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春节寄养一只猫竟要上万元?宠物寄养标准尚未细化导致价格质量参差不齐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春节寄养一只猫竟要上万元?宠物寄养标准尚未细化导致价格质量参差不齐

来源:法治日报2024-02-21 09:36

漫画/高岳

  ● 2023年我国宠物犬数量达5175万只,宠物猫数量达6980万只,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宠物市场。春节期间,各地的宠物寄养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 宠物寄养需求火爆背后,一些寄养机构存在的收费不合理、管理不透明、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被频频曝光,宠物主们对此很是头疼

  ● 目前,宠物寄养服务并未存在细化的行业标准。宠物寄养服务具有特殊性,服务内容比较难统一,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所以制定服务标准也存在一定难度。有关行业组织和监管部门应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宠物寄养各种问题,探索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监管制度

  ● 在寄养之前,消费者最好与商家形成书面协议,将寄养期间宠物接受的服务以及收费情况等详细列出。如果商家在寄养期间拟对宠物增加服务项目,若该服务是在未取得消费者同意的前提下提供的,消费者有权拒绝支付此部分费用

  本报见习记者 丁一

  本报记者  赵丽

  阳光房,设施齐全,24小时专人陪护,让你的“毛孩子”比在家待着还舒服……

  由于要去外地过年,北京海淀居民赵然(化名)在春节前夕到处给她的宠物猫寻找寄养场所,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合适的,却被高昂的价格惊住了——500元一天!“过年期间寄养宠物怎么这么贵?已经远超我的支付能力了。”

  这个春节假期,被宠物寄养困扰的人不在少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宠物犬数量达5175万只,宠物猫数量达6980万只,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宠物市场。春节期间,各地的宠物寄养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法治日报》记者2月9日咨询北京10多家宠物寄养机构发现,只有一家机构还有寄养空位。

  然而宠物寄养需求火爆背后,一些寄养机构存在的收费不合理、管理不透明、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被频频曝光,宠物主们对此很是头疼。

  宠物寄养行业为何乱象频出?遇到乱收费、高收费、半强制性收费现象,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护合法权益?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需求增加一窝难求

  寄养价格大幅上涨

  在赵然心里,猫咪是她的好朋友、家人,她决定在春节期间给它找一家能够妥善照料的机构。临行前,她在各类App上搜索“宠物寄养”“猫咪寄养”“春节寄养”等关键词,出现一大批宠物寄养机构,她挨个打电话询问。

  “不少商家告诉我位置已经订满了,或者即将订满,需要我一日内作出决定。”赵然回忆说,“再一问价格,从2月5日开始,大部分商家就开启春节价格了,且上涨不少,其中一家宠物店的‘豪华房’定价600元一天。”

  在了解寄养房间的规格后,她更加震惊:标准间就是一个宠物柜,一大排柜子排在一起,空间不是很大。当她和商家说宠物平时是放养的后,商家建议她用最豪华的宠物柜,每天有3次半小时的放养“遛弯”时间,猫粮、猫罐头、猫砂等生活用品价格另算,洗澡、美容等服务价格也不包括在内。

  “这样算下来,春节期间寄养一只猫要花上万元。”赵然说,虽然价格难以接受,但考虑到猫咪无处可去,她只能咬牙支付了这笔费用。

  家住北京朝阳的李乐(化名)也有类似经历。经过一番选择后,她提前半个月预订了距离自己家3公里远的一家宠物寄养店。该店给她的两只猫提供一个长宽高差不多都为1米的空间,猫砂和猫粮需自备,店员每天添食、添水、铲屎。

  “8天要花1500元,赶上我两个月的生活费了。换算下来,比我租的房子都贵。”李乐吐槽道。

  记者咨询10多家宠物寄养机构发现,春节期间寄养位置的确很紧凑。北京某宠物寄养酒店在去年12月底就预订满了;另一家寄养机构的工作人员称,“总共有3家店,现在国贸店、望京店已经预约满了,只剩下朝阳大悦城店有少许空位,需要的话可以帮忙协调,但需尽快决定”;还有一些机构因生意火爆,春节期间只为会员提供服务(在店中购买宠物即为会员),当记者提出可否在该店充值成为会员,以后在该店购买宠物用品时,对方以“春节不同于平日淡季,位置太紧张”为由拒绝。

  据北京朝阳一家提供高端寄养服务的宠物店会员透露,今年春节,他为爱犬选择了一间约10平方米的高档寄养房间,不仅全天候有专人照看,还有可以玩耍的室外草坪,价格为1000元一天。因为春节寄养不能享受会员价,花费是平日的1.5倍左右。

