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形成全方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观察 > 正文

形成全方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

来源:人民日报2024-08-14 10:21

  形成全方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人民时评)

  前不久,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居民李女士遭遇了一起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诈骗团伙利用“AI换脸”技术,与李女士视频通话,骗取其40万元。所幸李女士报警后,当地警方迅速启动紧急止付机制,成功拦截并返还资金。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AI换脸拟声”、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等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不断翻新花样,伪装性越来越强,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前不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风险提示,普及反诈知识、披露诈骗套路,现实针对性很强,对于增强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治乱须用重典。近年来,围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各地区各部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举措深入推进打防管控建各项工作,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194.5万起,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和损失金额均下降30%。

  也应看到,新型电诈犯罪手法加速迭代,诈骗的精准度、伪装性越来越高,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仍面临诸多痛点、堵点。骗术在翻新,对策也要及时更新。相关部门在常态化开展侦查打击、防范宣传、追赃挽损等工作的同时,还需强化反诈总动员,全方位筑牢反诈防护网,盯住违法犯罪关键环节,彻底斩断背后利益链条,形成共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强大合力。

  注重实效,开展“接地气”的反诈宣传。福建建宁县濉溪镇的城关村菜市场,“香菇蘑菇金针菇,电信诈骗别疏忽”“乌鸡土鸡大公鸡,听说转账就挂机”等提示令人印象深刻。浙江义乌市福田街道宗宅文化礼堂,非遗花鼓、反诈宣传三句半等丰富多彩的反诈文艺表演轮番上演。事实证明,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方位推进反诈宣传,能够切实增强群众的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

  加强联动,持续织密“防护网”。在江苏,有1600余支专职劝阻队,专职警力对资金预警指令承担“首接负责制”,每支队伍都争取用最短时间完成上门见面、处置、反馈。在广西,14个地市启动“广西青年反诈联盟”,一批高校青年的加入,为全民反诈贡献青春力量。群防群治、信息共享、多方联动,有利于实现及时预警、精准拦截。

  分类施策,加强“全链条”治理。坚持从严从实从细,对贷款、刷单、虚假投资理财、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等涉诈黑灰产业实施集群打击。持续推进针对涉诈电话卡、物联网卡等的“断卡行动”,开展涉诈“资金链”治理。此外,还要捣毁为境外诈骗集团提供支撑服务的犯罪团伙,依法严惩从事各类“黑灰产”的犯罪分子。

  治理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筑牢全民反诈的坚固防线,关乎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凝聚合力,常抓不懈,进一步筑牢反诈“防火墙”,形成全方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就能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守护好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日报杨柳)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