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互联网时代更要珍视读书的价值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互联网时代更要珍视读书的价值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02-21 10:52

  近日,一名15岁初中生讲述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爱读书的视频被大量转发,引起热议。对此,该初中生给出的答案是,“因为玩得不够多,见得不够多”,并以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了自己因在见识世界的过程中找到了学习英语的意义,产生了兴趣,改变了原来死记硬背的方法,在学习上终于有了质的突破。

  不得不承认,视频中的初中生虽然年龄不大,却有着独立思考的意识和颇有见地的觉察,其观点也得到不少网友的认同。正如有评论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看多思,在实际生活中自己形成的见识更加珍贵,人还是要靠内驱力进步的”。

  的确,一个人的成长固然体现于肉眼可见的知识的增加、阅历的丰富、智识的提升,但其前提是心灵的觉醒。唯有内心深处涌动向上生长的力量,才能在见多识广中保持爱读书、善学习的习惯,成为名副其实的终身学习者。

  需要注意的是,有少数声音将这名初中生的切身感受泛化解读并炒作为所谓读书无用等。得出如此结论,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狭隘的读书观,他们并未聚焦教育的根本和新一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现实。功利的读书观,大多将读书作为求取“功名”的捷径。谋求个人利益无可厚非,然而一旦未达到预期,例如考学不成,或阶层跃迁失败,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归咎于书,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显然属于错误归因。

  而升维读书观,重新审视读书的价值,才有望更好地适应当下这个时代。其实,在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完善知识结构之外,移动互联时代的读书还是为了抵御各种信息干扰,保持内心的专注。只有学会借助各种图书资源,善用优质教育资源,才能真正读有所得,学以致用。无论是解决长期困惑自己的问题,还是解决社会、国家乃至民族当下或未来面临的问题,其中都深深蕴含着读书的意义。以如此读书观为牵引,才是学习之法,也是教育之道。

  升维读书观,会看到学习的多种途径和丰富样态,做名副其实的终身学习者。成长的路径不止一条,读书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伴随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而长大的孩子,心中各有所爱,学习各有偏好,专业各有所长。放下唯手不释卷才是读书、唯记读书笔记方有所得的执念,相信不管是纸质阅读、电子阅读,与人交流还是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只要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就能达到精进自我、提高能力的目的。

  升维读书观,也是在回归教育常识,让教育切实发挥育人的效力。相较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资匮乏环境中长大的父辈而言,“00后”“10后”更有个性,更渴望得到尊重、自立自主。教育好当下的孩子,既考验家庭和学校的育人合力,又需要父母和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艺术与教育智慧。在面对一些孩子不爱看书的行为时,少一些灌输和指责,多一些共情和激励,让他们从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从持续叩问生活的意义入手,无疑更容易引导他们实现心灵层面的觉醒。

  实际上,孩子有较多的机会去玩、去看世界,是在与外界建立连接,逐渐树立并锚定人生的目标。外出旅游见世界也好,在虚拟世界中求知解惑也好,当孩子有了问题意识,有了学习动力,有了责任担当,知道为什么而奋斗,就会把读书当成习惯,有志于学,潜移默化中也会把服务他人、奉献家国作为成长的牵引力。

  由此可见,升维读书观,重塑学习观,纠偏教育观,恰逢其时。当我们多以平等、尊重、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支持、帮助、成就他们,当越来越多的孩子懂得了读书的意义,不再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为自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读书,假以时日,他们一定会回报社会以惊喜,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国之栋梁。(钟焦平)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斑斓初冬

  • 青少年选手超七成 首届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启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