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桂林米粉飘香海内外解乡愁 “思乡粉”焕新成就百亿产业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桂林米粉飘香海内外解乡愁 “思乡粉”焕新成就百亿产业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10-29 19:43

  中新社桂林10月29日电 题:桂林米粉飘香海内外解乡愁 “思乡粉”焕新成就百亿产业

  作者 林洁琪

  在广西桂林,慕名而来赏玩山水的海内外游客,必定将品尝桂林米粉列入美食清单。

  桂林的大街小巷里遍布米粉店。清晨时分,食客进店点上一碗米粉,劲道的牛肉、酥脆的锅烧肉、金黄的黄豆等配料,辅以香浓的卤汁一起搅拌,一口“嗦”下肚,吃得齿颊留香。

  一碗看似简单的桂林米粉,要经十几道工序的打磨制成。据“桂林米粉文化中心”店长文晶介绍,需将浸泡12小时的米研磨成米浆,过滤后再发酵48至72小时,经过揣成团、煮团子等工序,用榨粉机压成细圆米粉,最后将粉盘成小粉团备用。

  文晶说:“新鲜的米粉只需在热水锅里再‘冒’上10秒钟,铺上锅烧、轻浇上一小勺秘制卤水,撒上香葱、炸黄豆、酸豆角和辣椒等,一碗香气腾腾的米粉就出炉了。”

  桂林米粉。(资料图) 陈冠言 摄

  桂林米粉的做法繁多,有卤菜粉、汤粉、牛腩粉、马肉粉等,当地人最常吃的是粉滑卤香的卤菜粉。文晶表示,卤水作为米粉的“灵魂”,要采用猪骨、牛骨、八角、桂皮等30余种食材和香辛料一起熬煮,历经2至3天才能熬出一锅香气扑鼻的卤水。

  “卤菜粉传统的吃法是干捞,粉必须由鲜湿米粉煮成,好的卤水咸淡恰当,搅拌时卤水能均匀地‘挂’在米粉上,吃完一碗粉,口感醇香悠长,回甘生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桂林米粉制作技艺传承人梁志强说。

  制作桂林米粉卤水的香辛料。(资料图) 陈冠言 摄

  若“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是城市的华裳,那米粉就是浸透城市风味的基因。由好山好水孕育出来的桂林米粉,如今从市井小巷走向海内外,成为游子们念念不忘的“乡愁”。

  “幸福生活哪里有?三两米粉二两酒。”梁志强用一句话来概括桂林人钟爱米粉的情怀。他说:“很多人爱吃桂林米粉,三五天没吃就浑身没劲。在外的游子回到桂林,第一时间就是吃碗米粉,好像这样才能填补他思乡的心情。”

  10月10日,食客在桂林米粉文化中心里吃粉。(资料图) 陈冠言摄

  以前桂林米粉受到保鲜技术限制,未能走出当地。桂林米粉行业协会会长覃辉跃表示,近年来,桂林市通过制定桂林米粉地方标准,打造米粉、锅烧、卤水的配套产业链,推动桂林米粉预包装米粉产业化发展。随着企业突破鲜湿米粉的保质保鲜技术,越来越多的袋装桂林米粉销往全国、走向世界。

  “我的孩子在上海工作,打电话跟我说想吃米粉,我特地买两箱袋装米粉寄给他解馋。”桂林市民蔡先生说,得益于桂林米粉预包装米粉成熟的生产技术,才能让在外工作的人吃上正宗的桂林米粉。

  近年来,桂林市不断挖掘和发扬米粉文化,出台米粉加工规程、店面服务规范、等级评定等地方标准,推动米粉产业发展。截至2022年末,桂林市生产、销售米粉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共1万余家,全行业年总产值约100亿元人民币。

  如今,桂林米粉店遍地开花,甚至开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让世界各地的食客都能吃到传统的桂林味道。

  覃辉跃表示,目前桂林米粉预包装米粉已行销全国,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每个月出口20余万袋米粉。“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海外布局,开拓欧美、东盟国家等海外市场,开设连锁品牌店。”

  广西桂林就是地道米粉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龙付孙介绍,该公司致力于标准化生产卤水、锅烧等桂林米粉配料,冷链配送至全国2000余家品牌门店,目前正研发可出口国外的卤水,准备拓展海外市场。

  桂林市商务局介绍,为助力桂林米粉“走出去”,桂林市指导企业加快桂林米粉中央厨房建设,开设连锁米粉店,逐步形成集加工、冷链运输等为一体的运营体系,还将打造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支持桂林米粉企业进行出口产品认证,培养“出口型”企业,支持桂林米粉走出国门,扩大出口规模。(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