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招考新模式拓宽学子成才路——广东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纪实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招考新模式拓宽学子成才路——广东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纪实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10-19 19:26

  ■教育这十年 地方经验

  “我们中职生靠一技之长,也能考到心仪的高校。”张洁仪很感恩这10年的广东高考综合改革,“我偏科特别严重,初中毕业后就去读了中职,通过‘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我不但考入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还获得了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一等奖。”

  在备赛时,张洁仪的技能优势愈加凸显,她主动为团队成员归纳虚拟仿真技术和实训操作要领,带动团队全面提升技能水平,最终帮助团队在大赛上大放异彩。这让张洁仪变得自信,继续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道路上奋力向前。

  10年来,广东认真落实国家部署要求,全面系统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从统一高考分批次划线投档录取,到春季高考、夏季高考分别录取;从“院校+专业”到“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形式……广东走出了一条以德引领、以智为基、体美劳强力呼应的高考改革之路,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新模式。

  加大投入力度,拓宽学生高考选科广度

  黄际滢已在高中从教24年,曾带过有近70名学生的班级。由于粤东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再加上大量随迁人员子女流入珠三角地区,在广东部分学校,“大班额”曾是突出问题。选课走班在这些学校难以推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高考这一系统工程要顺利实施,就要强化政策、资金、师资保障,打赢消除“大班额”这一攻坚战。为此,广东迎难而上,实施薄弱普通高中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截至2020年底,广东各地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支出达109.66亿元,新增6.2万个学位。2021年,广东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下降至0.75%。

  2016年,投资5亿元建设的河源高级中学投入使用。黄际滢现在该校任教,学校有64个教学班,平均每个班约51人。

  班额大幅下降,生均经费大幅上升。广东持续完善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自2020年起,广东将拨款标准从每生每年500元提高到1000元。省财政将经济欠发达地区分三档,分别按70%、50%、30%的比例予以补助。

  这一降一升,大大拓宽了学生选课走班的选择面。在广州市第二中学,学生一天的在校时间,仅有四分之一是被安排的,自主学习的选择空间大。

  历史、化学、政治,这是周庭宇根据兴趣选出的高考科目组合。在广州市铁一中学整个高二年级,只有她一个人选了这个组合。了解周庭宇的想法后,学校支持她的决定。

  自2019年起,广州市铁一中学就开展了适应新高考改革的选课走班制。学校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选课的需求,即便是只有一个学生的选科组合,学校也将其开齐,并配齐配强师资。

  “我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以学生高考报名前选定科目为最终科目。”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欧阳谦表示,广东根据选课走班需要,强化县域内教师统筹。实施“强师工程”,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学科教师配备。2021年,广东普通高中专任教师达15.74万人。

  在广东,更多优秀的师资开设了高质量的生涯规划课,指导学生科学认知自我。学生们结合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选出更科学合理的高考科目组合。

  为让学生贯通式地实现“我的发展我做主”,华南师范大学等省内高校主动对接新高考改革,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我校引导学生在填报专业时,依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成效明显。”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发现,新高考以来,学校新生知识结构和所学专业的匹配度更高,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更足,自主学习能力更强。

  积极探索“一年两考、一考两用”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是我的目标,之前想通过高考来实现,但现在凭借大赛荣誉,我如愿来到了深职院。”庄帝豪是广东省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学生。2021年9月,他参加了春季高考。因获得广东省技能院校“无人机创新与应用”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庄帝豪被深职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免试录取,“我将继续在无人机应用技术方面深耕,争取多用一些荣誉证明自己的技能,作为升本科的‘门票’”。

  近年来,深职院等广东省内部分高职院校用好“中职技能大赛免试”这一政策红利。中职学校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及以上奖项,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就可获得深职院免试资格。深职院根据考生的获奖项目、报考专业组织面试,面试合格者就可入读。

  广东还积极探索“一年两考、一考两用”。欧阳谦介绍说,广东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选择性考试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6门科目,仅限当年广东省夏季高考的考生参加,成绩当年有效,作为夏季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而合格考覆盖高中14个科目,既是学生毕业依据,又是春季高考招生录取依据。

  春季高考已成为广东高职院校录取主渠道。广东安排高职院校将70%以上的招生计划,投放于春季高考。为了让具有不同禀赋和特长的学生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广东还着力推进高职院校面向中职毕业生、退役士兵等进行分类考试招生。

  如今,番禺职院分类考试招生不但有面向中职生的自主招生,还有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等类型。2012年,学校分类考试招生规模约占当年招生计划的18%,今年已提升至70%。

  如何让考试招生改革更精准地服务经济发展主战场?10年来,广东引导高职院校积极对接广东“双十”产业集群,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不断优化调整分类考试招生专业。番禺职院就将新增的分类考试招生专业,重点向大湾区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技术技能培养要求高和就业质量好的专业倾斜。该校分类考试招生专业覆盖率已从2013年的24%,提升至今年的88%。

