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陕西在传承创新中盘活非遗资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陕西在传承创新中盘活非遗资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来源:人民日报2023-10-16 07:20

  新思路赋能,老技艺走红

  陕西在传承创新中盘活非遗资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本报记者 马 涌

  几根细细藤条,在专注的匠人手里翻飞、交叠。匠人身后,宽大的藤编沙发、座椅堆成小山,等待下一道工序的进行。这是记者在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的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的一幕。

  三秦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陕西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1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66项。如何以创新精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贴近市场需求,经营创新需先行——

  汉中藤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良顺的儿子陈凌凯担任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为非遗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年轻化,吸纳90后参与产品研发,参考最新流行元素,与老师傅讨论、交流,擦出创新火花;拥抱电商,入驻各大电商平台。如今,电商销售占到公司总销售额的六成。

  南郑区依托汉中藤编这一非遗资源,通过“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带动群众做强做大藤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区内3家藤编企业,年产产品18万余件,产值6000万元,带动农户295户,户均年增收3万元。

  扩大产业规模,生产创新不可少——

  宝鸡市千阳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的发祥地和主产区。如今,千阳县刺绣产业已实现年产值8600万元,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1家刺绣专业合作社、1.2万名绣娘集聚千阳,让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2009年,王海燕回到家乡千阳县,创办金达莱刺绣专业合作社。在她看来,西秦刺绣要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必须借助电商销售。然而,传统的西秦刺绣由绣娘独立手工制作,不仅产量有限,品控也不够稳定。

  结合在上海一家服装厂的多年工作经验,王海燕在生产中引入机器加工,减少人工造成的差异;在必要的手工环节,推行流水线工作法,每名绣娘负责一个产品的某个环节。一顶虎头帽,经几名绣娘分别加工后,再组装起来,成品质量更稳定。产能提升有力支撑了销售,旺季里月销量可达两三万件。

  实现跨越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

  在位于咸阳高新区的数智工厂,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歆展示了以现代科技复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咸阳茯茶制作技艺的关键:利用数字化和自动化,将制茶匠人口耳相传的经验转化为量化的数据和精确的控制;模拟老师傅的投料与压茶手法,并借助算法模型迭代升级……

  胡歆说:“我们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非遗技艺以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形式进入市场。”如今,咸阳市有茯茶生产加工企业51家、营销企业商户近千家,吸纳就业人员2万余人,2022年综合产值近30亿元。

  经营创新、生产创新、科技创新……新思路赋能老技艺,老技艺绽放新魅力。目前,陕西有12家国家重点扶持非遗工坊、86家省级非遗工坊,12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在香港举行媒体见面会

  •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西南联大》在昆明公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开启战略合作,中科星图将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项目落地合肥。
2023-11-30 07:29
浪潮信息高级副总裁刘军说,模型的大小、训练所需参数量的规模等因素直接影响智能涌现的质量。
2023-11-30 07:27
当癌细胞缺少一种重要蛋白时,能激活免疫系统的“备用机制”来对抗癌细胞。
2023-11-30 07:26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11-30 05:25
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社会和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一招。
2023-11-30 05:25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本期带您走近五位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故事里感受浩浩凌云志、巍巍报国心。
2023-11-29 02:55
11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2023-11-29 02:55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举行,共展出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吸引了近5000人次参观。
2023-11-29 02:55
“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
2023-11-29 09:57
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3-11-29 09:56
一个技术创意,从萌发到论证、技术攻关再到实际应用,需要多长时间?
2023-11-29 09:54
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丝路电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触网”。
2023-11-28 09:31
该院历时3年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真测试的难题。
2023-11-28 09:30
针对电子废弃物种类变化,应及时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对现有持证资质拆解处理企业建立企业动态评估机制。
2023-11-28 09:30
我们要运用好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更好激发“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潜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共建国家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3-11-28 05:35
11月24日至2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举行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会上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文物科技领域的新进展,这些成果为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坚实支撑。
2023-11-28 05:3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就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造就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023-11-28 04:20
”近年来,随着科普传播平台越来越丰富,为了贴近更多的年轻人,刘嘉麒把科普阵地搬上年轻人喜爱的视频网站。卸任中国科技馆馆长职务后,王渝生成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一员,应邀为全国各地中小学生作科普报告。
2023-11-27 09:44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人类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促进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3-11-27 09:3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