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屋檐上的文脉丨走近屋脊上的顶“脊”天团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屋檐上的文脉丨走近屋脊上的顶“脊”天团

来源:黄河新闻网2024-07-02 11:17

  最近几天,小编来晋城出差,刚登上相府城墙想要一览古建风华,就听到旁边一声疑问:“妈妈,屋顶上是怪兽吗?”小编刚想纠正,却突然记不起来这些“怪兽”的名字了,正心烦意乱的时候,同事打断了我的思绪:“瞧你那五脊六兽的样儿,又心烦啥呢?”

  对了!听着这句泽州方言小编醍醐灌顶,这可不就是我们山西古建屋顶上的守护神——五脊六兽嘛!

  “五脊”很清楚,“六兽”不好说

  五脊六兽是个啥?

  其实,五脊就是我国庑殿式建筑中的一种建筑形式,指的是一条正脊和由正脊分散出的四条垂脊。

  图为庑殿式建筑示意图。

  但是六兽具体是哪六只,古书中暂无明确说明。

  在山西,民间流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正脊两端的两只吻兽或望兽,再加上四条垂脊尾端的各一只走兽,合并起来为六兽;另一种说法则是指装饰在屋脊上的一排整齐的神兽统称为六兽,具体为一只吻兽和五只走兽,分别为狻猊、斗牛、獬豸、凤、狎鱼。

  谁说这是怪兽,这明明是“祥ray”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完整的走兽共有十只,山西古建中使用较为频繁的则是上文提到的狻猊、斗牛、獬豸、凤、狎鱼。

  图为全套走兽。

  别看这些走兽形态怪异,它们一个个可都不是等闲之辈,上天入地、翻江倒海样样精通,不管是塞北佛塔,晋中大院,还是河东庙堂,都有其守护家宅的身影,是古人眼中当之无愧的中华瑞兽。

  护宅各有招,这些家伙本事不小

  “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在山西的众多古建中,最被人们熟知的当属“吻兽”。因其张嘴吞脊的形象,也被百姓称为“吞脊兽”。古人将吻兽放置在屋檐正脊的两端,希望吻兽能够防水避火,保佑宅子丰衣足食、人丁兴旺。

  图为晋城皇城相府屋脊吻兽。

  图为晋城青莲寺吻兽。

  图为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代鸱吻。

  和吻兽向屋脊正脊两端向内吞的造型不同,望兽的兽头从屋脊两端向外望,故而称之为望兽。望兽常被用于城墙、钟楼、铺房等地,寓意镇邪消灾,保佑平安。

  民间的望兽制式自明代起就相对多样了,山西的这些大院,望兽的样式更是囊括了民间大多流行制式:

  图为晋中王家大院屋顶,基本上处处都有望兽。

  图为运城李家大院屋顶,置有北方少见的五尾望兽。

  不过也有一些院落为了回避皇家图腾,用祥云纹来取代望兽龙头,主打一个低调行事,比如乔家大院:

  图为晋中乔家大院云纹望兽。

  走兽也叫蹲兽或跑兽,常驻扎在屋檐垂脊之上。垂脊上的走兽越多,就代表着房屋主人的地位和权势越高。

  如果你曾经仔细观察过山西各类建筑屋檐上的走兽,就一定会看到,在垂脊尾端有一个骑兽样式的人物形象,这就是“骑凤仙人”。

  图为晋城皇城相府屋檐走兽,最左为骑凤仙人。

  骑凤仙人不属于走兽,之所以位列走兽之前、屋檐末梢,是受到了当时年代民间传说的影响。一说是警戒权贵之人贪心不足就会摔下悬崖粉身碎骨;一说是寓意遇事逢凶化吉、绝处逢生。

  图为忻州五台山上的脊兽,垂脊最末端为骑凤仙人。

  “狻猊(suān ní)”是力量与勇气的象征,据说能够镇宅辟邪。传说中“狻猊”日行五百里,喜烟好坐,故而山西古寺香炉上大多装饰有“狻猊”,寓意护佑平安、带来祥瑞。

