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好的文物修复师比文物还稀缺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好的文物修复师比文物还稀缺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5-29 10:52

alt

  张晓彤于2012年在拉萨市大昭寺修壁画。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alt

  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现场。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alt

  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现场。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alt

  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现场。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一手拿着喷枪,一手拿着陶瓷片,一名文物修复师正在进行陶瓷修复。桌面上满满当当,放着设计图纸、几个深棕色的瓶子,还有两个有数十种颜料的颜料盘。另一名文物修复师左手食指缠着纱布,用4根手指扶好青铜器,右手拿着除锈工具,小心地给文物做“美容”……

  这些画面来自山西省太原市近日举办的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现场。

  这次大赛中,主办方提供了149件陶瓷、金属、壁画等各类文物,来自27个省(区、市)的219名选手同台竞技,经过14个小时的比赛,共有74名选手获得了一二三等奖。

  文物修复师作为新职业,对年轻人有多大吸引力?年轻人想要加入还面临哪些难点?为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进行了采访。

  文物修复师队伍渴望更多年轻人加入

  2016年,随着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和走红,原本属于冷门职业的文物修复师进入大众视野。2021年,《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出台,文物修复师作为新职业一时间备受关注。

  文物修复师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有具体的分工和行业标准,也经历了很长的过程。1999年,我国首部《职业分类大典》颁布,其中没有文物修复师,只有“文物修复工”,是在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项,广播影视制作、播放及文物保护作业人员的类项下,文物保护作业人员小类中的一个职业。

  “《标准》正式颁布之前,国家文物局组织召开了标准编制工作会。那天早上,我在宾馆门前跑步,看到门口LED屏幕上缓缓滑过的‘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字样,那一刻忍不住捂上双眸,多年的研究探索终于要开花结果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育培训学院研究员张晓彤是《标准》的主要参与制定者,她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标准》涉及13个职业方向、65个职业等级,主要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内容和权重表4个部分。

  “事实上,为了《标准》的出台,大家已经努力了近20年,从职业的建立,到职业名称定义的全面修订,再到厘清每个职业方向下的技能标准。不仅能从根本上保证文物修复的质量,也为文物修复的人才培养与使用提供了指导。为年轻人进入这个领域增强了信心,文物修复师队伍渴望更多经过专业学习与训练的年轻人加入。”张晓彤说。

  张晓彤给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约76.67万处,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现有各类文物机构10562个,文物修复师数量则少之又少,平均每个机构不足1人。

  “目前,文物机构多为事业单位,文物行业总体从业人员基数低的现状,在较短时间内很难改善。”张晓彤说。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潘路介绍,西北大学1989年设立了文物保护相关专业(专科),是国内最早设立文物保护专业的大学,该专业直到1993年才有第一届本科生。“我们是文物大国,每年出土的文物数以10万计。和需求相比,人才缺乏的情况凸显。”

  “国家文物局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加强在职技能型人才培训,多次举办陶瓷、纸张、壁画等文物修复、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古建油饰彩画、官式古建保护、建筑遗产保护等培训项目。”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表示,《考古探掘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已于2022年加快进度起草,后续将尽快向社会颁布。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副主席郑晋平介绍,将积极推动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申报为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类赛,同步纳入全国总工会参与主办的年度重点行业技能竞赛名录。

  好的文物修复师都是靠坐“冷板凳”坐出来的

  故宫博物院陶瓷文物修复师杨玉洁入行多年,她的切实感受是,文物修复师的工作常常是“易懂难精”。她说,陶瓷修复工作的门槛不高,如果仅仅是普通修复操作,门槛还是比较低的。但是如果要达到一定水平,除了自身的悟性和天赋,还需要付出相当多的精力、耐心。

  在文物修复工作中,文物修复师们往往难以避免“脏活累活”。杨玉洁表示,“大家对于文物修复师的想象有些理想和美好,工作实际上是很枯燥和繁复的。”

  杨玉洁还记得刚工作时的状态,她笑言:“那时候自己每天刷碗刷到有点心态崩溃”。当时,正赶上故宫博物院和景德镇陶瓷考古所合作修复文物,杨玉洁每天要清洗各种样式的瓷器。出土瓷片一般都会沾有泥土,有的还会有钙质沉积物,考古修复的瓷片也要去除老化粘接材料,还要谨慎选择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方式,经常一天处理不了几片。这段时间对于杨玉洁来说刻骨铭心,“将近两个月时间,我每天都在清理瓷片,工作简单重复、枯燥乏味。但我要求自己一定做到认真仔细,一丝不苟。”

