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4年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答记者问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2024年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答记者问

来源:教育部网站2023-11-10 17:34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请简要介绍下《通知》出台的背景。

  答: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考试招生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加强和改进相关招生工作,2021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会同体育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和规范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的系列举措,相关规范管理措施已于2021年起逐步实施,相关招考政策将于2024年落地。

  文件发布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各地各高校大力推进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和高水平运动队体育专项全国统测,严格规范高校校考,加强考评人员管理,逐步提高文化成绩要求,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4年高校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工作即将开始,为指导各地各高校稳妥做好相关工作,教育部印发了《通知》,对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等考试招生工作进行细化部署,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二、《通知》中的特殊类型招生主要有哪些?

  答:《通知》主要明确了2024年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和保送生招生的具体政策,包括招生专业、招生计划、报考资格审核、考试组织实施、招生录取等工作具体要求。

  三、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2024年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认真落实2021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部署要求,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人才、维护教育公平出发,统筹做好考试招生各项工作,确保严格规范、公平公正和平稳有序。一是提升选拔科学性。根据不同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要求,大力推进分类考试,为有艺术体育特长的孩子创造公平发展的机会。稳步提高考生文化课成绩要求,引导基础教育更加注重培养艺体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文化底蕴。二是减轻考生负担。全面实施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体育专项的统考统测,切实减轻考生和家长考试负担。严格选拔标准,引导考生理性报考。三是严格规范管理。在考试组织中严格考试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校外评委制度、考评人员回避制度、“黑名单”制度等,堵塞利益交换空间,保证公平公正。

  四、艺术类专业招生采用什么考试评价方式?

  答: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文化素质使用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能力使用艺术类专业考试成绩。艺术类专业考试包括省级统考(含省际联考)和高校校考,根据不同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要求实行分类考试。省级统考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独立或联合组织实施。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要求较高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可按程序申请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由招生高校组织实施。

  五、哪些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哪些艺术类专业需组织专业考试?

  答: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以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和专科专业“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艺术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统称为艺术类专业。

  艺术类专业分为两类:一类是不组织专业考试的专业,包括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等;一类是可组织专业考试的专业,包括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戏曲类等,相关高校可根据本校人才培养实际确定是否使用专业考试成绩。

  六、对于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通知》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一是进一步扩大省级统考范围。2024年起,各省(区、市)省级统考对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等科类基本实现全覆盖,戏曲类实行省际联考。对于考试组织确有困难的个别科类,有关省份可通过省际联考或“考评分离”等方式实施。

  二是提升省级统考的水平和质量。各省(区、市)按照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有关工作规范,结合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合理设置省级统考科类和考试科目,优化完善省级统考考试内容、考务组织和评价机制。科学划定省级统考合格线,满足不同层次、类别高校选拔工作需要。

  三是稳步提高文化课成绩要求。各省(区、市)根据不同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培养需求,因地制宜、分类划定、稳步提高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

  七、艺术类专业采取什么样的招生录取办法?

  答:艺术类专业依据考生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招生录取。分为四类情况:

  (1)对于不使用专业考试成绩的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2)对于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均达到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基础上,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具体投档录取办法由各省(区、市)确定。

  (3)对于少数组织校考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普通类专业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划定的成绩要求基础上,依据考生志愿和校考成绩择优录取。鼓励校考高校结合专业培养要求,进一步提高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对于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校可探索高考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具体办法由招生高校提前向社会公布。

  (4)对于实行省际联考的高校戏曲类专业,使用省际联考成绩作为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戏曲类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基础上,依据考生志愿和省际联考成绩择优录取。

  八、艺术类专业采取怎样的投档录取模式?

  答:艺术类专业投档录取办法由各省(区、市)结合实际确定。《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增加高校和考生的双向选择机会,提高考生志愿匹配率和满意度。

  使用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录取工作安排在各省(区、市)相应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批次开始前进行,相关办法由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前向社会公布。

  九、2024年高水平艺术团是否从招生环节选拔?

  答:根据2021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自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十、高水平运动队的报名资格有什么要求?

  答:根据2021年印发的《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从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报考高水平运动队。从2027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

  十一、高水平运动队的体育测试有何变化?

  答: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所有项目的体育测试全部实施全国统考,与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的体育专项考试统一组织,统一采用体育总局相关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进行评分。高校不再组织相关项目的校考。

  十二、高水平运动队录取对文化课成绩有什么要求?

  答: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高校按照本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要求,合理确定本校高水平运动队录取考生文化课成绩要求。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普通类专业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普通类专业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80%。对于体育专业成绩突出、具有特殊培养潜质的考生,高校可探索高考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具体办法由招生高校提前向社会公布。

  十三、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录取程序是什么?

