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手机里的APP越来越多 怎样优化功能、予以整合?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手机里的APP越来越多 怎样优化功能、予以整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6-05 08:51

  手机里的APP是不是越来越多了?银行支付、在线教育、家电使用、工作打卡……功能庞杂分散、数量动辄达五六十个的手机APP经常让人“找不着北”,不仅占据大量手机内存,还带来使用上的不便。是什么造成了APP冗余?这种现象可能造成什么影响?有没有“瘦身”好办法?

  手机屏幕日益拥挤

  手机里有多少款APP?“22个”“快40个了”“30多个,还在增加”——受访者这样说。

  北京居民赵女士梳理了一下自己手机里的APP:一部分是日常生活经常要用、主动下载的APP,如支付宝、微信、淘宝、京东、美团、大众点评、盒马、抖音、百度地图等,总共有10多个;还有一部分只是偶尔会用到,但不下载就会造成不便的APP,如缴纳停车费的APP、缴纳交通罚款的APP、买火车票的APP、发工资的银行APP、发公积金的银行APP、经常去的医院的APP等,超过10个;教育类APP,她有两个孩子,分别读高中和小学,定期发布成绩的APP、提交作业的APP、练习英语的APP、上网课的APP,加起来也有近10个;此外,她自己工作要用到的APP有3个。“家里装个摄像头,手机上就多个APP。30多个APP,手机内存都不够用了。”赵女士说。

  采访中,不少人抱怨银行APP过多,没有太大必要。“我手机里各大银行的APP最多,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我下载了2个,而应用商店里仅工行下属的APP就有6个。”在北京生活的上班族袁松告诉记者,“其他银行APP如中国农业银行、中国招商银行等,大部分银行都有多个不同功能的下属APP,感觉功能完全可以整合在一起。”他介绍,一些银行将APP功能分类,有侧重本地生活的,有侧重贷款和消息互联的,还有侧重网上商城消费的。“去银行开个户,手机里就多了两三个APP”成为消费者“吐槽”重点。

  工作“打卡”类APP也是冗余现象比较普遍的领域。在浙江某市教育系统工作的林静告诉记者,她的手机里一度有23个政务APP,每天需要花费在这些政务APP上的时间多达两三个小时。林静疑惑:有些不那么重要的内容,真的需要高强度“打卡”、完成硬性要求吗?

  智能家电在给消费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手机里APP的数量。家养两只宠物猫的贾熹媛介绍,她购买的自动猫砂盆、猫用饮水机和自动喂食器分别是三个不同的品牌,每一个机器都需要下载对应的APP操控。“这就变相要求消费者要么只买同一个品牌的产品,要么就得花费大量时间和手机内存一一对应操作。”贾熹媛说,“为了操控家里所有的智能家电,我下载了七八个APP,这让智能家电显得不太‘智能’。”

  “随着APP数量的爆炸式增长,用户的手机屏幕日益拥挤,信息过载成为常态,过分冗余的APP对消费者和开发者都造成了困扰。这种现象在各国都普遍存在。一项国外的调查数据显示,平均每部手机安装了80个不同的APP,而每天都会使用的APP平均为9个。”北京工商大学新商业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清杰对记者说,“数字创新不是越多越好,应该秉承为用户解决主要需求的原则,为APP减负。”

  为何越来越多

  手机APP为何越来越多?一方面源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周清杰认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快速、成效显著,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中国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优势领域持续形成突破,并加快推进产业化应用,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周清杰说,“此外,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在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红利。这给APP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水源’。”

  另一方面,中国活跃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为APP提供流量来源。

  根据商业智能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在5月7日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24年春季大报告,截至2024年3月份,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为12.32亿,同比增长了2000万,同时,用户黏性仍在持续增长,移动互联网全网用户使用总时长达到2039.6亿小时,同比增长了116亿小时,这背后,移动视频、移动社交、移动购物三大行业继续吸引流量,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6.7%、21.8%、10.7%。

  “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所形成的强大内需市场,网民规模、数字消费者数量庞大,各种数字应用渗透率位于世界前列。”周清杰说,“这进一步加深了移动互联网的渗透深度、广度,形成了稳定的用户增量和用户黏性,给各APP的开发、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变革提供了基础。”

  然而,各类APP在提高智能化程度、便利生活的同时,随着数量不断攀升,也对用户形成负担,并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隐患。

  周清杰介绍,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算法滥用、平台垄断、数据泄露、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新问题,手机APP是这类问题的多发区域。“这需要从法律体系完善、市场监管、产业发展等方面制定系统的应对之策。”周清杰说,“首先,在完善《反垄断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关注新问题,不断优化制度供给;其次,针对数据滥采滥用、网络安全问题,强化市场监管,多措并举提高数字化发展治理能力,规范市场秩序。”

  优化功能、予以整合

  用户手机屏幕的过分拥挤,如何缓解?

  专家建议,这个问题牵涉多方,需要全社会综合发力治理,在APP开发前进行引导及必要的审核,使用中进行监管,违规就纳入黑名单或退出,同时鼓励相关APP进行整合。

  “这意味着开发者不仅要优化功能,减少冗余,还要遵循用户行为习惯和市场规律,适时适度推出更新,而非盲目跟风,过度试错,增加用户负担。”周清杰认为,应建立健全APP开发审核制度,考量APP建设的必要性、实用性,避免重复建设、资源闲置,尤其要避免一个单位多个部门各自为政,打造多个功能分散的APP;应建立数据共享,打破业务壁垒,对不同业务APP予以整合;还应实行APP使用评价制度,适时清理下载量极少、用户评价很低的APP。比如,一家银行完全可以把几个功能定位不同的APP统一为一个;一些订票、交费类的APP可以与常用平台合作转化为小程序等。

  去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在今年5月24日举办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政务分论坛上,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代晓慧发布的《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标准化研究报告》显示,《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一些APP下架,为基层减轻了负担。但政务APP重复建设过多,集约化建设程度较低,APP内的签到、打卡、积分排名、拍照转发,过度追求留痕,过度采集个人信息,使用过程中的异常退出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通过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推进该意见的落地实施。

  手机用户抱怨APP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其占用内存,另一方面是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滥用,因为很多APP都需要填报真实个人信息以完成注册。针对用户担忧的隐私安全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出台相关政策持续整治。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工信部持续发力健全标准体系,发布《电信和互联网服务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制定《电信和互联网应用个人信息管理体系要求》等11项行业标准,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加强问题整治,组织开展APP技术检测,有效净化服务环境。深化源头治理,督促应用商店严格上架审核,一季度在架APP抽检合格率同比提升20%;推动个推、极光、友盟等主流SDK开展隐私配置能力认证,指导华为、小米、OPPO、vivo等终端厂商在APP安装环节开展签名验证,提升终端安全保护能力。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APP冗余现象能有所缓解,还用户一个简洁清爽的手机屏幕。”周清杰说。(人民日报海外版)王超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