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面中绝味,天下至美:一碗酸浆面的前世今生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面中绝味,天下至美:一碗酸浆面的前世今生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04-29 19:05

  时下,位于鄂北丘陵岗地的湖北枣阳市,满城飘香的不仅有各类春花,还有让枣阳人津津乐道的酸浆面。大小酸浆面馆的师傅们趁着大火炒制臊子,葱姜猪油的浓香在空气中飘荡,叫人沉醉。“搞碗酸浆面”就成了枣阳人一天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外地人来枣阳品尝特色美食的不二选择。

  4月27日,琚湾镇举办酸浆面美食竞技大赛,6家当地有名气有特色的餐饮业主现场比拼,展示制作技艺。

  说起枣阳琚湾酸浆面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清嘉庆年间。相传清朝嘉庆年间,黄陂彭氏迁居琚湾,遂将祖传酸浆面带进枣阳。彭家经常将夏秋收获的青菜放在缸内发酵变酸,留作冬天食用。一日,佐以面食的素菜用光了,彭家便将酸菜水当作面食的佐汤做成酸乎乎、香喷喷的酸浆面。没想到,这一盆面条端出去,立即被客人抢食一空,南来北往的客人食后赞不绝口,酸浆面由此成了枣阳特有的风味小吃。

  酸浆面好吃,在于制作技艺极其精致复杂。面要好,选上等的小麦精粉轧成有筋道的细面条备用。制作酸浆是关键,不然再好的面条,酸浆不好,口感也欠佳,因而捂酸浆这道工序尤其重要。将新鲜的土芹菜清水洗净,过沸水,焯至三成熟后捞起放入缸中。再烧一锅开水,沸腾时放入香料,搅入少许面浆,浆水煮沸后倒入芹菜缸中密闭发酵。夏天一周,缸中浆水变成酸度适中的酸浆。酸浆水取用后,需注入等量新鲜面汤,如此循环。其间还需放多味中草药,到底哪几味,各家都有自己专属的秘方。

  制作面臊子。将猪肠油切碎入锅炼炒,油渣分离后放入切碎的葱白,继续大火翻炒至葱白微黄,再放入姜末、酱豆翻炒,加适量八角粉、花椒粉、胡椒粉等继续翻炒40分钟。在臊子呈现金黄色后,加开水煮沸3分钟,再加鸡精起锅,盛装备用。

  调制酸浆面。取出酸浆水烧开备用。将切碎的酸菜置于碗底,取适量湿碱面放入沸水中煮熟后捞起,放在酸菜上,再倒入适量酸浆水、淋上臊子,即成酸浆面。可根据食客口味喜好,加入辣椒面等作料。

  亲朋好友,家人小聚吃碗酸浆面,席间卤菜就成了主打。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制作的卤菜,色香味俱佳。包括卤牛肉、卤牛肚、卤猪耳、卤猪脚、卤鸭脖、卤鸡子、卤鹅掌、卤鸡蛋、卤豆皮、卤豆筋等,达数十种。特别是牛筋烫豆芽更是酸浆面的灵魂。一大桌涵盖煎、卤、蒸、炸、炒、拌等各种烹饪技艺的菜品,有品相,有吃头,有嚼头,满足了天南海北人不同的口味。

  夜幕降临,枣阳城区大街小巷热闹非凡,面馆内外到处都是享受酸浆面美食的人们。或一人独享,一个卤蹄脚、几张卤豆皮、一瓶啤酒、一碗酸浆面,实惠又解馋;或三五成群、十数人一席,兴致高涨,神情飞扬,目不转睛,双手并用,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推杯举樽,你来我往。

  作为枣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酸浆面,请客吃碗酸浆面,奉上的不仅是真挚、热情,还饱含着枣阳这座千年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今,枣阳琚湾酸浆面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琚湾镇一方面加大对酸浆面传承人和传承技艺的保护,一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调查、收集、整理,将口述的资料和实际操作的《酸浆面传统技艺》书面化,并进行录像、申报、出书等方式保存记录。

  2006年,“枣阳琚湾酸浆面制作技艺”被列为首批枣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琚湾镇被评为湖北省第一批非遗特色村镇、街区;2023年“枣阳酸浆面制作技艺”非遗传习所被评为第二批襄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

  枣阳市副市长、琚湾镇党委书记聂荣毅介绍,经过创新改良,琚湾酸浆面既有地域风格,又有时代特色,既有传统底蕴,又有现代气息,被誉为“面中绝味,天下至美”。每年三月伊始,琚湾镇各大酸浆面馆都是座无虚席,每天人流量达万人以上。为了延长酸浆面产业链,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特色非遗文化,琚湾成功研发出了开袋即食型酸浆面,为酸浆面走向全国人民餐桌打下基础,让更多人能品尝到枣阳美食,感受到非遗魅力。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李晓军 毕学谦 耿宇宁摄影杨东)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奏响巴洛克室内乐

  • 新疆吐峪沟:古村落迎游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