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近水生态长廊 农家古韵飘香(走进传统村落)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近水生态长廊 农家古韵飘香(走进传统村落)

来源:人民日报2023-12-19 09:55

  辽宁省北票市三府村——

  近水生态长廊 农家古韵飘香(走进传统村落)

  本报记者 刘洪超

  依山傍水,风光旖旎。三府村,地处辽宁省北票市东南部的下府经济开发区,因其由上府、中心府、下府、凌北4个村合并而得名。村子虽不大,却让人流连忘返。2016年,三府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山水环绕,飞鸟翩跹

  山水环绕,造就三府村独特的迷人风光——村北,绵延起伏的端木塔杜山横亘数十里,山体挺拔秀丽。村南,蜿蜒曲折的大凌河川流不息,在这里汇入白石水库。村中,地势北高南低,较为平坦。村里民居沿着沟壑的走势,掩映在绿树灌木之中。蜿蜒的林间小路,将一个个民居连接起来,别有一番世外桃源的韵味。

  村子的南边是白石水库湿地自然保护区。2010年,保护区批准划建,占地1.4万余公顷;2012年被列入辽宁省第一批重要湿地名录。随着白石水库的蓄水,白石水库周边湿地成为东亚—澳大利亚之间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迁徙停歇地和觅食地。

  每年3月初,纷至沓来的天鹅都让三府村的村民们兴奋不已。放眼望去,偌大的湿地水岸相依,天鹅群绵延数公里,尤其在水面宽阔处,成群的天鹅相拥相簇,或悠闲漂游,或嬉戏觅食。“能有这么多美丽的天鹅在这里休憩,是咱们村的福气。”三府村党支部书记王树生说。

  白石水库蓄水后,保护区的降雨量增加,湿润系数提高,为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利条件。每年约有5万只候鸟在此停歇,湿地之上,众羽翔集,飞鸟翩跹,蔚为壮观。除了天鹅,保护区内还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东方白鹳、白鹤、丹顶鹤、大鸨以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灰鹤、白鹭、白琵鹭、白额雁等候鸟。

  “村民自发成立护鸟队,在这里守护这些可爱的鸟儿。有的村民还把家里的玉米拿来喂。”护鸟队队员敖春生说。

  一砖一瓦,古色古香

  “三府村集聚了不少旅游资源。”下府经济开发区建设所所长张立宇介绍。在村中,从清朝年间的青砖瓦房,到上世纪70年代的海青房四合院等建筑,一砖一瓦都保留着历史风貌。

  敖春生一家人现仍住在海青房四合院。“海青房是东北的特色民居,用青砖青瓦构筑。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王树生介绍。

  “我们对村中的古民居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建立数据档案库,对有些破败的院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修缮。”北票市文旅体育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李冠儒说,当地的传统建筑和普通民居,很注重石雕花砖构件的运用。

  走在村中,几乎每户村民的房屋或者院门都有石雕花砖。这些石雕花砖一般镶嵌在房屋正面两侧的墙上,花砖35—40厘米见方。刻画的内容以吉祥图案为主,有莲瓣纹、祥云纹、牡丹纹等,有的还要配上喜鹊、绶带等图案。

  三府村不少村民都掌握石雕技艺。60多岁的高振江技艺高超,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雕刻一件主题为喜鹊登梅的作品。他雕刻的花砖造型生动、手法多样,周围几个村子的村民修建或改造房屋,都要让老高雕上几件。在高振江家门前的空地上,双鹿比肩等主题的石雕花砖摆放整齐,这些作品将发往广东、福建等地。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三府村雕刻花砖的工匠大都年过半百,技艺传承遇到瓶颈。如今,北票市正在对三府村及周围地区的石雕花砖雕刻艺人摸底调查,并对这一传统技艺进行挖掘和保护。

  北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郝福银说:“对于以石雕花砖雕刻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将通过建立特色项目传承机制,推动非遗项目保护。”

  形成特色,富裕乡村

  “以三府村为突破,我们积极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保护原有传统建筑、原生树木,保留原风原貌,留住乡愁,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形成乡村独特历史文化特色。”郝福银说。

  修缮古民居,铺设石板路,新建标识牌,加装路灯,栽种树木、花卉……“现在村子焕发了新活力,每逢假日有不少人来参观。村民们还办起了农家院,玉米、大枣、杂粮等农产品很受欢迎,大伙儿的收入增加了不少。”村民吴林忠说。

  记者来到三府村,正赶上秋收时节。此时的三府村,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美景,广袤田野上,金灿灿的谷子、红彤彤的高粱,各种各样的杂粮,处处充盈着收获的喜悦。

  每家每户的院里都晒满了黄澄澄的玉米,“今年玉米个个颗粒饱满!”村民刘庆乐开了花。房前屋后,红绿相间的金丝枣果肉饱满,一簇簇地挂满枝头,“这枣皮薄肉厚核小、肉质细腻鲜甜,适宜贮存,掰开红枣,粘连果肉的缕缕糖丝拉伸二三寸都不带断的,这就是金丝枣。”看着丰收的枣子,村民杜鑫喜上眉梢。

  在村里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北票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玉泉正带领农业专家,给村民进行暖棚种植技术指导。村民准备在隆冬季节到来之前,种植一些番茄、辣椒等大棚蔬菜。“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北票的红干椒形正、色红,来玩的游客都想带点儿回去。镇上成立了辣椒种植技术专业合作社,专家定期来现场指导,提供育苗、栽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支持,咱们冬季也有不少收入呢。”王树生说。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