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内蒙古鄂尔多斯乃日:让传统艺术在民间遍地生花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内蒙古鄂尔多斯乃日:让传统艺术在民间遍地生花

来源:光明网2023-12-28 13:02

  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草原蓝色乐队在全国文艺交流活动桂林站、2023桂林文化艺术交流汇演上大放异彩,其表演的鄂尔多斯乃日节目《牧民歌唱共产党》荣获金奖。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二三十年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乃日曾濒临消失。

内蒙古鄂尔多斯乃日:让传统艺术在民间遍地生花

  艰难的复兴

  走进草原蓝色乐队创始人那音太的家,三弦、四胡等乃日表演传统乐器的合奏声久久不绝,推开那扇门,那音太老师正在辅导当地的农牧民学员表演鄂尔多斯乃日。这项工作他已坚持了30多年,从1985年乐队成立开始,到1996年乐队被自治区音乐节协会命名为“草原蓝色乐队”,再到今天,他始终坚持着对乃日的热爱。排练室里,他一边调着音,一边喃喃道,现在的乐器是真的好,那时候自家做的“乐器”简直没得比。说着,他便缓缓讲起过往:“我们那时候,老一辈都不演奏乃日了,偶尔有人家办事也只演奏仅有的一两种乐器。那时候我们没有老师,更没有闲钱去买乐器,所以就自己做呗。”说到这里,那音太似乎回想起了什么,脸上泛起笑容。

内蒙古鄂尔多斯乃日:让传统艺术在民间遍地生花

蓝色乐队记忆墙

  “第一把三弦是我们自己在家做的,琴鼓是用装肉的罐子改造的,琴杆更是简单,我们用烧热的铁棍在木杆子上戳了洞,从那把弦穿出来,固定好了一弹,诶嘿,能弹出音调!这就是第一把乐器。拿着这把三弦,我们几个人就开始了最初的鄂尔多斯乃日表演。”他说。

内蒙古鄂尔多斯乃日:让传统艺术在民间遍地生花

  说起往昔,另一位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有着和那音太相通的记忆,他叫芒来巴特尔,是内蒙古自治区乃日文化传承人的典型代表,曾与著名歌唱家拉苏荣同台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世界”节目,以电视直播的形式向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展示鄂尔多斯乃日的风采。如今,他担任着鄂托克旗“鄂尔多斯乃日”传承保护基地的校长,为全市200多名乃日爱好者提供演奏方面的辅导。但用他自己的话讲,放在二三十年前,真的很难想象鄂尔多斯乃日会有如今的盛况。

内蒙古鄂尔多斯乃日:让传统艺术在民间遍地生花

鄂尔多斯乃日传承基地实景

  “1961年到1971年那会儿,所有的鄂尔多斯乃日表演都停止了。但我喜欢乃日呀,我从六七岁就接触鄂尔多斯乃日了。但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穷,每天家里的活都干不完,乐器又特别贵,所以家里大人根本不让练习乃日,我们就只能自己做乐器,躲在羊棚里偷偷练习。那时候也没有老师,一个苏木镇能有三五个人会乐器就不错了,所以都是自学,也不知道谱子,所有的曲调全凭感觉。”芒来巴特尔说。

内蒙古鄂尔多斯乃日:让传统艺术在民间遍地生花

  蓬勃的昨日

  谈起昔日的艰辛历程,鄂尔多斯乃日的第一批学员们同样感触很深,但在他们眼中更多的是骄傲与自豪。

  阿尔宾格希格作为那音太乐队的第一批队员,如今也有了近30年的乃日演奏经验。谈起乃日,他总有说不完的话。

内蒙古鄂尔多斯乃日:让传统艺术在民间遍地生花

草原蓝色乐队演出实景

  “那音太老师刚成立乐队时整个乐队只有三五个人,那时候整个鄂托克旗会乐器的人都不多,所以宴会、婚嫁的时候都缺少这种助兴的表演。我和那音太老师第一次相遇就是在一场宴会上,他在宴会上演奏的乃日曲目吸引了我。正好我会一点扬琴,他就邀请我和他们一起演奏,我就这样加入了草原蓝色乐队。这么多年来,我见证了乐队从几个人到几十个人。前段时间去桂林表演,我也在现场,我们的演出非常成功,获得了全场各民族代表队的掌声,那一刻我们真的很骄傲、很自豪。”他说。

内蒙古鄂尔多斯乃日:让传统艺术在民间遍地生花

鄂尔多斯乃日亮相2023年全市文博会

  和阿尔宾格相比,芒来巴特尔的学员杨达来与鄂尔多斯乃日相处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作为鄂托克旗“鄂尔多斯乃日”传承保护基地的第一批学员,他亲身经历了传承保护基地的蓬勃发展。

内蒙古鄂尔多斯乃日:让传统艺术在民间遍地生花

  “我们这个鄂尔多斯乃日传承基地开办于2017年5月,那时候学员并不多,芒来老师那时还带着鄂托克旗文化馆和鄂托克旗第一小学的民乐演奏课,但他仍旧坚持开办了这个传承基地。那时候,我们在这个前面(现在的校舍)有三个蒙古包当教室,条件很艰苦,但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芒来老师的学员大多都是农牧民,普遍都像我一样之前没接触过鄂尔多斯乃日表演,但大家心里想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要把我们本民族的好东西、好文化保存下来,不断向下扎根,更好地传给下一代。”杨达来说。

内蒙古鄂尔多斯乃日:让传统艺术在民间遍地生花

  崭新的今天

  当草原蓝色乐队演唱的《牧民歌唱共产党》飘扬在鄂托克草原,当乃日传承基地的学员搬进崭新的校舍,所有艰辛的过往已成为故事,鄂尔多斯乃日崭新的今天已在眼前。

内蒙古鄂尔多斯乃日:让传统艺术在民间遍地生花

鄂托克旗2023年那达慕千人乃日表演

  近年来,鄂托克旗持续发力推进文化大繁荣、文旅大融合,深入挖掘鄂尔多斯乃日这一民族文化资源,推动形成原生态展示、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格局,推动鄂托克旗对外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目前,全旗打造了全自治区首例以乃日文化为基础的,集文化保护、传承教学、创作表演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1处,培育“乃日”文化户128家、“乃日”乐队182支,牧民演员人数2000多名,年演出量达1000余次。鄂托克旗不仅坐稳了“乃日之乡”的名号,更将这里打造成一座爱乐之都,但这只是鄂尔多斯乃日传播新的开始。

内蒙古鄂尔多斯乃日:让传统艺术在民间遍地生花

鄂尔多斯乃日传承基地学员展演

  用芒来巴特尔的话讲,现在平均每个嘎查村都有三五个会演奏乃日乐器的农牧民。然而,因为个人兴趣的原因,演奏时的乐器种类还不够丰富,相信终有一天,每个嘎查村都会有自己的乃日队伍。“民间艺术是一切艺术的基础,打个比方讲,专业的艺术、新颖的艺术都是漂亮的花,那民间艺术就是它的根,只有保护好根,才能让上边的花更绚烂。”他说,民间的艺术要用民间的方式演绎,所以一定要把民间艺术广泛的传播给广大人民。(边新泽 毕希日乐图)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抵达香港

  • 大道通进夏牧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