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多彩那达慕 幸福丰收年!第三届鄂尔多斯乃日文化节·鄂托克旗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那达慕大会开幕!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多彩那达慕 幸福丰收年!第三届鄂尔多斯乃日文化节·鄂托克旗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那达慕大会开幕!

来源:鄂托克发布2024-08-09 08:35

  八月的鄂托克草原

  微风轻拂草浪翻滚

  8月8日

  第三届内蒙古鄂尔多斯乃日文化节

  鄂托克旗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暨那达慕大会

  在鄂托克旗全民健身广场盛大开幕

  彩旗飞舞

  歌声萦绕

  参加活动的各族群众身着盛装

  载歌载舞热烈庆祝草原盛会

  观众们欢呼喝彩

  体验着草原那达慕的无限魅力

  “齐步走”,在一声宏亮的指令声中,开幕式入场仪式开始。在国旗民兵护卫队的引领下,“党建引领,凝心聚力”代表队、“创新驱动,赋能发展”代表队、“民族团结,同心筑梦”代表队、“共聚盛会,共向未来”代表队、“舞动北疆,全民健身”代表队等6个方阵踏着整齐的步伐,盛装而来,依次进入会场。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代表队

  “创新驱动赋能发展”代表队

  “民族团结同心筑梦”代表队

  “共聚盛会共向未来”代表队

  “舞动北疆全民健身”代表队

  ▲鄂托克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军主持开幕式。

  ▲鄂托克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长许瑞峰宣布第三届鄂尔多斯乃日文化节·鄂托克旗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那达慕大会开幕。

  ▲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副旗长那顺德力格尔致辞。

  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副旗长那顺德力格尔在致辞中说,那达慕是草原的盛会、 文化的盛宴, 是促进民族团结、 推动文旅融合、展示民族风情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草原民族淳朴而深远的精神追求,凝聚着草原儿女难以割舍的文化情感,展现出鄂托克的历史变迁、辉煌成就,尽情表达鄂托克人民热情豪迈的民族情怀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鼎力帮助下,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鄂托克人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坚持弘扬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两件大事、“六个工程”,扎实推进市委“三个四”工作任务,全旗经济实现逆势增长,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力,摘得“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全国“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等多项国字号荣誉,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面打响,风险防范化解取得重大成效,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产业链科技含量不断拔高,全国百强县得到有效巩固,中国式现代化鄂托克建设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勤劳、勇敢的鄂托克人民正在以更强的信心、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作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阔步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伴随着背景音乐中骏马的嘶吼声,一场别开生面、热闹非凡的马术表演精彩上演,马上倒立、飞速奔跑、站立马背、马背倒立、马上拾哈达、马背叠罗汉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引得现场掌声、欢呼声不断。

  ▲互动式舞蹈《可爱鄂托克》。

  身着鄂托克旗城市吉祥物IP形象阿白、阿雪服饰的180名演员带来的舞蹈《可爱鄂托克》成功点燃全场氛围,开幕式文艺表演正式开启。欢快的舞蹈展现了鄂托克旗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特质,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为那达慕庆典活动增添一抹本土亮色。

  ▲鄂尔多斯乃日《一心跟党走》。

  鄂尔多斯乃日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充分赞美着鄂托克旗这片黄河流过的草原,演绎着这片热土上的风土人情。表演者共同献唱《赞歌》《弹起我的好比思,唱起我心中的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激昂的旋律伴着欢快的哈达舞,展示出全旗各族人民紧跟时代步伐,砥砺奋进、阔步前行的信心决心,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守望相助,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面貌!

  ▲舞蹈《一往无前蒙古马》。

  《一往无前蒙古马》彰显全旗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一往无前,吃苦耐劳,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在舞台表演者齐舞的同时,身披彩绸的骑手们熟练驾驭着马匹在跑道上奔腾、驰骋。

  ▲情景表演《丰收的喜悦》。

  ▲合唱《盛世那达慕》。

  ▲朗诵《家乡美》。

  ▲歌曲《同心共筑中国梦》。

  据了解,第三届鄂尔多斯乃日文化节·鄂托克旗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那达慕大会为期10天。期间,通过开展大会开幕式、群众文化活动、体育竞技活动、丰收节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深入挖掘鄂托克丰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弘扬主旋律、振奋精气神,为巩固全国百强县、建设可爱鄂托克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关心支持鄂托克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专家学者领导,李瑞敏、萨仁托雅等在家县级领导及其他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

  作者:洪江 赵继达 色音毕力格

  朱智慧 宋丹丹 边新泽 郝常明 张正国

  编辑| 赵继达

  制作| 赵继达

  审核| 洪 江

  终审| 杨军林

  来: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狮舞闹新春

  • 春节假期川西冰雪游火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26 0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2025-01-26 09:17
修复后的影片不仅没有划痕、噪点等老电影身上常见的“毛病”,而且质量比原片高很多,比如没有了威亚,色彩更亮,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看习惯。
2025-01-26 09:16
110万吨!这是“中麦578”2024年的订单收购量。要知道,2024年全国小麦总产量是14010万吨,以此对比,“中麦578”的订单量相当于全国小麦产量的1/140。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特别自豪!
2025-01-26 09:1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1月14日,上海豫园灯会蛇年吉祥灯笼成网红文创伴手礼,其可爱的造型吸引众多游客购买。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秦汉以后,我们祖先对蛇的热情也并未减少,但属于蛇的正面形象的意蕴更多地被投射到龙身上。
2025-01-24 09:58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