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弘扬北疆文化 讲好鄂托克故事“其日嘎”——天然水源 显现历史文化底蕴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弘扬北疆文化 讲好鄂托克故事“其日嘎”——天然水源 显现历史文化底蕴

来源:鄂托克发布2024-08-24 23:12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有很多以“其日嘎”为命名的地名,比如乌兰其日嘎、希尼其日嘎、敖伦其日嘎……为了解“其日嘎”,“其日嘎”对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近日,阿尔巴斯苏木乌兰其日嘎嘎查“其日嘎”提水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生格巴特尔和明嘎楞进行了讲述。

  生格巴特尔和明嘎楞说,“其日嘎”是蒙古语,意思就是用畜力提水的井。作为一个地域文化的“窗口”,其日嘎井记录了鄂托克地区生活的人们从古至今取水饮畜的历程,同时反映了鄂托克传统游牧文化在社会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的变化中如何改变自身得以适应社会发展,也映射出生产技术的发展给游牧文化带来的转变。

  乌兰其日嘎嘎查地处鄂托克旗北部,这里地形虽以天然草原为主,但常年降雨少、水位低,比较缺水。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老辈牧民们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人工挖凿了“其日嘎”。

  在交谈中了解到,开凿“其日嘎”选择井址时,有经验的老牧民首先要观察地形,认真分析有没有水源。一般选择洼地、长有芨芨草等植物的地方或春天最早返青的地方,定有水源。挖凿时,搭个架子,用人力往外倒土。挖好后,井口处多以石块垒起高约一米左右的圆形护墙,防止泥沙淤积。其日嘎可分为一般其日嘎和深其日嘎,一般其日嘎的井深在15米至30米之间,深其日嘎的井深都在30米以上,甚至在100米以上。2010年,“其日嘎”提水被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为了解“其日嘎”操作方法,生格巴特尔、明嘎楞把多年不用了的马拉井的牛皮井绳、羊皮水桶、马拉绳套等用具全部拿出来,为我们再现了一次其日嘎提水的过程。

  明嘎楞一边整理这一套马拉井绳工具,一边给我们介绍情况的同时,生格巴特尔已经拉来了一匹马,把所用物件都托在马背上,赶往不远处那眼“其日嘎”。到达其日嘎深井,生格巴特尔卸下物件后,明嘎楞蹬紧井绳缓慢地往水井里放入提水桶,在提水桶到井底后,她巧妙地抖几下水桶,灌满皮水桶之后,生格巴特尔骑马朝着水井的反方向前行,到达固定的地点,正好提水桶也露出井口,明嘎楞将水倒入一侧的石槽里,就这样以马拉井绳提水,往返几次后石槽里已经是满满的一槽清水。

  在鄂托克草原复地,这样的“其日嘎”井很多,这是是先辈们留下的生活印记和宝贵文化遗产,曾为草原人民的生产生活起到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草原上的“其日嘎”提水技艺逐步退出了游牧生活舞台。为将祖辈上传下来的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生格巴特尔先后给牧民无偿修缮其日嘎井,鼓励草原上的牧民采用传统提水方法提水。他还保留了自家草场内的“其日嘎”和提水工具,常给后代讲述提水技艺,为“其日嘎”井提水技艺的传承努力工作着。

  作者:色音毕力格 额尔德尼塔娜

  编辑| 桑斯尔

  制作| 桑斯尔

  审核| 赛音毕力格

  终审| 杨军林

  来: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执法巡查 守护海疆

  • 科研人员揭开嫦娥六号月壤黏性之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小雪时节,容易发生感冒、皮肤干燥、关节疼痛及咳嗽等不适,大多因为寒燥外袭、津液失调。
2025-11-21 09:52
当前,关于精神疾病与心理治疗,公众还有哪些常见误解?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多位专家。
2025-11-21 09:49
2023年11月,“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发布,截至目前,访问量已突破3700万次,覆盖海内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实验任务数超过270万个。
2025-11-21 09:47
20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沈树忠院士团队的侯金波博士等人记录了湖北省通山县一处距今约5.4亿年的埃迪卡拉纪化石宝库,并将其命名为“通山特异埋藏化石库”。
2025-11-21 09:38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