  图为太原崇善寺香炉,香炉脚即为狻猊。

  “斗牛”形象牛角龙身,背上有鳍,在神话传说中是一种虬螭,也是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它是勤劳和财富的象征,也有镇邪护宅的寓意。

  图为忻州五台山寺庙屋檐上的走兽,最外端为斗牛。

  接下来的这只神兽,就算你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也一定在互联网上见过它:

  这座神兽来自山西晋中,因为委委屈屈的表情受到了很多网友喜爱。别看它正面像个嘤嘤怪,其实人家的正体可是如假包换的猛兽—— “獬豸(xiè zhì)”。

  图为清朝末年德国著名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于当时太原水西门外拍下的明代獬豸铁像,如今陈列于太原纯阳宫中。

  它是一种独角神兽,代表着公正无私,能够辨别是非曲直。正因其有这种代表特征,古代司法官员服饰上常绘有“獬豸”图案。据文献记载,秦朝时期,御史以“獬豸冠”为饰;汉朝时,廷尉、御史等监察或司法官员都戴“獬豸冠”。

  图为獬豸冠。

  “凤”是我国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是尊贵与祥瑞的化身。古人将凤凰作为太平盛世的象征,战乱年代,山西不少官宦大院在屋脊上安置了凤兽,以此祈求天下太平。

  图为晋城皇城相府内城脊兽,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为避战乱而建。右三为凤兽。

  “狎(xiá)鱼”也叫“押鱼”,声通“下雨”,在神话传说中是一种海中异兽,因其有兴云作雨的能力故得名。人们将其安置在屋脊上,祈求降雨解旱、防火避灾。

  官方形象为狮头龙身,但为了更好地与其他走兽做区分,狎鱼在山西部分地区变体为倒吊鱼形。

  图为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藏狎鱼。

  经过几百年的斗转星移,这些神兽的神韵并未削减半分。它们默默屹立在屋脊之上,以沉默而威严的姿态见证着山西古建的荣光。迎送八方来客,见证岁时更迭,这些精致实用的神兽们端坐檐角,不仅为山西醇厚的古建文化增添了一分美感,也让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以一种新的方式得以传承。(孙宇佳)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卫星

  • 第九届福建艺术节福州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铸牢科技支撑力,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10-22 11:06
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2024-10-21 09:55
全球水经济委员会17日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报告警告称,全球近30亿人口和一半以上粮食都位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总量不稳定地区,若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2024-10-21 09:54
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2024-10-21 09:52
走进阳高县华联设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各种颜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人大开眼界。
2024-10-21 09:49
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林草科研工作者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潜心科研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走向振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林草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2024-10-21 09:47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7.0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6.32个百分点,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2024-10-18 09:12
王方定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作报告。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只要是与年轻人相关的学术会议、交流会以及座谈会,王方定都一定参加。
2024-10-18 09:12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142个路口,早高峰的红绿灯时长与平峰时不同。算法赋予信号灯“大脑”,让以往的“车看灯”变成“灯看车”。经测算,每个路口的通行效率可以提高13秒。
2024-10-18 05:25
为了更准确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方法,制备出了针对亚硝酸盐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在实时同步可视化检测亚硝酸盐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10-18 05:25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人工智能”是这份名单背后的关键词。
2024-10-18 02:35
据了解,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中国将统筹利用首次载人登月前的飞行试验以及载人登月的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2024-10-17 07:15
“祥云”AS700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个按照适航规章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
2024-10-17 07:14
王贻芳说,江门中微子实验已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研究机构的750位科研人员参与,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
2024-10-17 07:14
中国科普研究所调研发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等对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仍有困惑。因此,开展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科普工作,有利于领导干部、企业家增强对新技术、新动能、新模式的认知,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大趋势,更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10-17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