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用脚步丈量山河 以实践感知中国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用脚步丈量山河 以实践感知中国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07-26 11:34

各地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实践活动——

用脚步丈量山河 以实践感知中国

  ■在一线·暑假好时光

  暑假以来,各地高校精心策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暑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从参与志愿服务、传递爱心温暖到调研社会热点、关注民生百态,从深入乡村支教、助力乡村振兴到走进企业实习、探索科技创新,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山河,以青春致敬热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河边讲“黄河清”

  本报讯(通讯员 靳军 周天弘 记者冯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开设‘九曲黄河’生态文明教育课?”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在陕西省延川县黄河岸边,开始了讲课前的“预热”。他的身后,是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湾的乾坤湾。黄河在这里流转形成“S”形,宛如一幅天然太极图,放眼望去,河水奔流,两岸葱绿。

  从2021年夏季学期开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托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以线上与线下两种形式开设“九曲黄河”生态文明教育综合实践课。

  作为一名水土保持专家,吴普特至今已连续4年承担该实践课教学任务。“黄河每年输沙量由16亿吨下降到现在的2亿吨左右,基本实现了‘黄河清’。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也持续向好,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吴普特说,“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山绿了、水清了。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他的话语让学生们陷入了沉思。

  为期7天的“九曲黄河”生态文明教育课,共安排了35个学时的专题讲授与实地参观体验,授课教师来自学校林学、资环、水保、动科、人文、经管、马院、园艺等学院,该校校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赵士洞也应邀为学生讲授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等专题。

  除了黄河岸边,学生们的课堂还有黄帝陵、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科研基地、安塞南沟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安塞文化文物馆等。

  “线下课报名系统刚一开放,就秒空。”“九曲黄河”生态文明教育课组织者、该校人文学院教师王娜说,本期共有8个学院104名学生抢得机会。

  黄河岸边这堂课,让生命学院2023级生物拔尖基地班学生冯梁骁感觉“很震撼”。来自安徽的他说,陕北变化大,国家在黄土高原治理上投入大,学校贡献大。作为生物专业的学生,提高作物优良基因鉴定筛选及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本领,能在黄河流域繁荣发展上有大作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寻脉共忆“铁人志”

  本报讯(记者 孙军 通讯员 杨安)连日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育活动如约拉开序幕。

  活动邀请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机关管理干部、其他学院教授、辅导员等担任随团指导教师,选取东北、西南、西北等国家油气战略重点区域和山东威海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组建“能源报国·能源强国”博士团、中石油煤层气博士团等多支队伍,学生们共同追寻历史遗迹、探寻历史脉络,感悟革命故事背后的艰辛历程,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人格风范。

  为追寻前辈的足迹,博士团去往铁人精神的发源地——大庆油田,坚定“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信念。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展柜中破旧的衣物、磨损的工具、泛黄的日记本以及墙上“五两保三餐”的图片,讲述着王进喜和战友们在油田开发中的奋斗故事。2022级博士研究生董业良是第三次近距离体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他表示要把铁人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中,激励自己成为一个坚韧不拔、勇于追梦的人。

  在西南油气田、大庆油田和中石油煤层气公司,博士团近距离了解行业一线的前沿技术,与行业专家和一线工作人员座谈,围绕探测地下油气藏、提高油气采收率、智慧油田建设等领域,就科研攻关展开深入交流,期待未来进一步深化合作。

  作为“能源报国·能源强国”西南博士团的团长,2022级博士研究生陈前表示,经过此行愈加坚定了“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决心,期待运用所学知识为落实“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展表示,学院将持续擦亮“行走的思政课”特色品牌,引导青年走好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接续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西北师范大学:师生同绘“山乡景”

  本报讯(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孙宏发)“这是我最难忘的一周,大哥哥大姐姐带我们做陶瓷、画石头,这是我以前没有学过的。”这个暑假,对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官鹅藏族小学一年级学生敏言明来说特别充实。

  暑假中,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社会实践团队的15名师生来到这里,结合当地学校所需和自身专业,设计出一周美育课程,带领孩子们画出自己眼中的美丽山乡,设计自己心目中的非遗藻井图案,制作航空火箭模型,并根据哈达铺红军长征历史排演红色话剧……这些形式新颖的美育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老师教会了我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将来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去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小孩。”官鹅藏族小学三年级学生路钰航已连续参与了两年美育活动。

  学生们求知的眼神,让团队队长吴雯静深受感动。“当我真正与他们站在一起、坐在一起,才深刻体会到实践的意义,不仅是利用自己的所学传授知识,更是带给他们学习知识的动力,为他们打开走向未来的大门。”吴雯静说。

  据介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星火实践团队自2013年组建以来,依托学院教育学术底蕴,构建了一支专业化、高效能的美育社会实践先锋队。历经十一载,团队秉持儿童自然成长与个性发展的核心理念,通过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课程设计,满足留守儿童对高质量艺术教育的需求。

  “连续十一载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知识与欢乐的夏日盛宴,更是心灵交流的温馨港湾,让留守的孩子们在多彩的活动中绽放笑颜,也让大学生们在这里找到了与孩子们心手相连的桥梁,共同探索知识的海洋。”官鹅藏族小学校长杨文礼表示。

  石河子大学:边疆体悟“白杨情”

  本报讯(记者蒋夫尔)“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日前,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的塔城小白杨哨所,聆听小白杨的故事,亲手抚摸那棵象征着边防战士的白杨树,深刻体会小白杨精神的历史传承和新时代内涵。

  日前,石河子大学兵团精神研学实践团从石河子出发,穿越天山山脉、阿尔泰山,沿着额尔齐斯河一路走来,行程4000多公里,寻访“戈壁母亲”展览馆、小白杨哨所、孙龙珍烈士纪念馆等场所,通过现场讲学、参观学习、讲座互动等形式,展开“大国边疆行走的思政课”系列实践教学活动。

  暑假,石河子大学打造系列暑期社会“思政大课堂”,5700余名师生组成374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出校门。连日来,大学生们奔赴天山南北基层连队和村庄、企业、医院等,开展为期半个月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头顶三伏天的骄阳,脚踏兵团热土,开展党史宣讲、农技推广、健康普查、普法……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石河子大学首次安排思政课教师跟随“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共同学习生活,并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程内容,记入学生成绩档案。每名本科生在大学第四学期,需任选一个模块组建团队,完成不少于32学时的社会综合实践课程。

  一堂堂“行走的大思政课”,将祖国边疆发展的广阔图景变为大学生暑期社会思政课的生动教材。“在这里,我收获了孩子们最真挚的感情,也更加坚定了未来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看着孩子们在自己的指导下画出漂亮的图画,该校师范学院学生吴易桓高兴地说。

  “行走得到的收获还能够反哺课堂。”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艳说,“在与学生同实践、同感受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不仅能够深入挖掘实践活动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以后的教学实践,还能够借此机会了解学情,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点,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中国教育报》2024年07月26日第2版

[ 责编:张璐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景德镇陶阳里:城市更新激发文旅新活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