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内蒙古乌审旗:“共富共享”邻里文化让“陌邻”变“睦邻”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内蒙古乌审旗:“共富共享”邻里文化让“陌邻”变“睦邻”

来源:光明网2024-05-20 17:08

  村歌嘹亮唱响幸福、招才纳贤智惠邻里、礼遇乌审邂逅美好……浓情五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人民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一场邻里共富共享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为丰富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进邻里互动,共建共享特色邻里文化,激发商圈活力,5月18日,乌审旗“520共富共享”邻里文化活动火热来袭,邀请邻市、邻旗县区、邻苏木镇、邻居民走出家门、友好交流,“与邻为德、与邻为善、与邻为乐、与邻为亲”的邻里关系在乌审旗温情演绎。

  激活“邻动力” 与“邻”共富

  马头琴悠扬拉出草原风情,唢呐嘹亮奏出陕北味道,一曲《最炫民族风》,将邻里文化活动现场群众的热情点燃。

  好看、好吃、好玩,活动现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让人应接不暇。你可以吃在现场的“百家宴”里,一家一道拿手菜,邻里一同品味“家”的味道。如果还没尽兴,还有趣味运动会和才艺展演纳凉晚会等着你。在乌审旗,从“陌邻”变“睦邻”,只需要一个邻里文化活动的距离。

  “暖城之遥·智惠邻里”招才引智专场招聘会现场,招聘展架区域汇聚了丰富的岗位信息,吸引了大量求职者驻足浏览。乌审旗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助企业拓岗位、扶创业促就业、提服务强保障,持续推进跨区域劳务合作,持续推动就业工作经验成果共享、区域优势互补,助力高质量发展。

  “与邻共富”农畜产品展示区,来自乌审旗各苏木镇和周边旗区的优质农畜产品和特色民俗产品集体亮相。在品鉴区,烤全羊、蜂蜜、酸奶、奶皮等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特色美食,吸引了不少群众、商户前来观看、品尝、洽谈、购买。活动通过产品展销、美食品鉴、带货直播等多种形式,搭建与周边地区特色优质农畜产品展示形象、宣传品牌、拓展市场、合作交流的综合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展陈,展示乌审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开展黄河“几字湾”友邻大会,扩大朋友圈,推动跨区域合作……

  本次邻里文化活动依托商圈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舞台表演、独具特色的邻里市集,为辖区居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群众文化活动,将社区、居民、企业商圈紧密连接,持续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邻”动力。

  悦动“邻里情” 与“邻”共享

  “加油、加油”“嗨动邻里”趣味运动会上,套圈、保龄球、投壶等比赛扣人心弦,参赛者摩拳擦掌、你追我赶,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欢笑声、加油声和鼓掌声。

  在“邻家手艺”大比拼环节,来自周边地区的“邻里巧手”现场制作、现场销售,用娴熟的技能各自展示着自己的才艺。

  手绘风筝大赛现场,调颜料、打底稿、画线条、上色,手绘风筝各有千秋,现场的人们早已按捺不住“放飞自我”的心情。

  在“村歌嘹亮”大擂台赛场,独唱、合唱、歌伴舞……村歌“民星”们用动人的歌声,把好日子唱成歌、写成诗、绘成画,唱响乡村“奋进曲”、时代“主旋律”,唱出美好生活,唱亮灿烂未来,激活美丽乡村的勃勃“声”机。

  青年交友活动、“邻有所忆·爱入佳境”婚姻周年纪念活动则搭起一座鹊桥,伴随着甜蜜的音乐,开启浪漫之约。

  不同的主题,上演着不同的邻里故事,诉说着相同的邻里情谊。丰富多彩的邻里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大餐,促进了地区文化更好更快更全面地繁荣发展。

  拉近“邻距离” 与“邻”共治

  除了精彩文艺节目展演外,广场周边还设置了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摊位,心愿墙、政策宣传、献策乌审民意收集箱等志愿服务摊位前都围满了前来“光顾”的居民。

  现场还开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分享会,共话邻里亲,共传中华情;试点苏木乡镇进行经验交流,聚起共富共享“邻聚力”;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零距离”服务群众,拉近与辖区居民的距离。广场上搭起的市集长廊也吸引了周边不少居民前来“赶集”。

  乌审旗围绕基层治理现代化,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坚持以“四下基层”为抓手,以邻里文化活动为媒,围绕结对共建常态化、社会治理精细化、特色项目品牌化,聚焦打造“共富共享”邻里品牌,有力推动“陌邻”变“睦邻”,让越来越多的居民自觉走出家门,以“主人翁”姿态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千金买屋,万金买邻”。据介绍,乌审旗将坚持“党建统领、共富共享”思路,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让全旗的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富裕、共享成果,增强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让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一公里”,推进文化事业开出“绮丽之花”。(曹玉霞 珠拉)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力抗旱保苗

  • 防汛中的“江河哨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