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跟水土流失“说再见”与金山银山“撞满怀”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跟水土流失“说再见”与金山银山“撞满怀”

来源:草原全媒2024-05-13 14:20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跟水土流失“说再见”与金山银山“撞满怀” 库伦旗额勒顺镇敖伦嘎查耕地储备项目建设现场。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跟水土流失“说再见”与金山银山“撞满怀”库伦旗先进苏木库力吐村旱作高标准农田备耕现场。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跟水土流失“说再见”与金山银山“撞满怀”库伦旗水泉乡水泉村城子沟林下经济示范园区。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跟水土流失“说再见”与金山银山“撞满怀”夏天的库伦沟。

  茫茫沙海,千沟万壑。

  占了其中哪一样,都和良好生态无缘。

  但是,在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南部的库伦旗偏偏两样都占了。全旗47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沙化面积超过45%,上万条大大小小的沟壑像叶脉一般蔓延交错。

  “你们夏天来就更好了,绿绿的好看极了!”春日,记者来到库伦旗水泉乡水泉村,村党支部书记王伟光一边热情相迎,一边介绍村里的“杰作”——城子沟林下经济示范园区。

  “去年我们光是这块地就纯挣5万元,今年果树坐果收入肯定更多!”看王伟光一脸的自信,便知他所言非虚。

  “你在这沟里其实瞅不出啥来,要是上山再瞅,就能看出变化了。前年我在山上往下一瞅,变化老大了!”在示范园区整地的村民于国华主动上前,推荐最佳“观景”点位。

  5年前的城子沟,可不是让村书记自豪、村民夸赞的模样。

  一边是水土流失把村里的荒沟越冲越大,另一边是发展集体经济无地可用。2019年,王伟光把全村各处走了个遍,在于国华推荐的“观景”点位,荒废许久的城子沟激发了他的灵感——向荒沟要地!

  说干就干!2019年,水泉村党支部决定全力推进城子沟治理工程,到2021年,根据地势平整出大小不一的地块共300余亩,梯田、果园应运而生。

  “我们这个示范区有100多亩林地,去年我们跟企业合作,把土地承包给他们在林下种红干椒,人家专业,浇水施肥除草,管护得很仔细,我们的果树也跟着借了光,专家说今年就能坐果。”林下经济搞得红火,王伟光的算盘也打得更响,“今年我们不把地包出去了,我们拿地入股,年底可以按企业收益分红。去年我们村集体收入17万元,今年肯定更多!”

  自2023年水泉村党支部引进“村企合作”发展模式以来,企业经营、村级入股、村民生产的利益联结机制,不但让村集体增收不少,还带动30余名脱贫户务工就业,人均增收超4000元。

  荒沟变梯田、果园,跟水土流失“说再见”,与金山银山“撞满怀”。

  和水泉村纬度相近的库伦旗先进苏木库力吐村,也曾饱受“地无三尺平”之苦。“别看现在这路有点颠,跟以前比已经好很多了!”库力吐村党支部书记许雅莉骑着电动车,在有些颠簸的路面上感慨道,“以前一下雨,老百姓电动车就开不进来,雨水也顺着沟坡流走了,想靠天吃饭都难。”

  2023年,该村实施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沿着地势筑起的田埂,既是一道道墙,把两侧的农田牢牢护住,也是一座座“水坝”,拦住贵如油的雨水,形成1246亩壮观的梯田,水土不再流失,投产当年亩均增收200元。

  2024年春播已经开始,大型机械作业的隆隆声让库力吐村沉寂了一冬的梯田热闹起来。

  “有了高标准农田,我们今年就可以推行‘统种共富’模式了,村民土地流转托管可以得一笔钱、打工还能再赚一笔钱。”许雅莉对新模式的推进很有信心,“去年我们村集体增收了12万多,大伙开会研究,要用这些钱给老百姓承担一部分合作医疗。今年村集体还要办农机合作社,赚更多钱给村民发福利,村民都很支持我们。”

  集中连片好种田,走生态路种好田。

  库伦旗是科尔沁沙地南缘干旱沙漠区,由南至北依次为石质浅山、黄土丘陵、沙沼坨甸。从库力吐村出发,一路向北,沿途可以看到不同地貌,也能感受到“走生态路”的发展思路给“库伦沟”带来的变化。

  日暮时分,位于库伦旗北部的额勒顺镇敖伦嘎查耕地储备项目建设现场,十几辆工程车默契配合,抢抓所剩不多的日照时间,争取多平整出一些土地。

  “先把沙坨子推平,再种上草养地,把生土变成熟土,4年以后给老百姓种粮。”嘎查党支部书记朝鲁门一直在施工现场“监工”,被风沙吹得有些沧桑的脸上满是期待。“以前这里不平,老百姓在沙窝子里‘抠’出几百亩地,忙活一年也收不了多少粮。这回好了,一下子就能有5200多亩高标准农田,收入能增加好几倍!”

  沙少了,田多了,人富了。看似简单的过程,却蕴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大智慧。

  “走生态路、兴农牧业、打文旅牌”,库伦旗掀起“比学赶超”竞赛,各苏木镇场嘎查村屯谁都不甘落后,植树种草、治理荒沟、建设高标准农田……该旗累计综合治理科尔沁沙地279万亩(1860平方公里),先后获得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小流域治理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郭洪申

  通辽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贾雪 张启民

  新闻编辑:杨洪梅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