敏说,社区与学校一年一度的“不见不散”,起源于10多年前的“四点钟课堂”。
“当时,学校还没有课后延时服务,加之流动人口子女较多,不少家庭面临放学后孩子无人管照的‘四点钟难题’。”戚墅堰实验小学学生发展部主任陈娟娟透露,戚大街社区抛出了“橄榄枝”,无偿为孩子们提供课后托管服务。
引导孩子们向老年居民学习剪纸技巧,举办青少年绘画巡回展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戚大街社区创新“社工+义工”的模式,组建了一支由社区工作者、居民党员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弥补了从孩子放学到家长下班的一小时空档期。
一边是学校、家长缺乏人力、精力,一边是社区给予阵地、设施与服务,双方由此“结缘”:花溪社区为戚墅堰东方小学提供托班服务,缓解双职工家庭养育难题;常州经开区幼儿园携手东方社区,组织幼儿“打卡”本土新老地标。
如今,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成为主流,曾经的“四点钟课堂”从社区里搬到了校园内。而校社联动愈加紧密的表现在于,“社区能人”纷纷成为“课后老师”。
家住花溪社区的“门券收藏家”张汉明走进家门口的东方小学,成为一名红色历史讲解员。他的邻居戎惠芬吹起了葫芦丝,教孩子们学习审美艺术。“这些门券展示了中国的发展变迁史,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张汉明说。
创新,源于“双向奔赴”
校社联动,归根结底是双方共享资源,达成两全其美。
戚墅堰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张璇介绍,对学校来说,社区充满了教育资源,通过一阵地多用,可以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对社区来说,先帮忙建好“小家”,再发动青少年带动家庭参与社区自治,由“小家”带动“大家”。
经过几年的探索,联动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帮助孩子建立起丰富的生活链接。
位于戚大街社区的牌楼巷,成为戚墅堰实验小学寒暑假主要的活动基地,学生们体验做棉鞋、弹棉花等传统工艺,留住“乡愁”。目前已上大一的范铭辉,便是其中一名受益者。“在戚实小读书时,我和同学们走进社区,不仅聆听了居民刘栋梁爷爷讲解的牌楼巷历史,还看望了孤寡老人、学习了传统手艺,更好地了解家乡。”
而在相距1公里的东方社区,今年新开展的“家校社协同”项目通过结对辖区内的常州经开区幼儿园,开设祖孙代际类、亲子活动类、社会实践类3大类6期课堂,邀请15对亲子家庭学习孝道文化、传统习俗以及家庭教育方法。
“上课以后,6岁的女儿经常会说‘妈妈我给你倒杯水’‘妈妈你辛苦了’,她开始懂得孝顺是什么,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刘婧琦的母亲张莹感叹道。
“社区将课堂从‘园内’延伸至‘园外’,拉长了教育战线,拓宽了孩子们的学习渠道。”常州经开区幼儿园园长孙振敏说,学校还将依托“请进来互动,走出去参加”的方式,充分挖掘工业、老街、民俗等本地资源的优势。
校社联动已然“遍地开花”:河苑社区“牵手”常州市第四中学、宛沿河幼儿园,共同打造“葡萄长廊”和“合苑知耕农场”;金色童年幼儿园联合戚大街社区,组织汉服走秀、老兵讲故事等活动,让孩子们对“社区”有了实际认识。
“结果”,利于社区治理
“老人家占用绿地种菜,整个楼道一塌糊涂,我电动车都没地方放!”“楼道内本来就不许停车充电。”8月,圩墩社区“围墩说事”调解室内, 家住圩墩社区、就读于常州市第四中学的学生,扮演各自角色,开启了一场模拟纠纷调解。此次社区调解的剧本改编自真实案例。
圩墩社区党总支书记费颖介绍,今年,社区打造“社区是我家,我是小当家”外来青少年服务计划,携手结对学校,开展青少年议事会、小小调解员、楼道改造等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文明监督、关爱邻里、志愿服务等方面参与社区建设。
校社的“双向奔赴”,使得更多青少年以“主人翁”身份为社区治理发“声”。今年暑假,戚墅堰东方小学四(6)班学生丁于森和小组同学投入到课题“关于快递包装的项目研究”中。“我住在花溪兰庭小区,每次路过小区门口的快递站,常会看到快递包装的各类材质。”丁于森说,“在去年‘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的思考’课题基础上,我们通过走访、问卷等形式,告知居民快递包装该如何分类。”
“每逢节假日,学校鼓励同学们开展项目研学,走进社区、查阅资料、探寻解决一些热点问题,提升同学们的社会敏锐度。”戚墅堰东方小学副校长汤皎丽表示,“同时,我们长期结对社区,从社区‘烦心事’中找课题、做方案。”
“随着校社联动扩散的面越来越广,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将小家、大家、社区、社会串联起来,吸引家长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张璇说。(常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