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着墨数字赋能 浙江细绘未来乡村“共富图”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着墨数字赋能 浙江细绘未来乡村“共富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6-25 15:07

  中新社杭州6月25日电 题:着墨数字赋能 浙江细绘未来乡村“共富图”

  中新社记者 刘子衿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年后,浙江造就万千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现在,之江大地又在努力勾画进一步共富共美的未来乡村图景。

  未来乡村是何模样?如何实现?近日,记者探访多个浙江村庄发现,数字赋能正在大显身手。

  智慧强农:云平台助建现代农业新模式

  在“春兰之乡”绍兴市棠棣村的一座兰花种植园里,各色兰花贝联珠贯,洒水器“淋浴”之下更显娇艳欲滴。

  为迭代村庄产业,棠棣村高效流转激活闲置的逾千亩土地、上万平方米大棚发展兰花种植产业,建成“共富工坊”并配置云端数字系统,监测温度、湿度等数据,实现灌溉、遮阳、通风、照明等装置的自动运行。工作人员打开“温室管家”APP,即可检查喷灌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棠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表示,“数字化育兰后总产量提升约30%,兰农经济收入增长了20%左右”。

  随着5G技术发展,农业生产也植入数字“大脑”。东阳市寀卢村1200亩基本农田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依托“智慧寀卢云平台”,开启了土地肥力智能化监测以及无人播种、耕作、收割的现代农业模式。寀卢村城东街道农技站原站长厉惠江感慨:“过去农忙要持续一个月,现在只用5天”。

6月中旬,浙江金华东阳寀卢村无人装备在田地里进行自动耕地。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数治融合:“小积分”撬动“大民生”

  家里的油菜籽晒好了,需要帮手拍籽、扬清怎么办?在杭州市梅林村,这些问题有新“答案”:使用积分与邻里互助解决。

  梅林村第一书记孔高敏告诉记者,当地现有覆盖全村629户的线上线下融合治理平台“沥家园”,包含50个数字应用,内设“邻里帮”板块,村民通过手机小程序积分互赠进行互助。

  梅林村将社会积分与村规民约挂钩,并设置了详细的涵盖垃圾分类、庭院整洁、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的积分获取规则;积分可兑换水、粮、油等生活用品,也可作为银行授信的依据。目前,全村累计获取“沥家园”社会积分逾1400万分,村民累计兑换商品价值14.5万元人民币。

  湖州市仙潭村村民李妙红,几年前从国企辞职回乡,在村党群服务中心里开辟了一块区域作为数字生活服务站。扫二维码出入库、短信提示取件,站点基本复制了中国一线城市的操作流程。

  “对于行动不方便的人,我们会帮忙操作,还在快递站安置了自助取款机。”李妙红说,“村里很多老人来我这儿一次能解决好多问题”。

  记者注意到,类似“数字生活服务站”这样的服务中心在浙江乡村已不鲜见,既配备智慧医疗点、“无人收费”的超市和健身房等设施,又集合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儿童驿站,“一站式”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近日,浙江湖州仙潭村村民李妙红在数字生活服务站帮助村民收取快递。 中新社记者 刘子衿 摄

  数智人才:“数字游民”带动城乡要素流动

  一台电脑、一杯咖啡,上午工作下午爬山,这是湖州市安吉县“数字游民”的生活写照。

  “数字游民”指依靠移动设备创造收入、工作不受时空限制的人群,大多是年轻人。2021年,安吉成立“DNA数字游民公社”,吸引了400余名高技能、高学历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艺术家等人才。公社主理人许崧说,“成规模的年轻人进入乡村带动了消费,并且激发出新业态,乡村也变得更美好,由此形成了正循环。”

  从搭建“数字游民公社”到吸引千余名海内外青年创新创业的“全球合伙人”计划,湖州市现已入驻乡村创业团队600余个。许崧认为,数字型人才的新鲜血液注入乡村,推动着城市间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技术、市场等要素流动,农村居民的数字理念、素养和技能也可获得大幅提升,进而为未来乡村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近日,一名“数字游民”在浙江安吉“青来集”余村乡村青年人才社区通过网络工作。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底,浙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已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浙江将建设中国首个数字乡村引领区。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数字赋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浙江“万村共富”未来可期。(完)

[ 责编:李昱莹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三届链博会迎来公众开放日

  • “和平颂”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