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内蒙古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高颜值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内蒙古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高颜值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网2024-09-09 12:52

  眺望远方,绿意延绵,郁郁葱葱的树林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绿色画卷;白河水畔,碧绿荡漾,如鳞的波纹在阳光照耀下发出银白色的光亮……

  当前,行走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的乡间道路上,抬头可见“天空蓝”,放眼环顾“生态绿”。在这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背后,透露着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丰收和喜悦,更凝聚着全镇上下铆足干劲、下足力气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干劲。

  聚焦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迈向“高标准”

  乌兰陶勒盖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全面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为抓手,努力提升草原、林地、河、湖质量,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实现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

  为使林长制、河(湖)长制深入人心,乌兰陶勒盖镇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设立公示牌,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单、会议集中学习等方式,切实增强辖区群众保护发展绿色生态资源的责任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据介绍,乌兰陶勒盖镇坚持以“长”为核心,建立了由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长制的“双林长”工作机制和全域覆盖的镇、嘎查村两级责任体系。同时,乌兰陶勒盖镇以“制”为保障,将林长制、河(湖)长制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范围,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形成全镇推进“林长制”促“林长治”工作的社会氛围。

  聚焦生态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迈向“高品质”

  乌兰陶勒盖镇着力打造高效农田种植基地,按照“因地制宜、做大规模、做强产业”的原则,积极发展油莎豆各种特色产业,鼓励种植户大力示范带动,以此辐射带动周边更多农户参与,有效促进了油莎豆产业持续发展。

  未来,乌兰陶勒盖镇将通过联农带农、政策扶持等机制激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打造和完善油莎豆种植基地建设,推动油莎豆种植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让群众有“业”可就、增收有“路”可循。

  聚焦生态效应,推动生态旅游迈向“高靓度”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乌兰陶勒盖人们关于美好生活的愿景,也是对高楼林立之外诗情画意的向往。

  据了解,乌兰陶勒盖镇依托甘霖乌素3A级旅游景区的游客流量辐射,全镇民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巴音希利、清泉草原巴音高勒、沙漠营地文贡芒哈沙漠等旅游景区周边,建成了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宿,吸引众多游客。

  乌兰陶勒盖镇不断厚植生态优势,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找到了契合点,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深度“融合”。

  聚焦民生保障,推动美丽乡村迈向“高颜值”

  乌兰陶勒盖镇,道路宽敞整洁、树木郁郁葱葱、村庄干净整洁……这是乌兰陶勒盖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缩影。

  今年以来,乌兰陶勒盖镇持续推进嘎查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围绕人居环境“净、美、绿”的工作标准,干群齐心、精准发力,用“干”擦亮乡村本色、用“实”刷新乡村“颜值”。

  连日来,乌兰陶勒盖镇各嘎查村(社区)积极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打造整洁优美、和谐有序、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着力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从生态“高颜值”走向经济“高质量”,乌兰陶勒盖镇全面抬高坐标,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新模式,努力让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苏玛)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在津成立

  • 越南举行八月革命暨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