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络平台要摒弃“走捷径”想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观察 > 正文

网络平台要摒弃“走捷径”想法

来源:法治日报2023-11-06 09:42

  □ 姚倩

  近日,针对“夸克”平台和“网易CC”直播平台破坏网络生态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广东省网信办依法约谈相关平台负责人,对“夸克”平台实施50万元罚款处罚,责令“网易CC”暂停“舞蹈”版块信息更新7日,同时责令两家平台立即全面深入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这两家平台之所以被查处,是因为未依法履行信息内容安全管理责任,传播色情内容,破坏了网络生态:“夸克”平台搜索结果呈现大量淫秽色情信息,并向用户推荐色情低俗关键词;“网易CC”直播平台的多个账号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存在言行低俗、打色情擦边球等问题,而平台未对此进行有效整治,反而在首屏“娱乐”频道“舞蹈”版块等重点环节呈现。

  平台本应坚持主流价值导向,加强信息内容管理,对宣扬低俗、庸俗、媚俗的信息,依法采取处置措施,但出于博取流量、谋取利益等“现实因素”考虑,一些平台对违法有害信息往往选择性忽视,甚至充当不良有害信息的推手,实属方向性错误。

  平台以身试法、知法犯法,被监管部门依法惩处,是玩火烧身、咎由自取。近年来,网信部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依法管网,查处了多家触碰法律红线、逾越法律底线的知名平台或公司,得到广大网民支持。此次查处“夸克”平台和“网易CC”直播平台虽是个案,但也是近年来我国网络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

  为构建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有关部门加快网络立法步伐,推动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明确网络信息内容传播规范和相关主体的责任,为治理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公共利益、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诸多乱象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执法层面,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清朗”“净网”等系列专项行动,通过执法约谈、责令整改、下架、停更、罚款、通报等手段,全面整治“饭圈”乱象、流量造假、网络“黑公关”等突出问题,依法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有关部门共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5430余万条,处置账号680余万个,下架违法违规应用程序2890余款,关闭网站7300多家,对不法分子形成了有力震慑,有力维护了网民合法权益。

  当前,网络生态治理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离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比如,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络个人信息和数据泄露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些乱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比较复杂,既与不法分子愈发呈现职业化、团伙化趋势,且隐蔽性强有关,也与个别平台企业法治意识不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有关。对此,有关方面要拿出“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决心和韧劲,做到严厉打击和引导规范并重,乱象治理与权益保护并举。同时,也要注重治理创新,进一步发挥规则制定、技术升级、功能调整、产品优化等手段在管网治网中的关键作用,推出全链条、体系化治理措施,一抓到底、标本兼治。

  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共建网络美好家园,平台需要承担起主体责任,这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网民的心声。网络平台上充斥各类真假难辨、造谣传谣、谩骂撕裂的内容,说到底还是平台把关“失守”,还是“重流量,轻管理”的底层逻辑在作祟。有鉴于此,网络平台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摒弃蹭炒热点吸粉引流“走捷径”的错误观念,不断健全账号注册、运营和关闭全流程全链条管理制度。同时,对于排查梳理出的各类违法犯罪线索,要依法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让网络违法行为难逃法律严惩。

  随着网络生态治理进程向纵深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相关平台抱着侥幸心理“走捷径”的做法,将越来越难以行得通。对网络平台来说,唯有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和管理,始终沿着法治轨道健康运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才能真正做到行稳致远、流量“长红”。(法治日报)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在香港举行媒体见面会

  • 世界首例墩顶双转体曲线钢桁梁斜拉桥转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本期带您走近五位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故事里感受浩浩凌云志、巍巍报国心。
2023-11-29 02:55
11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2023-11-29 02:55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举行,共展出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吸引了近5000人次参观。
2023-11-29 02:55
“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
2023-11-29 09:57
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3-11-29 09:56
一个技术创意,从萌发到论证、技术攻关再到实际应用,需要多长时间?
2023-11-29 09:54
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丝路电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触网”。
2023-11-28 09:31
该院历时3年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真测试的难题。
2023-11-28 09:30
针对电子废弃物种类变化,应及时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对现有持证资质拆解处理企业建立企业动态评估机制。
2023-11-28 09:30
我们要运用好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更好激发“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潜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共建国家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3-11-28 05:35
11月24日至2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举行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会上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文物科技领域的新进展,这些成果为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坚实支撑。
2023-11-28 05:3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就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造就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023-11-28 04:20
”近年来,随着科普传播平台越来越丰富,为了贴近更多的年轻人,刘嘉麒把科普阵地搬上年轻人喜爱的视频网站。卸任中国科技馆馆长职务后,王渝生成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一员,应邀为全国各地中小学生作科普报告。
2023-11-27 09:44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人类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促进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3-11-27 09:33
近期,全国多地遭遇寒潮天气,气温骤降,呼吸道疾病进入冬季高发时期。国家卫健委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冬季呼吸道疾病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2023-11-27 09:32
近日,中宣部、文旅部、国家文物局等13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旨在破解制约文物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补强文物科技短板,支撑引领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
2023-11-27 09:32
粮食安全,不只与广袤田野上的劳作和丰收有关,还与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密不可分。
2023-11-27 09:31
谢明明说,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科技馆除将日常工作表现纳入考核外,还想方设法为科普辅导员创造成长条件。”孟永祥介绍,在继续做好“馆校合作”同时,还希望进一步做好校内、校外资源的融合衔接,激发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的潜力。
2023-11-24 10:08
匡廷云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时留影。这让匡廷云对农业研究产生了兴趣……  1952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匡廷云毅然选择了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土壤农业化学系。投身科学事业六十余载,匡廷云始终用热爱与奉献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并将这份情怀传递给更多的人……
2023-11-24 10:06
23日18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3-11-24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