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西:把“大道理”讲到学生心坎上丨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江西:把“大道理”讲到学生心坎上丨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来源:微言教育2024-08-23 17:21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

  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江西如何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组图带你看

  从2018年起,江西在全省教育系统持续开展“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巡演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支月英和孩子们在一起。

  江西职业教育课程实行“一课双师”,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组成搭档,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技能。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刘红宁(左三)在指导学生团队实验。

吉安市遂川县禾源中心小学学生在开展体育活动。江西省教育厅供图

  报道带你看

  江西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把“大道理”讲到学生心坎上

  在井冈山革命遗址,井冈山大学的实践队员在一处处实物前沉思,感悟井冈山精神;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九江学院“爱江护豚”小分队通过调研、实地走访等活动,坚定了以实际行动助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共迎绿色未来的决心……

  今年暑假,江西的大学生有点“忙”,他们奔赴村庄、社区、企业,围绕“山、河、江、村、社、企、校、瓷”8个关键词,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江西的足迹串联起来,结合全省高校“一线课堂”“红色走读”“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等教育活动,在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中了解社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厚植家国情怀。

  近年来,江西省聚焦办好思政课关键课程,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通过打通教学难点、堵点,将“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用好立德树人“大课堂”。现如今思政课建设实现了从课堂到社会实践、从高校到全社会的深刻变革,构建起“大思政”育人格局。

  “问题清单”打通教学难点堵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抬头率不高、点头率不高……高校思政课建设存在不少难点堵点。”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吴永明看来,讲好思政课,关键要创新思政课的讲授方式,把“大道理”讲到学生心坎上。

  如何聚焦难点,打通堵点?江西省创新路径,通过挖掘问题、构建专题、组建团队跨校授课等方式,积极推进高校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

  2019年,思政课教学改革试点启动。

  “成立由省委常委担任组长的推进小组。省级领导干部听思政课、讲思政课、调研思政课建设达百次之多。设立专项经费,每年拨付2000万元用于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特别是2024年增加至2400万元,5年累计投入1.04亿元。”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王宣海介绍。

  江西一方面向学生征集了2000余个问题,形成了包含38个专题、128个问题链的教案课件;另一方面由5所省内综合性高校各牵头一门课程,通过挖掘问题、构建专题、组建团队跨校授课的方式,打破教材原有体系,将教材体系转化为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教学体系,打造前后衔接又相对独立的问题式专题。

  “以问题导向引导,思路打开了,逻辑明晰了,不怕课上不好了。”在参加完江西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千人同备一堂思政课”后,一位高校思政课教师说。通过建立“省级+片区+校内”的“三级备课”责任制、“一专题一备课”、集体备课观察员等制度,提升教研合力。

  “以我校承担的‘思想道德与法治’为例,最终凝练出53个问题链。”南昌大学思政课教师蒋田鹏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化教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南昌、九江、抚州等地18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组建了江西省最大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共同体,常态化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除了共同体内的学校,我们还经常跨区域、跨课程组织‘课堂练兵’和‘课堂教学竞赛’,不断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机制完善方面出实招。”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始发教授说。前不久,南昌大学组织来自武汉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职业大学、南昌大学附属学校的50余名专家学者、骨干教师,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分别展示了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如何有针对性、有侧重性地进行教学和专题研讨。

  书本上难懂的“大道理”转化为一个个“小故事”,借事说理,以理说事,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整体满意度不断提高。

  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按下“加速键”

  江西师范大学青年思政课教师王钰鑫展示的一张巨幅图片引起学生们的思考:PPT上只有一大片未收割的稻田,而时间落款为12月份。

  “这难道不浪费吗?有没有人知道原因?”“提示一下,图片拍摄地是鄱阳湖。”越来越多的学生随着王钰鑫的话语,抬起头,参与讨论。

  经过一番讨论,学生们得出了结论——是当地政府出台粮农补偿政策,保留了部分水稻作为候鸟越冬的食物。

  “以前觉得思政课很无聊,但问题式教学真的很鲜活,学习的劲头一下就起来了。”一名学生评价道。

  在江西师范大学,王钰鑫的思政课是学生们争抢的“金课”。可2018年他刚到江西师范大学时,时常为学生们心不在焉的听课状态烦恼。

  在一次次的比赛磨砺和集体备课的交流碰撞中,他逐渐意识到,只有发现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和兴奋点,才能打通思政课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不绕着问题走,甚至奔着难题去,才是年轻人喜欢的课程打开方式。