  2013年,张晓彤远赴新疆,主持库木吐喇石窟已揭取壁画的修复工作。修复场地位于新疆库车县城西南30公里戈壁滩上的库木吐喇石窟保护工作站。提到当地的沙尘暴,她脱口而出,“太常见了”。由于条件有限,在现场工作的文物修复师们只能自己做饭,“我女儿当时在上高二,只能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带,其他同事也都一样……”张晓彤一行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通过将近两年的驻守,完成了库木吐喇石窟已揭取壁画的修复工作,并形成了相关报告。

  “无一例外,好的文物修复师都是靠坐‘冷板凳’坐出来的。”她说。

  谈到多年做文物修复的心得,张晓彤说,文物修复师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需要“心灵手巧,心领神会”——既要技术精湛,也要了解文物的精神内涵。

  “很多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都是年纪较大、学历不是很高的师傅。”在潘路看来,“一个好的文物修复师既要懂得自然科学,又要懂人文科学;要具有科学思维,还要了解艺术史,拥有人文情怀”。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2年文博系统现有从业人员18万余人中,专业技术人员仅5.5万余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不到1.2万人。在这1.2万人中,具备精湛修复技艺和与理论知识水平的文物修复师更为稀缺。

  “发现自身价值是我留下来的理由”

  近年来,国内开设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高校数量呈增长趋势。大学生必备网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开设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5家,高职院校有31家。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每年招生约40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多为博物馆修复部门、考古所、拍卖行、文创类公司等,还有学生自主创业开设文物修复工作室。

  “要解决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博物馆的编制确实没有那么多。”国家文物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坦言,“现在教育部推动产教融合,一些文物修复公司也能吸纳一部分毕业生。”

  据了解,随着文物修复行业的发展,目前很多文物修复公司已经颇具规模,部分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家团队,资金和技术力量都很雄厚,具备全面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潘路认为,从国外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后,文物修复企业会是一股非常强大的文物保护力量,是文物保护系统很好的补充。

  200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等5家单位合并组建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了筹备组建国家博物馆,国家投入约5亿元的资金,支持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其中,给文物保护中心的投入约为4000万元。潘路介绍,“现在各省市文物保护中心的投入也都很大,有的已经远远超过我们当时的投入。”

  “进入文物修复行业后,发现自身价值才是我留下来的理由。”杨玉洁说。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明代御窑厂的那只‘鸭子’。”在看到明代成化年间的三彩鸭形香薰时,杨玉洁感觉像“发现了新大陆”。这只“三彩鸭”的眼睛中含有黑色釉上彩和青花釉下彩,但从当时已发表的资料来看,成化三彩鸭型香薰并没有使用黑色和青花的记录。她还发现了这个香薰在设计上的缺陷——氧气无法顺利进入,正常香薰的设计功用无法实现。她猜测,也许这是一个实验产品,工艺精美但是功能有缺陷。在对这只特别的“三彩鸭”进行拆洗时,杨玉洁直言,“感觉快乐极了,像在和当时的工匠进行一场神交。”

  潘路回忆,自己刚到文物保护系统工作的时候,朋友们都不太理解,经常对他发出“灵魂拷问”:“你说你一个学化学的到博物馆去干什么啊?”

  “很多年轻人难以在文物修复行业一直坚持,能留下的修复师肯定都是因为无限大的热爱。”他说。

  有一次,在对西周早期宗室贵族祭器何尊进行例行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中,相关专家在何尊底部发现了122个铭文。这些铭文的信息非常重要,让很多重要的历史信息得以补全,何尊也从“三级品”一跃成为国宝级文物。“通过文物修复师的分析研究和保护处理,可以使文物更多的内涵得以揭示,这也是我留在这个行业并且一直热爱的理由之一。”潘路说。

  “文物修复师作为一个职业,虽然有挑战有困难,但还是觉得有趣并且成就感强。但凡真心喜欢的年轻人都是非常执着、能够坚持的。”张晓彤说,这个行业的人才,既要有手艺、有头脑,还需要有情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 见习记者 崔文瀚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梦想,飞越了大山

  • 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成功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加载更多