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安应急管理:密织“安全网”全力保障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西安应急管理:密织“安全网”全力保障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来源:西安广播电视台2024-02-02 18:00

  去年以来,西安市应急管理系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防范化解风险,以超常规手段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化危机、闯难关、应变局,在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中抢出新机遇、干出新成绩、展现新作为,始终为幸福、祥和西安的应急安全“守夜放哨”。

  举好高位“指挥棒”紧盯安全生产工作落实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安全生产既连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又连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去年以来,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坚持高位推动,提请市委、市政府听取安全生产汇报,研究部署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以《政府情况通报》形式对近5年以来较大事故和典型一般事故进行评估分析,提出建议措施……全市上下安全思想防线牢固树立,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工作模式。

  “‘告知卡’‘明白卡’‘流程卡’,加上开展的‘法律法规培训课’‘事故案例警示课’,大家时时处处置身于安全生产环境里,安全感满满。”西安市经开区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创新建立《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工作制度》,夯实了新区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责任,获得省安委办通报表扬。”西咸新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2023年,西安市多措并举夯实责任,厘清安全生产责任,制定《西安市市级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清单》,理清55个市级部门安全生产职责,从市级层面明确市安委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贯彻落实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和西安市60条举措不断夯实责任,从企业负责人到一线员工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安全水平,制定《西安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监督检查重点事项“十条规定、八项细则”》,明确了企业主体责任和企业主要负责人检查内容、检查方式,重点行业领域监管执法的重点,解决目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这一年,全市4746家企业建立双重预防机制,785家高危行业企业投保安责险,审核通过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三项岗位”人员考试资料66790份,考核发证42754人。

  一项项“长牙齿”的安全治理实招硬招频出,为城市做好“安全体检”防患于未然。

  按照“谁来排查、排查什么、用什么标准排查、怎么排查、排查隐患谁来治理”要求,市应急管理局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推进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组织市政府20个督导组、市安委办6个暗访组开展督导检查,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按期整改、闭环清零,共督促整改安全隐患 14.34万处;为确保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和大型活动安全稳定,采取全覆盖检查、不间断巡查、严控特殊作业、重点部位现场盯守等手段,安全保障大型活动92项256场次;在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全市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消防领域“零火情”、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零火灾、零伤亡”,进一步检验了应急管理干部的工作作风和能力水平。

  一项项务实举措切实助推城市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护航了产业链“拾级而上”,促进了城市高质量发展。

  绘出治理“路线图”紧抓灾害防范能力提升

  灭火弹投掷、油锯切割、单杠引体向上、风力灭火机……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全市森林草原A级专业队伍扑火救援技能比武竞赛活动为今春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密织起防火墙。

  “大家以切身努力把功夫下在平常、抓在日常,一点一滴提升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全面提高救援处置和保障能力。”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姚涌当时在现场点评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样的比武竞赛,是西安应急管理部门提升灾害防范能力的一项举措。去年以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制定了防汛减灾“四项机制”及实施细则,调整完善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架构,统筹建立防汛“五级包抓”责任体系,制作森防、防汛、抗震救灾、危化品事故处置流程“一张图”和各类突发事件处置简明预案。

  西安市多个区县在提升灾害防范工作中走在全省前列,令“西安经验”推广到全省。比如,莲湖区建立“五紧盯”防汛网格体系,逐户逐人落实防汛避险措施;鄠邑区“一图一表一码一册”防汛工作经验被中央广电总台报道,“5·31”沙窝村崩塌避险入选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典型案例;蓝田县围绕“撤、封、控”工作措施,进一步优化防汛工作机制,经验在全市推广;阎良区组建“一支专业救援主力军,多行业、多部门、多领域、多层次全力参与”的应急救援队伍……

  安全,小到一个家庭的防火常识、一间厂房的安全生产,大到人类无法阻止的自然灾害,点点滴滴皆关生死大事、皆是民生大计,不容一丝疏忽。

  市级应急救援队伍112支7673人被命名;3支专业防汛队伍共442人驻守西安;持续开展“月度实战演练、季度练兵比武、年度综合联动”练兵比武活动,全市举行森林防灭火、防汛抢险、地震应急救援等各类应急演练600余场次,全面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全市各类应急避难场所共计601处,可满足708.7万人紧急避险;横向接入整合公安、气象等19个部门的46个信息系统和6万余路视频资源,纵向打通了部、省和20个区县、开发区;组织气象、城管等部门开展桌面推演60余次……

  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西安市应急管理部门坚持系统治理,以全面优化体制机制,全面强化应急准备,全面做好灾害应对,全面加强应急指挥为实实在在工作举措,时刻把群众安危放在心上,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措施抓在手上,提升城市韧性,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

  布局全盘“驱动力”紧跟基层基础保障建设

  应急管理工作一头连着社会“安全指数”,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幸福指数”。

  “我最大的感受是,生活在西安这座城里,有满满的安全感。安全文化主题公园(街区)向我们新市民宣传安全知识,就连开车途中也可以听到《应急避险》的广播剧,感觉这座城市为每一位市民、每一个企业的安全殚精竭虑的操心,真正在用心守护大家的安心。”去年落户西安市高新区的市民周先生说,安全西安,是他选择定居西安的最大依仗。

  城市更安全、更有韧性,老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才更强。服务发展有作为,人民群众有口碑,建立在应急管理部门日积月累的科学谋划、高位推动、落地实施,是西安市应急管理系统攻坚克难、拼搏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全市应急管理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汗水。

  去年,西安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全市193个镇街(园区)应急管理办公室挂牌成立,制定完善了组织机构图、工作流程图,细化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组建镇街(园区)基层应急救援力量8469人,社区(村)应急救援力量41945人,补充各类应急物资116.59万余件。基层应急管理更加规范,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初具规模,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有效实现了“风雨未来人先到,救援抢在成灾前”。

  自上而下建起的“安全网”,让西安市应急管理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未央区“应急胶囊”建设工作在全省得到推广;灞桥区顺利通过首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现场评估验收,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工作贡献出“灞桥经验”;临潼区交口街办防汛应急预案和斜口街办白鹿观村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被评为省级基层应急预案编制范本;长安区各街道组建了不少于30人的应急救援中队,各村、社区组建了不少于10人的应急救援小队。

  “去年,我市建成并试运行全省首家综合减灾科普馆,先后完成应急管理部、省应急管理厅等单位组织的调研学习任务,并联合我市各级各部门、各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验教学及公益讲座活动60余场,累计接待参观一万多人。”西安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的应急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呈现出正面传播点多面广、主题宣传丰富出彩、宣传阵地不断壮大的景象。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2024年,西安聚力推进“八个新突破”,更需要夯实安全保障基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将牢牢把握“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这条主线,锚定安全生产“一杜绝三下降”(即: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事故起数、较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与自然灾害“两不一少一杜绝”(即:力争安全度汛不亡人、森林火灾不死人、地质灾害少损失,坚决杜绝自然灾害重大人员伤亡)的“两个目标”,聚焦年度重点工作,在安全生产方面强治本、见实效,提升安全隐患整治能力;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强体系、健机制,提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在应急能力方面强本领、聚合力,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在管理体系方面强基础、增效能,提升应急专业保障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急力量。(记者师俊霞)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