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缙台两地民俗文化风情节在缙启动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缙台两地民俗文化风情节在缙启动

来源:中国台湾网2023-10-24 14:10

  小朋友在百亩稻田拍照打卡处拍照打卡。

  中国台湾网浙江10月24日讯(记者张曈)两岸一家亲,共品民俗节,共话同胞情。缙台两地民俗文化风情节10月23日在缙云县溶江乡岩门村举行。部分参加部分参加2023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的台湾同胞的台湾同胞和村民们齐聚岩门,与当地村民一起赏非遗、做手工,在共同感受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持续促进缙台两地文化领域交流与合作。

  当地农民朋友在演示如何打稻。

  百亩稻田中,台胞朋友们沉浸式体验割稻打稻、南瓜保龄球、射箭等活动乐趣。活动现场还展示舞狮、叠罗汉、三十六行等独具溶江当地特色的民俗节目,以及具有浓厚丰收节庆氛围的农事时装秀。在活动特色摊位区域,则是推出了台湾胡椒饼、台式冬瓜茶、玉米饼、麻糍、米筛丸等缙台两地特色美食。特色手工皂、陶泥、晒秋、农事丰收等体验也纷纷亮相活动现场。整场活动生动呈现了缙云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也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台湾文化。家乡的味道勾起台湾嘉宾的思乡之情,唤起儿时的记忆,村民的热情好客也让到来的台湾同胞有了家的亲切感觉。

  一位台胞留下“两岸一家亲”的墨宝。

  缙云县溶江乡峰岩奇绝、风景如画,岩门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仙都景区的四大核心区块之一,国家地质公园主园区。诗仙李白慕名神游,留有“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的壮美诗句。溶江乡岩门村是浙江省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交流示范点,是首批“浙江省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示范村”。近年来,缙云多次邀请台湾建筑设计专家、台湾大学生以及台胞台青来此地开展参访交流、研学合作,举办了“两岸同行,点亮乡村”岩门发展交流会暨台青创业启动仪式、“数字赋能·共富岩门”台青直播助农创业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有趣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

  “我认为此次活动是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同为台胞的刘女士表示,两岸交流可以通过宣扬民俗文化等方式,促使台湾青年来缙云感受中华历史文化,加深缙台两地情谊,进一步传承发扬民俗文化瑰宝。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在香港举行媒体见面会

  • 世界首例墩顶双转体曲线钢桁梁斜拉桥转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本期带您走近五位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故事里感受浩浩凌云志、巍巍报国心。
2023-11-29 02:55
11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2023-11-29 02:55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举行,共展出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吸引了近5000人次参观。
2023-11-29 02:55
“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
2023-11-29 09:57
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3-11-29 09:56
一个技术创意,从萌发到论证、技术攻关再到实际应用,需要多长时间?
2023-11-29 09:54
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丝路电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触网”。
2023-11-28 09:31
该院历时3年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真测试的难题。
2023-11-28 09:30
针对电子废弃物种类变化,应及时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对现有持证资质拆解处理企业建立企业动态评估机制。
2023-11-28 09:30
我们要运用好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更好激发“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潜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共建国家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3-11-28 05:35
11月24日至2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举行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会上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文物科技领域的新进展,这些成果为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坚实支撑。
2023-11-28 05:3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就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造就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023-11-28 04:20
”近年来,随着科普传播平台越来越丰富,为了贴近更多的年轻人,刘嘉麒把科普阵地搬上年轻人喜爱的视频网站。卸任中国科技馆馆长职务后,王渝生成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一员,应邀为全国各地中小学生作科普报告。
2023-11-27 09:44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人类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促进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3-11-27 09:33
近期,全国多地遭遇寒潮天气,气温骤降,呼吸道疾病进入冬季高发时期。国家卫健委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冬季呼吸道疾病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2023-11-27 09:32
近日,中宣部、文旅部、国家文物局等13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旨在破解制约文物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补强文物科技短板,支撑引领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
2023-11-27 09:32
粮食安全,不只与广袤田野上的劳作和丰收有关,还与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密不可分。
2023-11-27 09:31
谢明明说,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科技馆除将日常工作表现纳入考核外,还想方设法为科普辅导员创造成长条件。”孟永祥介绍,在继续做好“馆校合作”同时,还希望进一步做好校内、校外资源的融合衔接,激发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的潜力。
2023-11-24 10:08
匡廷云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时留影。这让匡廷云对农业研究产生了兴趣……  1952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匡廷云毅然选择了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土壤农业化学系。投身科学事业六十余载,匡廷云始终用热爱与奉献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并将这份情怀传递给更多的人……
2023-11-24 10:06
23日18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3-11-24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