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湖北“开”出避暑“凉”方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湖北“开”出避暑“凉”方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07-30 08:58

  长夏漫漫,何以消暑?荆山楚水中就有让人心动的20℃清凉。湖北区域错落有致的地形地貌,包括高山、峡谷、洞穴、湖泊、溪流等自然资源,为避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空间。

  今年以来,湖北结合省内生态、地理位置等资源优势,推出湖北十大避暑度假旅游目的地、十大避暑消夏旅游线路和避暑度假旅游活动清单,同时多方推介“凉”资源,擦亮“知音湖北、清凉一夏”夏季旅游品牌,带领游客共享夏日清凉与精彩。

  避暑湖北,往何处去?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夏季避暑新线路。

  7月14日,湖北十大避暑度假旅游目的地发布,包括“绿色神农架、20度的夏天”的神农架、“凉爽利川、度假天堂”的凉城利川、“避暑武当、仙乐悠长”的武当山、“九宫清凉、避暑天堂”的咸宁九宫山、“三峡云中草原、纯爱度假胜地”的宜昌百里荒、“大别山中品黄冈、清凉避暑醉天堂”的大别山、“华中凉都、南国雪乡”的巴东野三关·绿葱坡、“生态尧治河、漫步六柱垭”的保康尧治河·六柱垭、“人类起源地、康养金建始”的建始花硒谷·小西湖和“随心随愿地、自在大洪山”的随州大洪山。

湖北“开”出避暑“凉”方  

湖北文旅赴长沙推介避暑旅游产品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在打造避暑旅游目的地时,除了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外,在创新产品体系、融合业态运营、打造差异化卖点上不断深耕,推出更多创新型避暑旅游产品。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为满足多数游客希望能“食”到异地特色,“宿”到他乡风情的多样化市场需求,在本次湖北避暑旅游目的地推介中,将地方美食、住宿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深度结合。保康尧治河·六柱垭生态文化旅游区结合儒家文化,打造国学雅苑;咸宁九宫山举办星空露营,用露营派对掀起湖北夏季狂欢热潮等,为广大游客提供多种创意选择空间。

  针对游客的不同需求,湖北将纳凉景区串珠成链,推出慢行山水秘境自驾之旅、山居时光清凉之旅、森林疗愈静谧之旅等十大定制线路。“这些线路不仅串起周边重点景区,还涵盖了漂流、露营、观星等避暑消夏点位。”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

  “酒香也怕巷子深”。湖北加强对以十大避暑目的地为重点的夏季旅游产品宣传推介和客源引流。

  7月23日至24日,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知音湖北、清凉一夏”湖北避暑周夏季文旅推介(长沙站)活动走进湖南长沙,湖北十大避暑度假旅游目的地“组团”亮相,人气爆棚。

  作为湖北知名“凉都”,恩施利川展台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咨询。利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雁冰介绍,位于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利川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包括国家5A级旅游景区腾龙洞、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还有众多小而美的乡村旅游点,以及2000多家民宿和配套的避暑地产等,可以满足多种度假需求。这个夏天,仅苏马荡就有35万人避暑,在利川能听见各地的方言。

  “我从各方面了解到,恩施和神农架不仅风景好,还很凉快,特别想去感受一下,最好还能约上一帮朋友。”长沙市民潘先生说,湖南省内和周边的避暑地此前都去过了,他准备和家人一起,来一场湖北恩施和神农架避暑之旅。

  “湖北避暑产品很受欢迎,最近我们每天都有新订单。”湖南中铁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丰敬东介绍,该旅行社目前已在线上全平台和湖南300多家门店上线了湖北避暑度假旅游目的地主题产品,其中,鄂西方向(恩施、宜昌、神农架)的产品最受欢迎。截至目前,湖南中铁国际旅行社今年已发往湖北的游客有7000多人,预计全年的游客数量将同比增加50%左右。

  在长沙推介期间,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利川腾龙洞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随州自在文旅运营有限公司等湖北13家单位,与长沙市旅游协会和11家湖南本地旅行社现场签约,就长期开展“引客入鄂”达成战略合作。

  7月16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还组织开展了“知音湖北、清凉一夏”湖北十大避暑旅游目的地推介暨湖北文旅“知音号”地铁专列全国十城首发活动。“清凉湖北”在北京、上海、浙江杭州、广东深圳、江苏南京、山东青岛、湖南长沙等城市的地铁列车上与当地市民“遇见”。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致力于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挖掘湖北的‘闪光点’上,用‘避暑+’的方式,打造出一批有名头、有看头、有乐头的荆楚旅游产品。”(本报驻湖北记者 瞿祥涛)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