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重庆高水平开放点赞 12国驻渝蓉领事官员打卡渝西
首页> 地方频道 > 正文

为重庆高水平开放点赞 12国驻渝蓉领事官员打卡渝西

来源:华龙网2024-07-06 12:49

  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是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不沿边、不靠海,如何打开开放大门拥抱世界?

  7月4日至5日,重庆市政府外办与市商务组织来自12个国家的驻渝蓉领事官员及15家在渝涉外商务机构、企业及外资银行代表走进渝西,探寻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的重庆底气。

  产业升级培育开放新动能

  无人驾驶网约车“萝卜快跑”是马路“老司机”:车辆自动变道,自动识别红绿灯,自动避让行人……“旅程”结束,智利驻成都总领事何塞·米格尔·维亚尔·瓦尔迪维索点赞“很好!”

  这是7月4日外国领事官员、涉外机构及企业代表走进重庆永川打卡无人驾驶技术的一个场景。此时,长城汽车重庆永川生产基地内,智能化流水线上,一辆辆长城炮和坦克300皮卡车正有序下线。

  “永川拥有全国最大中高端皮卡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首个实现全域开放的无人驾驶商业运营城市。”座谈会上,永川区副区长徐秀霞介绍,当前永川正围绕数智科技等领域重点攻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辐射川南渝西的对外开放平台。

  开放是产业的助推器,产业是开放的动力源。以产业升级培育开放新动能,永川不是个例。

  放眼重庆,以“渝车出海”为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重庆汽车出口货值89.2亿元,同比增长24.1%。

  “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非常迅猛,韩国也在汽车行业发展方面有一些优势,未来可以在汽车研发,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以及供应链方面开展更多合作。”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重庆代表处首席代表金宇廷在参观完长城汽车生产基地后表示。

  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加快培育和形成。

  “重庆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是当之无愧的制造重镇。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2.6万亿元。”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叶力娜称,当前,重庆正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以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为主导的“33618”现代制造业体系。

  禀赋优势释放城市新活力

  翻开地图,重庆拥抱世界的角度跨山越海。

  向东,长江黄金水道驶向全球;向西,中欧班列辐射欧洲;向北,“渝满俄”班列串联中蒙俄;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覆盖东南亚全域。

  7月5日,参访团走进重庆江津小南垭物流中心,拖挂车将一个个集装箱整齐码放,等待向四方集散。外宾为重庆高水平开放竖起大拇指点赞。

  就在前不久,满载40标箱化工原料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泰马跨境铁路班列,从重庆江津小南垭站鸣笛启程,9天后抵达马来西亚。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自2023年12月中老泰班列开行后的进一步延伸和探索。

  “这得益于重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叶力娜表示,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叠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内陆重要的开放通道,是“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凭借区位优势,重庆通江达海,以蓬勃之力加强加深全球交流和互动。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开行量超过5300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年货运量达到17万标箱,长江黄金水道年过闸货物达到1.7亿吨。

  叶力娜表示,未来,将全面激发国际物流枢纽的综合效用,让国际物流通道在重庆串联成网,让要素资源在重庆汇聚成势,实现“通道+经贸+产业+生态”良性互动。

  “外”字招牌不断扩大“朋友圈”

  “重庆一直在探索城市国际化的新路子。”重庆市政府外办副主任李明全在座谈中表示。

  让外籍人士定居重庆、安居重庆、乐居重庆,在提升开放环境舒适度上,重庆诚意满满:建成“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一窗受理”。开通商事登记“渝港通”平台,港企足不出户即可在渝办理营业执照……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国际友城和友好交流城市分别增至56个、129个;获批在渝设立外国领事机构达14家;30国在渝设立签证服务中心;第六届西洽会上,签约外资项目12个、正式合同额267.24亿元;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上,促成合作项目59个;重庆国际友城大会现场,形成了5个方面33项成果……

  成绩背后,是重庆以开放之姿不断扩大的“朋友圈”。当前,重庆正加快推动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质增效。

  “国际交往中心,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城市增强高端要素积聚、积极发挥辐射带动效应的必然选择。”李明全表示,重庆紧紧围绕打造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重庆特点的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目标,着力服务重庆高质量发展这一重点任务,全面迭代建设面向东盟、链接亚欧、连通世界的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积极打造开展国际交往和参与国际事务的新样板。

  将开放基因融入血脉的重庆,正在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文/曹妤)

[ 责编:黎奎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2024-10-24 09:1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2024-10-24 09:17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2024-10-24 09:11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2024-10-24 09:10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2024-10-24 09:08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获益,又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2024-10-24 09:05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2024-10-23 09:3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3 09:35
银线飞架,纵横神州。只用0.00526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2024-10-23 09:29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2024-10-23 09:2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2024-10-23 09:1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铸牢科技支撑力,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10-22 11:06
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2024-10-21 09:55
全球水经济委员会17日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报告警告称,全球近30亿人口和一半以上粮食都位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总量不稳定地区,若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2024-10-21 09:54
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2024-10-21 09:52
走进阳高县华联设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各种颜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人大开眼界。
2024-10-21 09:4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