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云南镇沅:拉祜族(苦聪人)与游客欢度畲葩节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云南镇沅:拉祜族(苦聪人)与游客欢度畲葩节

来源:光明网2024-03-29 21:10

  3月22日至24日,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举办拉祜族(苦聪人)畲葩节系列活动,热情好客的拉祜族(苦聪人)群众身着节日盛装相聚在者东镇集镇,敲响蜂桶鼓、弹起三弦,与八方来客载歌载舞共度佳节。

云南镇沅:拉祜族(苦聪人)与游客欢度畲葩节

  畲葩节是者东镇拉祜族(苦聪人)的传统节日。一大早,拉祜族(苦聪人)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手拿蜂桶鼓、铓、镲、响帕等乐器,弹起三弦、唱敬酒歌、摆“进门酒”在寨门口欢迎各方来客,用这种特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热情和对客人的祝福与感谢。

  同时,体现苦聪文化的《畲比木》《偌埋跳起来》《拉祜小调》《民族服装秀》等独具民俗特色的节目一一呈现,为游客和当地群众献上了精彩的文化盛宴。

  游客杨正福说:“我是从网络上知道这里过畲葩节的,来到这里观看了苦聪人的射弩比赛、吹枪比赛,还看到了他们传统服装的展示,比如蜘蛛衣、树皮衣等等,感觉很有意思。”

云南镇沅:拉祜族(苦聪人)与游客欢度畲葩节

  射弩比赛现场,15支参赛队按报名先后顺序来决定出场顺序。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穿着民族盛装的选手全神贯注,手持弓弩,扣动扳机,一支支利箭飞向靶心。来自新光村的参赛队员罗廷富在比赛中射中了十环。“我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正好旁边有教练教我们,我按照教练说的来做,没想到就中了十环。”罗廷富笑着说道。

云南镇沅:拉祜族(苦聪人)与游客欢度畲葩节

  炎热的天气阻挡不了游客捉鱼的步伐。在南老河徒手捉鱼活动现场,随着一声令下,游客们纷纷下水徒手抓鱼,猫腰摸、配合堵、摸边抓,大家各显神通,共享捉鱼乐趣。

  岸上的游客有的提桶拿袋、帮着接应,有的拍照录像、呼喊指挥,不一会儿就有高手抓到了大鱼。游客罗红开心地抱着鲤鱼从河里走出来,他说这次摸鱼活动让自己找到了童年的感觉,非常快乐。

云南镇沅:拉祜族(苦聪人)与游客欢度畲葩节

  傍晚,游客们和拉祜族(苦聪人)群众围坐在一起,品尝野山药炖排骨、火烧土猪肉、拉祜血巴汤、茶叶炒鸡蛋、干板菜煮豆米、苦荞粑粑蘸蜂蜜等菜品组成的畲葩宴,感受舌尖上的美味。

  游客李育江第一次品尝畲葩宴,他说:“我最喜欢的一道菜是茶叶炒鸡蛋,吃起来口感顺滑,很清香。”

  节日期间,为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体验拉祜族(苦聪人)民俗风情和全新的乡村旅游体验,者东镇还积极组织开展了极具民族风情的篝火跳笙、吹枪比赛、苦聪民俗文化物资交流街等传统特色民俗活动,以及组织开展了徒步踏青、沙滩露营、苦聪音乐节、山地摩托越野赛、者干河漂流等具有现代潮流元素的系列活动。

  者东镇党委书记张传斌说:“我们举办畲葩节是为了传播拉祜族苦聪文化,提高者东知名度,塑造‘穿越哀牢’旅游品牌,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希望能借此活动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李桂霞 李多)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 多项数字技术解码“兵马俑军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