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西关街道月河社区有这么一群人,她们身着红马甲、肩戴红袖箍,三五成群地穿梭于公园操场或是背街小巷,服务百姓,关注民生,发挥余热,成为社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居民们亲切地称她们为“月河大妈”。
月河社区辖区内有多个老小区,物业和安保措施存在一定不足。为提升社区治安水平,2015年,辖区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在社区的组织下组成了志愿服务队,主要在白天大人上班、孩子上学后的无人时间段进行巡逻,慢慢地“月河大妈”的红袖章成了小区内亮丽的风景线。
“月河大妈”最初只是开展社区日常巡逻,到后来又积极开展邻里纠纷调解、贫困家庭走访、文艺节目演出等活动。8年来,队伍也由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社区矛盾发案率明显降低,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楼上楼下制造噪音、扰民的问题,曾经让永安小区的物业非常头疼,为此他们求助“月河大妈”。
“楼上楼下就要闹到打官司了,我一次次地去聊家常、讲情理,慢慢大家的态度缓和了。最后我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让楼下把卧室和一个空房间对调了一下,避开楼上发生噪音的房间,就这样楼上楼下握手言和了。”“月河大妈”张玉峰说,在处理邻里纠纷时,不但要体谅各方,用温情化解矛盾,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问题,这才是皆大欢喜。
不仅是邻里间的纠纷,像夫妻闹矛盾、亲子关系紧张等等家人之间的矛盾,居民也都喜欢找“月河大妈”寻求帮助,“有事找‘月河大妈’”已经成为月河社区居民的习惯,她们已成为邻里纠纷的“缓和器”。
“月河大妈”还是基层治理的“连接器”。2021年“月河大妈”志愿服务队成立党支部,根据居住范围划分到网格,不定时开展走访活动,聚焦难点、痛点、堵点,第一时间将居民的诉求反映到支部,借助“网格议事会”,由支部牵头组织多方协商,及时帮助居民解决困难,同时汇总形成问题台账上报至社区,实现问题、矛盾就地化解。
据介绍,“月河大妈”是月河社区将党建、治理等要素深度融合,为提升新时代基层治理水平构建的“五个场景”之一。即,搭建起“吹哨报到、社区善治”场景,开通为民服务热线、开设同心议事长廊汇民声,实现居民吹哨、社工报到;“强网赋能、全科服务”场景,把党建、综治“双网融合”,社区“两委”网格包干、“月河大妈”兼职网格员,织密基层治理网格;“双向奔赴、乐享康养”场景,建立“月河大妈”工作室、助老食堂、日间照料中心,请进群众、鼓励自治,社区、居民双向奔赴;“培根铸魂、廉政教育”场景,建立初心长廊、社区微党校、老年大学,不定期开设党的最新理论专题学习班;“共建共享、文明新风”场景,常态化开展书画大赛、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生活,涵养居民文明新风。
“五个场景”融合社区各个群体力量、链接各方资源,以志愿服务、组织活动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治,有力构建了融洽的社区氛围,维护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