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三千志士用身躯铺就“天路”三千志士用身躯铺就“天路”——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碑文敬读
首页> 地方频道 > 正文

三千志士用身躯铺就“天路”三千志士用身躯铺就“天路”——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碑文敬读

来源:学习时报2023-06-02 09:35

  石永程 杜倩

  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坐落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南部、拉萨河北岸。198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公路通车30周年纪念日,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拉萨市修建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纪念碑高20米,由平台、碑座、碑身三部分组成。为体现民族特色,碑座下部设计为莲花座,上部设计为藏式挑檐。碑身顶部有醒目的公路路徽,使纪念碑更突出了公路交通的寓意。纪念碑呈三角造型,有三个碑面,每面从下往上,逐步变窄,仰视而去,仿佛一条路,直插云霄。正面为胡耀邦题写的碑名——“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对着民族路,背临拉萨河,空间辽阔,巍峨壮观。另外两个侧面下方,分别镌刻着藏、汉语碑文。碑文如下:

  建国之初,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增进民族团结,建设西南边疆,中央授命解放西藏,修筑川藏、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东自成都,始建于一九五零年四月;青藏公路北起西宁,动工于一九五零年六月。两路全长四千三百六十余公里,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同时通车拉萨。

  世界屋脊,地域辽阔,高寒缺氧,雪山阻隔。川藏、青藏两路,跨怒江攀横断,渡通天越昆仑,江河湍急,峰岳险峻。十一万藏汉军民筑路员工,含辛茹苦,餐风卧雪,齐心协力征服重重天险。挖填土石三千多万立方,造桥四百余座。五易寒暑,艰苦卓绝。三千志士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三十年来,国家投以巨资,两路几经改建。青藏公路建成沥青路面。高原公路,亘古奇迹。四海闻名,五州(洲)赞叹。

  巍巍高原,两路贯通。北京拉萨,紧密相连。兄弟情谊,亲密无间。全藏公路四通八达,经济文化繁盛,城乡面貌改观。藏汉同胞,歌舞翩跹,颂之为“彩虹”,誉之为“金桥”。新西藏前程似锦,各族人民携手向前。

  值此两路通车三十周年,感激中央,缅怀英烈,立石拉萨,永志纪念。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立

  公元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藏历十六绕迥阳木鼠年十一月三十日

  碑文简要介绍了川藏、青藏公路修建的历史背景、时间节点、里程概况,深情讲述了修建两路的重重困难,颂扬了藏汉军民的伟大业绩,阐释了奇迹般的高原公路修筑的重大意义,衷心表达了对中央的感激之情,同时深切缅怀为修筑两路牺牲的革命先烈,寄托无限哀思。

  平均每公里“天路”就长眠一位烈士

  1949年7月,西藏地方政府上层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挑唆、策动下,制造了“驱汉事件”,企图乘国民党政权覆亡之际将西藏地方从中国分离出去。为彻底粉碎帝国主义制造“西藏独立”的阴谋,完成对全国大陆的解放,1950年1月初,中共中央作出进军西藏的决策。然而进军西藏,交通及补给面临巨大难题。毛泽东指示进藏部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

  1950年4月,康藏公路(1955年改为川藏公路)开始修建。同年6月,青藏公路动工。修路到雪域高原,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11万军民组成修路大军,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在空气稀薄、高寒缺氧、乱石纵横的恶劣环境中,用血肉之躯向前修筑进藏公路。

  川藏公路东段最险要的工程在雀儿山,那里海拔在5300米左右,常年积雪、高寒缺氧,素有“雀儿山五千三,飞鸟也难飞过山”之称。雀儿山是一座板岩山,必须要用大锤和钢钎打出炮眼,再用火药炸开路。

  1951年12月10日中午,张福林发现有几个大炮眼装药太松动,还没来得及吃饭,就立即投入到炮眼火药的调整工作。然而这时,一个2立方米左右的大石头突然掉落,砸在了他的腿部和腰上。当其他同志发现他时,只见他脸色苍白,已陷入昏迷。几分钟后,他慢慢苏醒过来,第一句话便是对指导员说:“我不行了,衣袋里还有些钱,请拿去帮我交上最后一次党费吧!我对不起党,再也不能为人民工作了。”卫生员赶来后,准备给他注射强心剂,他用手推开,用沙哑的声音说:“反正我不行了,还是替国家节省一支吧!”当大家把他抬上担架,他挣扎着表示要同志们赶快上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张福林还想着修路。

  像张福林一样,一心想着打通“天路”的英烈还有很多。比如:满怀希望、梦想着“光荣的(地)开着卡车去拉萨”、却因翻车不幸牺牲的劳动模范吴振斌;炸山时不幸被炸起的大树树干砸中头部、牺牲在去医院路上的廖森荣;在西藏八宿县怒江边因公牺牲的18岁烈士金福礼……据不完全统计,修建川藏、青藏公路共有3000多军民牺牲,平均每公里就长眠着一位烈士,特别是在修筑川藏公路二郎山险峻路段时,每公里就有7位军人牺牲,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

  在世界屋脊上架起通往北京的“金桥”

  从1950年至1954年,军民团结一心、踏冰卧雪、历经艰险,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穿过峭壁悬崖、越过雪山深谷,历经千辛万苦、排除千辛万苦,五易寒暑,先后共挖填土石3000多万立方,造桥400余座,奋力修筑了通往高原的“英雄之路”。

  1954年12月,两条公路同时修到拉萨。同月25日,西藏拉萨、西康雅安、青海西宁的各族各界群众,同时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1955年2月2日,毛泽东授予康(川)藏、青藏两条公路筑路人员锦旗,锦旗上绣着他为两条公路通车的题词:“庆贺康藏、青藏两公路的通车,巩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祖国!”

  川藏、青藏公路是11万军民用汗水、鲜血和生命铺筑的,是团结友爱的辉煌结晶。三千志士的英勇牺牲,铸就了雪域高原上不朽的丰碑、创造了伟大的人间奇迹。“两路”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极大地加强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联系,使得沿线地区各族人民的联系更加密切,特别是促进了西藏地区建设事业的发展,使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称赞两条公路是在世界屋脊上架起了通往北京的“金桥”。

  如今,两条公路几经改建,西藏城乡面貌极大改观。在修筑、改建、养护的过程中,铸就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激励着各族人民为新西藏建设而不懈团结奋斗。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人民警察节重磅视频《无界守卫》

  • 哈尔滨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装备发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01-08 09:30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