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静宁:小苹果成为乡村振兴大产业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静宁:小苹果成为乡村振兴大产业

来源:每日甘肃网2023-10-23 11:37

  金秋时节,静宁县雷大镇兴坪村村民忙着采摘苹果。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它,是“甘味”农产品的“头号代表”,是助农增收的“致富果”“希望果”,更是推动百亿级产业链发展的“振兴果”。

  经过40多年的持续发展,它“走出”黄土高原,香飘国内外,成功登陆南极,并荣获8张国家级名片、18项国家级大奖和9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更是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它,就是静宁苹果。

  一颗爱不释手的“金果果”

  金秋十月,果乡静宁硕果满枝,丰收的喜悦好似晨间的薄雾氤氲在漫山遍野。

  10月10日至12日,中国苹果第二届产销峰会暨“静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静宁县召开。会上,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1个、销售协议153个,签约总额61.8亿元。

  “静宁苹果个大形正,口感脆甜,贮运性好,深受消费者青睐。”在“静宁苹果”特展区,忙着接洽客商的静宁县红六福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伟说,“这次大会与广东、四川、重庆等地客商进行洽谈签约,签约额达1.5亿元以上。尤其东南亚客商对静宁苹果爱不释手,目前接到的订单比去年增加了50%。”

  静宁苹果为何如此受欢迎?背后是静宁县多年来精准定位、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精耕细作。

  近年来,静宁县围绕“果园老、品种老、果农老”困扰果业发展的“三老”问题,在护园强果、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响、全链提质等多方面,细化政策措施,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和档次。

  同时,通过“院地合作”“院企合作”模式,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制定完善静宁苹果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等,并不断拓展苹果销售渠道,举办产销峰会寻求农企农超对接,建立郑州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静宁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等,在大中城市建立直营店28家,远销19个国家和地区,为果农、果商、果企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科技赋能更让苹果产业迈入数字化时代。

  走进日前新投用的静宁苹果科技创新馆,高清大屏上实时显示农情监测、市场营销、数智果园等数据,全新的智能分选生产线引人注目。

  静宁科创园是围绕静宁县苹果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而实施的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占地50余亩,概算总投资6000万元,包括静宁苹果科创馆、智慧果业服务中心、智能分选车间、恒温冷库和材料仓库等基础设施。

  “科创园的建成投用将全面构建优质种苗、高端基地、储藏分拣、电商销售、外向加工、果文旅融合发展的现代苹果产业体系,助力苹果产业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甘肃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负责人田选宾介绍。

  一群痴迷研究的新果农

  “我家果园今年产量2万多斤,已经被静宁常津果品公司按每斤单价5元订购了。”在静宁县余湾乡苗岘村,果农梁生成正忙着装箱打包,他是当地第一个主动要求种植苹果的人,也是第一批靠种植苹果发家致富的人。

  “平均每年收入10万元,最好的一年卖了15万元,这些年靠种苹果供4个孩子上学,还给儿子在城里买了新房。”梁生成自豪地说。

  梁生成是个爱学习、爱琢磨的人,听说哪里有培训他就积极参加,慢慢地成了苹果“土专家”。

  在静宁的田间地头,活跃着一群像梁生成这样以果为业、以果为荣的农民群体。

  10月18日,在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上,“静宁果农”劳务品牌荣获“全国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擦亮了静宁10万果农“金饭碗”。

  “一亩园,十亩田”,正是静宁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造就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近年来,静宁县坚持以果促劳、以劳促果,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培育、技能化开发、规模化输转、品牌化推广、产业化发展的“六化”模式,致力于将“静宁果农”劳务品牌打造成为促进就业、助推发展、改善民生的国家级劳务品牌典范,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静宁每年培训果农1万人次以上,累计培训务果能手2.8万名,全县已有1049名农民取得技术职称,为苹果产业发展储备了一大批优秀的果业人才,更带动更多务工人员依托苹果产业增收致富。

  一条因果而兴的产业链

  走进静宁县欣叶集团彩色精包装智能印刷厂,从双螺旋分切机到智能彩色印刷机,再到预涂覆膜机,各类大型智能设备高速运转。

  “新安装的数码智能印刷生产线最大的优势就是缩短供货时间,降低运营成本,弥补了静宁县及周边地区数码智能印刷的短板。”静宁欣叶包装印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马步昌说,过去公司在生产旺季下订单后,为外地厂家供货时间是5至10天,现在从下单到成品交接缩短为24小时,项目建成投产后,年生产能力达3000万平方米,可提供社会就业60多人,促进包装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来到静宁县城川镇苹果保鲜加工产业园,可以直观地看到静宁苹果经过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摇身变为苹果醋、苹果汁、苹果脆片等系列产品。

  “项目总投资4600万元,于今年建成投产,是集储藏加工、精深加工、综合配套、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园区。”静宁县陇原红果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何鹏虎介绍,该项目年商品化处理苹果2万吨,年加工处理鲜果5000吨,年产果醋、果汁2000多吨,苹果脆片200多吨,该项目率先实现了静宁苹果全产业链开发布局。

  近年来,静宁县大力发挥“归雁工程”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用,引进链主企业10家,建成果袋加工生产线4条、果品初加工智能分选线2条,全面构建优质种苗、高端基地、储藏分拣、电商销售、外向加工、果文旅融合发展的现代苹果产业体系,推动苹果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培育苹果加工、包装配套、储藏营销型企业161家,带动以采摘体验、果园观光为主的特色旅游,以物流运输、金融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初步构建起“一业主导、三产融合、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价值提升、农民增收致富、城乡融合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静宁苹果这个“红彤彤”的产业,不仅为当地村民蹚出了一条“致富路”,更串起了一条“振兴路”。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机器人大会周末人气旺

  • “动车医生”战高温斗酷暑 为暑运保驾护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