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8月18日,广西靖西市在锦绣古镇开展2023年中国·靖西七夕绣球节活动。本次活动将七夕节与靖西绣球文化相结合,通过互动游戏、文艺表演、非遗展示等形式,展现靖西特色壮乡文化和丰富的非遗文化。
该活动由靖西市委、政府主办。启动仪式上,舞蹈《阳光下的壮锦》将壮锦和舞蹈巧妙结合,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织锦技艺;《绣情歌》通过阿哥阿妹的合唱,让大家感受到壮族山歌的浓浓情谊;舞蹈《时代音符》伴着马骨胡弦乐,古老的壮乡文化跃然眼前。
据悉,活动期间持续开展篝火狂欢、抛绣球比赛、河灯赐福等活动,让游客和民众共度七夕佳节,共享壮乡风情。其中,以绣球为主线、以靖西经典故事为蓝本的沉浸式剧本体验活动形式新颖,引众多游客参与。
当天,为预热七夕绣球节活动,传承和弘扬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靖西绣球制作技艺,靖西市第二届“百名绣娘赛技艺”刺绣大赛在绣球体育馆举行。100名绣娘齐聚一堂,在基本功、质量、主题、创新和搭配五个方面进行比拼,由靖西市非遗传承人进行打分,最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据了解,靖西壮族人口占总人口99.4%,是典型的壮族人口聚居地。靖西新靖镇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183项,其中壮族织锦技艺和末伦为国家级。2013年壮族绣球制作技艺和壮族抛绣球习俗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靖西年产绣球40多万个,收入超1000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仕兴 通讯员 刘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