  记者注意到,春节期间,宠物寄养的价格大概是平日寄养的150%乃至翻倍,大多店铺从春节前一周开始涨价。比如,有的店面在平日寄养价格为109元每天,春节期间则为159元每天,并且这是最基本的小型猫柜寄养价格,每个猫柜可以放两只猫,一个房间有6个猫柜,猫咪无法晒到太阳。

  有店家在告示中指出,“春节期间寄养太过火爆,不保证放猫咪晒太阳的时间和次数,但尽量会让每只宝贝每天出来半小时”。还有一些店铺宣称,将在春节期间提供升级服务,将标准间升级为VIP间、豪华间等,但是价格也会上涨200%、300%不等。

  寄养形式多种多样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据记者了解,目前宠物寄养有宠物旅馆、寄养乐园、宠物医院、宠物店、家庭寄养等形式。不同的寄养方式价格不同,寄养环境也不同。

  不同的寄养机构提供的特色服务也不尽相同。如果宠物送过来时有生病迹象,只有宠物医院会接收,而且按照住院治疗,进行分区管理。宠物店可提供付费的洗澡、美容服务。宠物乐园一般都在郊区,占地面积大,活动场所宽敞。不过所有的寄养机构在办理入住手续前,都需要检查疫苗是否打齐,口粮、零食、玩具、猫砂都需要自己带。

  针对寄养宠物比较胆小怕生,可能出现应激情况等现象,某宠物店工作人员介绍称,该店有阳光房配置,即一个房间放置两个猫柜,价格为458元每天,宠物洗澡、美容需要单收费,收费多少要看宠物体型大小。该店还有宠物乐园(供宠物日常玩乐和训练所用),“宠物管家会带宝贝到乐园自由活动,同时管家还会在乐园陪宠物玩、为宠物梳毛、与宠物互动”。

  “如果购买了阳光房,宝贝寄养期间,状态稳定之后,每天都可以去宠物乐园单独活动两个小时左右。”上述工作人员说。

  据辽宁葫芦岛某宠物店负责人介绍,寄养价格很难统一标准,这和门店租金、宠物柜的规格都有关系。春节期间,需求量增加,门店价格就会上调。另外,寄养价格和空间大小成正比,小笼子和宠物大“别墅”价格差别较大。

  上海市区一家宠物店的店员告诉记者:“考虑到宠物的活动空间,寄养宠物的笼子大小一般为宠物自身体型的3倍。每天店员会和犬主人进行两次视频通话,包括喂食和户外遛狗环节,早晚的户外遛狗单次平均时长为半小时。”

  现实中,高价寄养服务效果究竟如何?

  记者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以“宠物寄养”等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多个帖子涉及宠物店服务质量、宠物安全问题,比如××宠物寄养服务涉嫌虚假宣传;宠物无人照料吃变质食物导致生病;寄养期间宠物狗被咬伤并未及时治疗;宠物在寄养期间生病,病情恶化,后续治疗费用数千元等。

  有消费者反映,其在江苏苏州某宠物店领养了一只猫咪,因猫咪疫苗没打全不能办理托运等手续而选择在宠物店寄养。然而,消费者回乡后要求店家“发视频看下猫咪健康状况”,寄养店家却回复“已死亡”,消费者要求解除领养合同并赔偿损失,店家拒绝,称“可以‘赔’给消费者一只宠物”。

  还有消费者说:“我曾经在宠物店寄养过猫咪,原本要寄养15天,结果6天之后猫咪就生病了。没办法,只能让朋友接出来,带去就医、住院。宠物店不负责就医费用,生病原因不明,也无法界定责任。”

  此前也有媒体报道,有宠物门店由于宠物托管师疏于管理,导致寄养宠物生病住院。

  “宠物寄养期间遇到特殊情况,寄养服务机构应当及时告知消费者,或者通过视频、照片等方式反映真实情况。如果需要采取打针、吃药等措施的,同样应当事先告知消费者并征得消费者的同意,寄养服务机构不能擅作主张,更不能强制消费或强制收费。”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

  在陈音江看来,宠物寄养涉及活体动物的日常看管、食物投喂、疾病医治等诸多事项,寄养期间可能出现各种问题,事先又不好预测和明确问题责任,所以宠物寄养一旦产生纠纷,解决起来往往比较困难。

  完善标准加强监管

  擦亮眼睛签好合同

  关于宠物寄养行业乱象频出的原因,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律协消费者权益专委会副主任饶伟分析,首先是市场上不乏一些商家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情况下经营宠物寄养服务;其次是宠物寄养服务行业尚未有统一的收费参考标准,不同商家收费标准可能存在较大差距。另外,宠物被寄送到商家处,面临新的环境会产生应激反应,可能对宠物的健康产生影响。

  在饶伟看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严格审核商家是否具备相应的经营资质、经营场所是否符合动物防疫法等相关规定,对经营场所的卫生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于环境不合格的场所要及时予以停业整顿。法律层面可以从保管合同角度规范宠物寄养,宠物主人与商家之间形成保管合同法律关系。

