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浓浓年味中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在浓浓年味中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02-21 10:53

  春节假期,各地文旅市场持续火爆,各类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处处洋溢着热闹欢乐的节日氛围。江苏盐城响水非遗新春展如期举行,数百名演出人员身着节日盛装,踏着欢快的节拍,献上金龙腾跃、腰鼓齐响、秧歌起舞、花船摇曳等精彩节目。在湖北咸宁通山县江源村,一条由175节板凳组成、长达369米的“火龙”在村中“巡游”,龙年喜庆的氛围拉满。学子们也在寒假中贴近传统文化。寒假期间,各地各校开展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天津市为学生举办了剪纸迎春作品展,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举行了龙风筝专题展,“三点半博物馆”走进了南昌市育新学校,西北大学寒假社会实践队调研了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叫叫”……

  传统文化“唱主角”,唱出了浓浓的年味。近年来,很多几乎消失的民俗礼仪渐渐热了起来,关注节气的多了、贴春联的也多了。很多传承千百年却一度遭遇生存危机的手工技艺又受到了重视。家长们也乐于让孩子接触传统文化经典,一时间练书法的人多了起来,学习传统乐器的也多了起来。传统文化元素甚至受到时尚界追捧,汉服、旗袍流行了起来,“国潮”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潮流。这些现象的背后无疑是传统文化回归的一个缩影,传统文化以各种形式“活”出了新的风采,也不断地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时代在更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也越来越凸显,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滋润着青少年的灵魂。一代代中国人,就是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并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强,则国家强”。今天,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滋养青少年,关系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关系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

  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是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来源,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历史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华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包含着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青少年,有利于青少年认知世界、树立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实践。“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青少年可以在古人构建的诗词王国中感知家国大义,培育坚忍不拔、昂扬向上的品质,涵养忧国忧民、奋发图强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文化的繁荣昌盛关系到国家的兴盛和民族的自信,没有文化和国家的繁荣兴盛以及民族的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是没有自立的民族,也就不可能自强。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五千年,青少年应该积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坚定文化自信。2024年龙年春晚创演秀《年锦》,从中国传统纹样到年锦,不仅向我们呈现出了传统纹样之美、传统织绣之美和汉、唐、宋、明的华服之美,也向我们传递了中华民族服饰变迁的历史、礼仪风韵变化的历史和生活变迁的历史。青少年不仅可以认识到中华民族追求天人合一的美学浪漫,而且可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的永恒神韵。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历史是人书写的历史,文化和历史的价值都是由人创造的。文化的自信和传统的赓续都依赖人昂扬向上的精神塑造。过年期间,走进天津,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剪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欢乐喜庆图案,寄托着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朴素愿望;走进广东潮汕,一人舞头,一人舞尾,人们通过“舞狮”扮演吉祥瑞物驱邪避害;走进江苏泰州,一桶铁汁,一个花棒,人们通过“打铁花”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它不但展示了“铁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的中国式浪漫审美,也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勇敢与胆略。刚健自强、生生不息,是中华民族在实践生活中活出来的精气神。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当今时代,中国青年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我们要善于用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滋养青少年,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文化自信,成长为有中国心、民族魂的时代新人,勇担历史使命、厚植家国情怀,不断地用奋斗的青春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气质书写民族与国家的华章。

  (作者:文贤庆,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暨哲学系教授、道德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