  为此这位“85后”教师用尽浑身解数:收集学习资料,建立资料“厨房”;保持读新闻的习惯,手机上安装了10多个新闻资讯客户端;将交响乐与党史相结合推出“党史百年与交响乐”,变一名教师一讲到底为“一课多师”“双师课堂”“师生同台”……

  如今王钰鑫已经是学校的“网红教师”。

  在江西的各大高校,“网红思政课”和“网红思政课教师”还不少。

  办好思政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了让有组织的教研成为常态,江西省组织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全员“晒课”、学生“评课”、媒体“寻课”,一大批优秀教师凭实力“出圈”,一大批优秀教案、课件涌现出来。

  同时,江西建立片区课程统一协调、师资统一调配机制,打造了116个“专职教师+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的“一课多师”团队,采取一人一讲、多校联动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享受“别人家的课堂”,覆盖师生已达89万人次。探索“双师同堂”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师与优秀党员干部、革命先烈后代等共谈政策、共话成就、共议热点,创新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悄然间,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池春水在赣鄱大地上涌动起来。

  师资短缺曾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增加数量、提高保障,近年来,江西省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按下“加速键”。

  在江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高位推动下,江西省印发系列文件,要求各地完善编制保障,严格按要求配齐思政课教师,在绩效工作总量内设立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项目。建立思政课教师常态化、动态化配备机制,思政课教师配比达到1∶303。

  此外,江西省以服务思政课教师成长为导向,出台职称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政策,保障思政课教师各项待遇落实,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让思政课教师有看得见、摸得着、够得到的关怀。

  越来越多的“85后”教授、博导和“90后”教学名师也正在凭实力“出圈”。

  红色传承让思政课有了跨越时空的魅力

  用红色故事、红色朗诵、红歌教唱、红色剪纸教学,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6月5日,来自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和大学生融媒体中心的师生代表以“轻骑兵”形式走进南昌红岭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课。

  红色是江西最深沉的底色。江西的每一段红色足迹都凝结着革命先辈艰苦卓绝、荡气回肠的动人故事,值得深入挖掘、广泛传扬。

  编写红色教材、打造红色精品课程、举办红色文化创新赛事、推进红色艺术精品巡演……为发挥资源优势,江西大力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在全省高校开展“红色走读”,在全省中小学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研学实践和“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巡演活动,培育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红色班级、红色文化精品课,构建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育人品牌,红色资源成了串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生动教材与纽带。

  江西通过全省层面改革教研组织,重构五大课程组、划分14个教学片区,形成5个省级高校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常态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研活动。

  为了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课程、转化为育人力量,江西一体推进大中小幼红色文化课程建设,连续3年举办红色文化课程师资培训班,红色文化课不但开足开齐,形式还因地制宜,创意十足。如今,江西省创建高校“红色班级”27个、“红色文化优秀团队”15个、大中小学校“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199所。赣州、景德镇等地还结合红色文化课打造“红军小学”“少年军校”。

  红色传承,思政课有了“灵魂”和“生命力”,也让思政课有了跨越时空的魅力。

  今年6月,上海、江西、湖南、贵州、陕西、河北、北京等七地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领导来到红土地,签署合作备忘录,发出《关于建设全国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的倡议书》。

  现如今的赣鄱大地,从井冈山上的挑粮小道到于都河畔的长征小道,从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到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成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大学生们现场实地走读体验的大课堂。

  文字 | 甘甜

  来源 |《中国教育报》、育见新闻视频号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