  “根据民法典规定,寄存人应当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费用,保管人应当妥善保管保管物,双方可以对保管即寄养的方式、场所需求等进行协商约定。未经寄存人同意,保管人不得将宠物交由第三人保管。”饶伟说。

  陈音江指出,目前,宠物寄养服务并未存在细化的行业标准。宠物寄养服务具有特殊性,服务内容比较难统一,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所以制定服务标准也存在一定难度。有关行业组织和监管部门应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宠物寄养各种问题,探索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监管制度。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遇到乱收费、高收费、半强制性收费的现象,该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饶伟建议,在寄养之前,消费者最好与商家形成书面协议,将寄养期间宠物接受的服务以及收费情况等详细列出;同时,如果商家在寄养期间拟对宠物增加服务项目,若该服务是在未取得消费者同意的前提下提供的,消费者有权拒绝支付此部分费用。如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此问题,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保护协会投诉或者通过司法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然而现实中,即使在合同约束下,宠物在寄养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一位宠物行业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宠物寄养对猫狗都有一定影响,对猫的影响更大。如果宠物比较胆小,当来到陌生的寄养环境时,它会害怕、对声音敏感甚至产生应激反应,轻一些的是宠物感冒、免疫力下降,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死亡,“如果避免不了过年寄养宠物,建议宠物主人平时在喂养宠物时就让其‘脱敏’,尽量养成‘抗应激性格’”。

  针对部分消费者遇到的宠物在寄养期间生病、需要治疗甚至死亡的情况,饶伟提醒消费者可以通过司法途径主张损失,同时准备好与商家签署的保管协议、保管期间的沟通记录、宠物的健康资料等作为证据支撑,司法部门会根据商家是否尽到谨慎照料、妥善保管、确保寄养宠物安全的义务来判断商家是否存在过错,从而判断是否支持消费者的主张。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闭幕

  • “国门铁路”警察守护旅客平安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25-05-27 13:22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基金会在1998年联合设立
2025-05-27 11:10
无法释放起落架的民航客机在巨大的摩擦声中以机腹着地方式从跑道上滑过,高速进入大气层的空天飞机像一个“火球”剧烈燃烧,大型运输机在超强暴风雪中艰难起飞,先进战斗机在复杂空战环境中被导弹碎片打得千疮百孔……
2025-05-27 09:27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名迪与研究员王煜、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Stephen Foley合作,通过高温高压实验与超深金刚石包裹体成分对比研究,揭示了再循环碳酸盐如何改变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及对克拉通演化和深部碳循环的影响。
2025-05-27 09:22
“浚澜”船配备了高压岸电接入模块,可以采用全电力驱动挖掘系统,实现施工作业零碳排放。
2025-05-27 09:16
天问二号探测器按计划完成了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转场、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2025-05-27 09:10
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甲烷浓度的季节振幅呈现减弱趋势,而副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季节振幅却显著增强。这一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为解析全球甲烷源汇的长期演变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为全球甲烷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
2025-05-27 09:09
据两位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还在为中国开发另一款采用Blackwell架构的芯片,最早可能于9月开始生产。
2025-05-26 12:51
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干细胞发育成充满液体的羊膜囊。这种模型囊体直径约2厘米,相当于一个4周胚胎周围羊膜囊的实际大小,可用于研究早期妊娠。
2025-05-26 09:21
你有过牙齿酸酸胀胀的体验吗?这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牙齿有多敏感。其实,在咀嚼食物时,这种敏感性大有用处,它能提供关于温度、压力,还有疼痛方面的重要信息。
2025-05-26 09:18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报告发现一个原以为“不可能存在”的神秘结构。
2025-05-26 09:18
阿尼玛卿雪山保存着50余条冰川,年均径流量占黄河上游总流量35%,其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具有重要影响。
2025-05-26 09:16
如今,在各地田间地头,植保无人机凌空起舞、无人拖拉机破土前行、水肥一体精准施肥、北斗导航精准播种、智能机器人全天候巡检……科技感十足的农耕图景随处可见。
2025-05-26 09:15
可持续的减肥从不靠极端节食,而是科学的生活习惯。
2025-05-23 13:30
邓宏章对此形象地比喻:“传统LNP像‘硬闯城门’的士兵,难免伤及无辜;而TNP则是‘和平访问’的来客,以最小代价达成使命。”
2025-05-23 13:13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统计监测,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
2025-05-23 13:50
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
2025-05-23 13:01
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23 08:01
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全球至少半数青少年(超10亿人)将生活在健康风险高发的“多重负担国家”,面临HIV感染、早孕、抑郁、营养不良等多重威胁。
2025-05-23 0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究成果5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2025-05-23 08: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