  答:报考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体育总局指定的方式(详细报名信息见“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申请报考有关高校运动队招生项目。

  招生高校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审核后,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参加体育总局组织的对应项目体育测试。

  高考前,招生高校根据考生体育测试成绩提出本校相关项目体育合格成绩要求,确定并公示本校的体育考试合格考生名单,明确相应考生的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

  高考成绩公布后、志愿填报前,招生高校在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要求的合格考生范围内,依据本校高水平运动队各项目招生计划和考生体育测试成绩,择优确定入围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考生人数不超过高校运动队招生计划数。

  入围考生按照所在省(区、市)招生录取工作安排填报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志愿,投档录取工作安排在相应普通本科批次开始前进行。招生高校按照公布的录取规则,根据入围考生填报的志愿和体育测试成绩择优录取。

  对于有关高校录取的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不低于该高校相关专业在考生所在省(区、市)录取分数线下20分的,可录取至高校对应的普通专业;其余考生录取至高校的体育学类专业。

  十四、高校保送生对保送资格有什么要求?

  答:根据教育部等部门有关规定,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的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人员具备高校保送资格。高校可按照招生政策规定从上述人员中招收保送生,其中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

  十五、高校保送生的录取专业如何安排?

  答:有关高校招收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保送生原则上录取至与学生特长相关的基础学科专业。

  高校招收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继续加大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及国家急需紧缺语种专业倾斜。2024年起,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可继续招收少量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就读英语语种相关专业,单独编班,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选拔培养英语类拔尖人才;其他高校招收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限定就读除英语以外的小语种相关专业。鼓励相关高校培养“小语种+”复合型人才。保送至小语种相关专业的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小语种以外的相关专业。

  十六、特殊类型招生的监督制约机制有哪些?

  答:《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高校要建立健全多级监督制约机制,主动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检查,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协同发力。认真执行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制度,按工作要求及时公布有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未按要求公示的有关特殊类型考生一律不得录取。畅通社会监督举报渠道,完善考生申诉复核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

  同时,要求各地和有关高校严格遵守高校招生“十严禁”“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纪律要求。对在特殊类型考试招生中有违规违纪行为的考生、高校及有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教育部网站)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在香港举行媒体见面会

  • 世界首例墩顶双转体曲线钢桁梁斜拉桥转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本期带您走近五位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故事里感受浩浩凌云志、巍巍报国心。
2023-11-29 02:55
11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2023-11-29 02:55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举行,共展出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吸引了近5000人次参观。
2023-11-29 02:55
“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
2023-11-29 09:57
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3-11-29 09:56
一个技术创意,从萌发到论证、技术攻关再到实际应用,需要多长时间?
2023-11-29 09:54
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丝路电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触网”。
2023-11-28 09:31
该院历时3年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真测试的难题。
2023-11-28 09:30
针对电子废弃物种类变化,应及时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对现有持证资质拆解处理企业建立企业动态评估机制。
2023-11-28 09:30
我们要运用好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更好激发“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潜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共建国家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3-11-28 05:35
11月24日至2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举行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会上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文物科技领域的新进展,这些成果为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坚实支撑。
2023-11-28 05:3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就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造就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023-11-28 04:20
”近年来,随着科普传播平台越来越丰富,为了贴近更多的年轻人,刘嘉麒把科普阵地搬上年轻人喜爱的视频网站。卸任中国科技馆馆长职务后,王渝生成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一员,应邀为全国各地中小学生作科普报告。
2023-11-27 09:44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人类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促进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3-11-27 09:33
近期,全国多地遭遇寒潮天气,气温骤降,呼吸道疾病进入冬季高发时期。国家卫健委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冬季呼吸道疾病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2023-11-27 09:32
近日,中宣部、文旅部、国家文物局等13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旨在破解制约文物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补强文物科技短板,支撑引领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
2023-11-27 09:32
粮食安全,不只与广袤田野上的劳作和丰收有关,还与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密不可分。
2023-11-27 09:31
谢明明说,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科技馆除将日常工作表现纳入考核外,还想方设法为科普辅导员创造成长条件。”孟永祥介绍,在继续做好“馆校合作”同时,还希望进一步做好校内、校外资源的融合衔接,激发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的潜力。
2023-11-24 10:08
匡廷云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时留影。这让匡廷云对农业研究产生了兴趣……  1952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匡廷云毅然选择了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土壤农业化学系。投身科学事业六十余载,匡廷云始终用热爱与奉献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并将这份情怀传递给更多的人……
2023-11-24 10:06
23日18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3-11-24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