  坚持公平公正深化招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从幼儿园到高中,庄娴看着教师在讲台上放光芒,也想当一名教师,帮助偏远地区的孩子成长成才。但以她的学习成绩,考入华南师大有点困难。

  庄娴家在广东省潮州市庵埠镇,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3.5万元,而潮州约为2.5万元。

  在粤东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如何让这里的孩子享有公平的高考升学机会?广东实施地方专项计划,统筹安排华南师大等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规模。华南师大地方专项和教师专项计划也应运而生。

  得益于此,庄娴通过教师专项,被华南师大小学教育专业录取。“每年有2万元补助,这解除了我们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庄娴说。她打算毕业后投身乡村教育,去汕尾的海丰县工作。广东实施地方专项计划以来,共录取1.3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与全省农村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基本持平。

  阳光给欠发达地区的考生温暖,更给予所有考生公平公正。欧阳谦表示,广东深入实施阳光招生,规范管理特殊类型招生,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布投档录取情况、享受照顾考生相关信息。省属各高校全部成立了招生委员会,增加教师、学生及校友代表。广东还举办高考评卷媒体公开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广东确保“阳光招考”的努力,还体现在“一个都不能少”。2021年高考,是广东省新高考的“首秀”,也是与本土疫情的“遭遇战”。面对困难,广东有针对性地制定高考疫情防控方案和考务组织方案,将全省按疫情严重程度分为3类地区,将涉考人员分为7类人群,进行分区分类管控。

  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广东严格做到“两个不交叉”,分医疗救治场所考点、隔离考点、普通考点“3种考点”。广东加强考点管控,做到了不因疫情影响高考、不因高考引发疫情传播,不因疫情落下一人、不因特殊放弃一人。

  一名考生顺利应考的背后,是一群人的全力守护。今年6月9日上午7点12分,深圳南山区教育局接到桃园街道通报,该小区一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街道紧急管控该人员所在楼,楼中有一名社会考生参加今年高考。南山区教育局立即启用南山区隔离考点深圳博伦职校,紧急调派备用试卷,安排考试。

  今年高考,深圳在49个普通考点的基础上,增设31个特殊考点,每个区均设置1个备用考点、1个专用隔离考点、1个隔离酒店考点。深圳还在市第三人民医院,设立1个医疗救治场所考点。

  今年高考结束以后,深圳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刘为基引用今年高考作文题中的“本手”“妙手”,为考生新的人生“答卷”送上祝福:“十年寒窗练就‘本手’,高考考场牛刀小试;厚积薄发‘妙手’自成,人生路上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的高考改革也经历了“十年寒窗”,在今年与广东省的高考考生一起,交出了“妙手迭出”的答卷。(本报记者 刘盾 通讯员 黎鉴远)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冰雪运动成就新疆文旅新名片

  • 舞剧《朱鹮》走进日本新潟获观众点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当前意识研究主要聚焦于在大脑皮层中寻找意识体验的神经相关物,但对脑深部皮层下结构的研究较少(如丘脑)。
2025-04-08 10:01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遵循世界农业强国建设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对农业农村发展谋篇布局。
2025-04-08 09:57
活动中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5.6‰。
2025-04-08 09:54
在养老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能帮助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研发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老人取快递,还能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搀扶老人走路等等,可大大减轻照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5-04-07 10:03
长江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孕育着超过4300种水生生物,形成了独特且复杂的生态系统。长江生态系统在国土空间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2025-04-07 09:56
伴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企业人才需求更加旺盛:算法架构师、硬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岗位细分,体现着行业对人才的多元期待。对用人企业来说,把竞得人才作为起点,将人才与研发生产流程精准匹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发展方能更上台阶。
2025-04-07 09:49
近年来,我国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持续涌现。从科研产出看,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等前沿领域,近年来,我国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持续涌现。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建立期刊影响力和信誉,形成成熟的运行管理、传播的模式,这些都需要长期积累。
2025-04-07 09:46
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正运用AI工作站和机器人工作站进行宫颈癌样本扫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张伟男看来,AI与其他领域或学科的结合主要面临三重挑战。
2025-04-07 09:40
尽管AI能一键生成完整的运动方案,涵盖从热身到放松的全部阶段,但在细化到每个动作时,使用者很难完全按照标准执行。
2025-04-03 02:35
在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下,职业教育正通过数字技术革新突破传统边界。
2025-04-03 02:35
国家数据局2日在京举行“数据价值化 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2025-04-03 02:25
在动物实验中,这种新型CDK2抑制剂使患病小鼠的脑部炎症消退,社交和记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2025-04-03 02:25
2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暨国家卓越工程师专场宣讲报告会走进燕山石化,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作宣讲报告,并与科技工作者代表深度对话。
2025-04-03 02:25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